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桦甸招聘
桦甸旅游
桦甸房产
桦甸天气
桦甸新闻
桦甸特产

让人心疼了桦甸援吉医疗队两地早晚通勤

4月1日,在吉林市城南高速路口,7辆大巴从高速收费站缓缓驶入,稳稳向前。这是桦甸市委主要领导率领的名医务工作者组成的第五批桦甸市援吉医疗队到达吉林市,并迅速投入救援力量。早春3月,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吉林按下了暂停键。面对疫情复杂严峻形势,桦甸市援吉医疗队挺身而出。他们冲锋在抗疫一线,不惧风险,不辞辛劳,昼夜奔袭,成为了吉林市抗疫前沿一道美丽风景。自3月4日以来,第一批人、第二批20人、第三批45人、第四批20人、第五批人……本轮疫情爆发以来,桦甸市克服医疗人员紧缺困难,先后派遣五轮共名医护人员驰援吉林市,累计出动车辆50余班次,转运人员余人。据第一批桦甸市援吉医疗队领队王春红回忆,他们3月4日零点接到通知,4点消杀准备完毕,8点抵达吉林市。随后分成若干小组,下沉到吉林市各区开展核酸检测、入户排查等项工作,全天没有人休息,回到驻地时已经凌晨。“请您取下口罩,张开嘴”。这样的话冷成君每天要重复千余遍,嗓子也变得沙哑。几日前,他不小心把热水倒在了手上,手指严重烫伤、布满水泡,但在采样过程中,他每次都是用酒精一冲继续套上密不透风的双层手套,伤口迟迟不愈合。不能喝水以减少上厕所的频率是采样队里的共识,但是对于冷成君来说却是个难题,由于他患有严重的痛风,不喝水手指脚趾每天都疼得厉害。“我这点儿小病小痛不算什么,只要能帮助到控制吉林市的疫情,都是值得的!”冷成君说。桦甸市援吉医疗队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张婧瞒着父母去了吉林市,连轴24天坚持在核酸检测岗位上,经常来不及吃饭和喝水;朱丹的儿子在家突然出现呕吐、头痛症状,她心急如焚,只能拜托桦甸的同事帮助照顾孩子……为降低感染风险,他们采样期间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为提高检测效率,他们穿上纸尿裤,白天坚持不吃饭、不喝水,避免防护服受到污染。“每天入户10个多小时的时长,我们的队员实在太累了。”第二批桦甸市援吉医疗队领队曹振东说。随着外援吉林市的力量逐渐增多,桦甸市援吉医疗队主动把宾馆让给省外援吉力量,公里,他们每天在吉林桦甸两地早晚通勤,披星戴月。3月末,吉林核酸检测方式由室外普采转为集中入户。桦甸市援吉医疗队每天8点抵达吉林市后全副武装,带够足量的采样管、棉签,腰间缠上检测物品和采样垃圾分离的自制采样盒,将消毒液固定在手臂上后,飞奔入户。他们每天要穿梭于34层高的楼群,完成11万人次的检测任务,目前总检测量已突破万人次。在老旧小区采样时,爬楼可是一道难关。加上防护服密不透风,汗水打湿衣服,顺着防护服内侧不停地淌下来,护目镜、面屏哈满了水雾,感觉要窒息了。但不能擦碰,只能停下来歇歇,之后继续工作。对于无法联系的住户,他们及时向社区报备,力争不落一人、应检尽检,有时结束将近凌晨,他们才风尘仆仆地赶回桦甸市。这场战疫仍在继续,此刻他们的身影仍然忙碌在吉林市抗疫一线的各个角落。他们用执着、坚定和奉献诠释着医护工作者的大爱和无私,为疫情防控筑起了一道带有桦甸标签的“铜墙铁壁”。

来源

江城日报全媒体

记者

李伟洪

通讯员

秦野

编辑

熊紫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dianzx.com/hdly/11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