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儿科诊疗技术力量雄厚,承担着桦甸市儿科疑难重症疾病的诊断和抢救工作,我院儿科以小儿神经系统疾病、新生儿救治为主,对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疾病等诊疗救治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儿科门诊、儿科静点室,诊治儿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小儿疑难杂症。
医院医院领导的带领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全面负责科室的门诊诊疗、科研、教学任务。实行首诊负责制,坚守工作岗位,不擅自离岗,随时观察患者,认真负责,及时治疗。主任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家属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对就诊患者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正规书写门诊病历,填写各种申请单、门诊日志,按规定及时填报传染病卡片,发现疫情及时报告。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
薛革新医院儿科专家。毕业于吉林医学院,医院40余年,儿科临床经验丰富,能完成儿科的急、重、危抢救,能熟练完成儿科各种技术操作,对疑难病有一定的研究。
儿科诊疗范围:感冒、咳嗽、发烧、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腹泻、消化不良、抽动症、新生儿黄疸等常见儿科疾病及儿科疑难杂症。
什么样的宝宝容易生病?
1、不爱喝水的宝宝
水参与人体的所有代谢,重要性不言而喻。身体丢失水多时,宝宝抵抗力就会下降,生病机会自然增加,因此让宝宝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是很重要的。
应对方法:经常告诉宝宝喝水很重要,渐渐让宝宝铭记于心;在孩子外出时,让其随身带上水瓶。2、不爱吃蔬菜的宝宝
挑食和不爱吃蔬菜的宝宝,饮食结构不均衡,可能引起贫血和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容易引起反复感冒。
应对方法:把饭菜做得可口一些(如能吸引孩子注意的图形或者用色、香、味来吸引孩子)。
3、抱奶瓶入睡的宝宝
一些宝宝睡前要喝一瓶奶或抱着奶瓶就睡着了,也不刷牙、漱口。殊不知,细菌最喜欢牛奶,最喜欢在隐蔽的咽喉部繁殖,于是,宝宝就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
应对方法:如果睡前喝奶的习惯改不掉,提前一小时喝奶,喝完让宝宝喝几口温水漱漱口。对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宝宝,不仅要睡前刷牙,还要每顿饭后立即漱口。
4、有过敏体质的宝宝
这种宝宝大多有家族病史,比如爸爸或妈妈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爱出湿疹、有黑眼圈、睡觉爱打滚、爱揉鼻子眼睛、多动、尿床、打呼噜的宝宝,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比一般宝宝多。他们咳嗽的原因不一定是感染,有可能是得了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或碰到了引起过敏的物品。
应对方法:
1)提倡母乳喂养;
2)避免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或环境(如:花粉、动物皮毛、海鲜等);
3)严重的过敏症可考虑脱敏治疗。
5、睡眠太少的宝宝
睡眠充足是宝宝发育的先决条件之一。如果晚上任其贪玩,变成“夜猫子”,第二天还要上幼儿园,久而久之疲乏过度,就容易生病。
应对方法:晚上9点家长带头做睡前准备,关闭大灯,营造一个良好而安静的睡眠环境,或给宝宝讲一个睡前故事,让宝宝乖乖入睡,然后大人再悄悄离去忙自己的事。
6、生病后不及时治疗的宝宝
有的妈妈总担心吃药会出现副作用,宝宝生了病不及时治疗,让宝宝像大人那样“扛着”,这是不正确的。病情变化很快,有病还是要及时吃药,及时遏制疾病的发展过程。如果体内病毒或细菌不被消灭干净,细菌很快就死灰复燃,疾病带来的危害远比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要高得多,况且短期吃药,大都不会出现多少副作用。
发热宝宝的家庭护理
宝宝为什么发热?
发热,大多是因为宝宝身体感染了各种病毒、细菌等各种病原菌的一种表现,也是宝宝身体抵御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小儿发热,是儿科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症状。
一、小儿发热的分类:小儿正常体温为36.0℃~37.4℃。
1、低热:37.5℃~38.5℃
2、中热:38.6℃~38.9℃
3、高热:39℃~40℃
4、超高热:40℃以上
二、宝宝发热了怎么办?
1、低热:一般不用退热药,给宝宝多喂水,解开衣服被褥散热。
2、中热:可服退热药,多量体温,观察宝宝体温变化情况。
3、高热:服退热药同时辅以物理降温,以温水擦浴最佳。
4、宝宝发热就诊回家后,除了观察体温外,还要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及反应情况,如比平时异常时,要及时就医。
三、有关知识:
1、发热宝宝要多喝水,每次量不要太多,但也不要等宝宝想喝的时候再喝。
2、服用退热药后应给宝宝多饮水,30分钟后测量体温观察用药效果,用药后不会立即退热。一般30分钟后开始出汗退热,退热药服用后体温暂时降至正常;药物作用消失后,体温仍会升高,常用退热药作用时间4~6小时,如果体温再次升高,可按药物说明书或医嘱再次使用有关退热药。
3、物理降温:①将宝宝衣被解开,皮肤尽量暴露在空气中,以达到散热作用。②温水擦身,即用32℃~34℃的温水,擦拭额头、颈下、腋下、腹股沟及宝宝四肢,毛巾不要太湿。③温水浴前后测量患儿的体温。
四、常见误区:
1、过度保暖:宝宝高热时,仍担心着凉,过度穿着。正确做法——宝宝高热时,应减少衣着,利于散热退烧,退烧后可适当补充衣服。
2、就诊用药后当天完全退热:发热只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完全退烧需要等疾病消除后才能实现,任何疾病的治愈需要一个过程。
五、温馨提示:
1、家里备一只体温计,如发现患儿精神不振、面色潮红、呼吸加快、额头发热应立即测量体温。
2、家里常备小儿退热药,当体温达38.5℃以上时,可在家里服退热药后再看医生。
3、高热抽搐的紧急处理:若宝宝在家高热时,突然出现瞪眼,四肢强直、嘴唇发黑时。立即指压人中,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吐误吸而发生窒息,医院就诊。
医院儿科在院领导以及薛革新主任的带领下,从开业至今治愈率高达95%以上,患者好评度持续提升,儿科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提升便民服务质量,全面实行优质化就医服务,用精湛的医术,和以病人为中心,为民服务的理念全力打造老百姓信得过科室。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