7月9日-11日,桦甸市市长赵争涛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内蒙古通辽市考察“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交流肉牛繁育、屠宰、加工等全产业链发展情况并就合作相关事宜进行深入洽谈。
考察组一行实地考察了天山牧业有限公司、浩远牧业有限公司和通辽市西门塔尔黄牛交易中心,听取了企业关于场区建设、养殖模式、粪污处理、疫病防控等相关情况介绍,详细了解了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管理、产品销售以及交易中心运行、动能转换等方面情况。通过实地察看和座谈交流等形式,全面了解通辽市肉牛产业化集群发展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赵争涛指出,桦甸市养牛历史悠久,养殖农户达到1.48万户,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近年来,桦甸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实际,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构建更加完整的肉牛产业体系。目前,桦甸市年产秸秆万吨,饲料资源十分丰富,正在深度培育“桦甸黄牛”优质肉牛种质资源,全市肉牛饲养量已达到15.28万头规模,其中能繁母牛达到8.74万头。“桦甸黄牛”先后获评“中国农业品牌”“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桦甸黄牛肉”被评为地理标志产品,桦甸的肉牛产业正逐步成为桦甸县域经济转型的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资源综合转化的朝阳产业。但桦甸市畜牧龙头企业少,规模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带动效应弱等问题制约了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亟需有实力的大公司参与和支持,希望天山牧业有限公司、浩远牧业有限公司发挥实力雄厚、技术成熟、体系健全、市场广阔的优势积极投资桦甸,桦甸将全力做好保障服务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一切必要的便利条件,为地企共同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通过此次考察,考察组对现代肉牛产业链及其现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结合全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的决策部署,在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加快建立更加完善的繁育、屠宰、加工全产业链条出实招、下实功,实现牛产业扩量提质创牌增效,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信息来源: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