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桦甸招聘
桦甸旅游
桦甸房产
桦甸天气
桦甸新闻
桦甸特产

桦甸的粘豆包啊,想死你们啦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辉发河周末哦!

记得小的时候,天一入冻,家里就开始准备做一种食物了,而这种食物是我多年为之魂牵梦绕的,它就是咱东北的粘豆包!

做豆包这种习俗从何时开始,始终没办法考证。但自腊八开始,家家户户皆淘米,场面绝对热闹红火够气魄!全家上下齐动员,淘米的淘米、捞米的捞米。水分榨干后粉碎,再烧开水烫面进行发酵。面醒好了,便邀来街坊领居一大屋子人,炕上地下的攥豆馅,包豆包,有说有笑,不知疲倦,不计报酬,你家忙完忙活我家。那样亲密无间的气氛,你不身临其境,绝对不会体验得了。记得当时,大家走在大街上,见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话准是“淘米了吧?”“黏不黏?”

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这种场面,包着豆包,听着老人讲故事,了解了孟姜女、秦始皇,听说了嫦娥奔月、刘关张桃园结义等好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在东北农村,持续时间特别长,波及范围特别广的集体活动,除了过年杀猪,就独数淘黏米蒸豆包了。

黏豆包是东北的特产,黏而不沾手,不腻人,咬上一口,贼筋斗,又富有弹性,俗语说:“过年的饽饽大家做。”指的就是找大家伙包豆包,这是东北人特有的风俗习惯,这也与天冷嫌早起做饭麻烦加之黏干粮特别抗饿有关,冬天白天短,一天吃两顿饭就搞定了。

豆包的面主要是大黄米为主,再以糯米为辅料,蒸出来的豆包,黄白相间,亮黏鲜香。加少许玉米、小米,泡个12小时,因为磨出的面越细蒸出来的豆包越黏。

面磨出来后就该发酵了。这个环节很关键,软硬要控制的好,做出来的豆包口感才好,一般都是家庭里年龄比较大的长者进行,因为长者有力气,这可是个力气活啊!和好的面放在热炕头用棉被盖好,必须滚热的炕头才能使面发酵到最佳状态。经过数小时的发酵,面发得细腻洁白(或油黄),团一块面扔到火里烤熟,吃时有一种甜丝丝儿、酸叽叽儿的感觉,那面呀就算醒好了。

接下来女主人就该烀豆馅了。豆包的馅分大豆馅和小豆馅两种,大豆馅是大芸豆,红红的,小豆是全身发红的一种豆类。喜欢吃甜食的,煮豆时加些糖,煮熟后,用刀剁碎,然后攥成等量的小团冷冻备用。

面醒好后,第二天就要包豆包了。老少邻居围坐在一起,一边东家长西家短一边包豆包,热闹死了。姑娘媳妇们围坐在桌子周围包豆包,男人们则是在旁边打打下手,抽抽旱烟。所以在包冻豆包的时候,通常是里屋主妇们唧唧喳喳,外屋热气腾腾地蒸着豆包。这个时节是整个淘黏米蒸豆包活动的高潮,好几十人在一户人家里出出进进,那场面甚是壮观热闹!

第一锅热乎乎的黏豆包出锅,大家伙都要来尝一尝,评价一下谁家的豆包黏,谁家的豆包好吃。大伙坐在一起再吃上一顿黏豆包,喝上可口的酸菜汤才结束。蒸好的黏豆包放到室外下冷冻,储藏到大缸里。冻好后,粘豆包就开始被各路不包豆包的亲戚朋友瓜分了......

据说,包冻豆包的习俗是从满族传下来的,因为满族人喜欢吃面食,尤其是黏面食,又经常把面食做成干粮随身带着,因为远程外出行军或射猎时,这种面食干粮既耐饿又方便,多以黏米面为主要原料,并以豆馅、果仁、蜂蜜、白糖等作为佐料,用炸、烙、蒸等方法制成,不仅风味独特而且买卖兴隆。这种饽饽在《清朝野史大观》中就曾记载说:“满人嗜面,不常嗜米,种类繁多,有炕者、蒸者、炒者,或制之以糖、或以椒盐,或做成龙形、蝴蝶形以及花卉形……”

我爱吃粘豆包不假,可我更爱小时候街坊四邻一起包豆包的气氛,那样的热乎劲,早已被冷冰冰的高楼大厦给弄的四分五裂,支离破碎!

永远怀念——家乡的粘豆包。

来源:网络

辉发河周末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黄杰堃

投稿邮箱:

qq.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
治疗白癜风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dianzx.com/hdfc/19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