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哞……哞……”桦甸市红石砬子镇小红石村在阵阵牛叫声中渐渐清晰。90后退伍军人袁宏亮正忙着拌料、喂食。一头头肥壮的西门塔尔牛悠闲地吃着饲料。
今年27岁的袁宏亮,年9月应征入伍,远离家乡到湖北省当了一名消防官兵。在部队里,他养成了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年10月退伍后,他选择到山东省烟台市渤海轮渡当一名海员。舒适、体面的工作,使袁宏亮安稳了一段时间,但家中父母劳作的景象不时闪现在眼前,故乡对远方游子的呼唤不时响在耳畔,恰逢乡村振兴的大好契机,他收拾好行囊,毅然决然选择回乡创业。
年5月,袁宏亮回到小红石村开始跟着父母接触养牛,当时家中有2头黄牛,他每天观察父母怎样喂牛、割草、清理牛棚。随后,他在短视频平台建立了一个账号,观看其他养牛户的作品,学习暖棚养牛、饲料配方、快速育肥、提高防疫能力等实用技术,与养牛户们交流探讨。渐渐地他的粉丝从零星几个人发展到多人,黄牛数量也由之前的2头扩大到7头。
今年3月,桦甸市出台黄牛养殖相关政策,让袁宏亮对黄牛养殖充满了信心,在原有的7头黄牛的基础上,又购买了2头黄牛,全身心投入到黄牛产业发展中。
为防止疾病传播,确保黄牛健康成长,在养殖期间,袁宏亮邀请红石砬子镇畜牧站工作人员帮助做好疾病监测、疫苗接种、驱虫预防等工作,他坚持对牛圈定时消毒,每天进行卫生清扫。靠着钻劲和韧劲,袁宏亮克服了初创期间的一个又一个困难,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渐入佳境。今后,他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在未来几年把黄牛发展到20头。
关山初度路犹长。风华正茂的袁宏亮,踌躇满志。这位不善言辞的90后退伍军人,不负韶华,不负青春,扎根在家乡的黑土地上,用智慧和汗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伟
总编:孟繁杰石巍韩铁英
转载编辑: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