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吉林省桦甸市常山镇来说,这句话他们体会的更为深刻。
常山镇地处长白山向松辽平原过度的山地丘陵地带,这里多水多林,村民多以耕地和打渔为生。曾经,这里因为砍伐和捕猎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近几年,当地积极保护森林和淡水资源,引导村民与自然和谐共生,渐渐地,这里的水变绿了,天变蓝了,野生动物也回来了。
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吉林省桦甸市常山镇开始引导当地村民发展生态旅游,并有规划地发展全域旅游,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焕然一新,保护绿水青山真的引来了金山银山。
桃山湖
桃山湖坐落于吉林省桦甸市常山镇,5月,这里的气温只有16摄氏度,舒爽的微风和晴朗的天空,让湖面和山峦显得生机盎然。此时,正是当地的旅游旺季,一大早,远道而来的游客就裹好棉衣,拿好照相机,乘船来到湖面深处,只为寻找一种珍贵的鸟儿——苍鹭。
苍鹭
常山镇村民逄仲敏告诉记者,每年春季3月末到4月初,成群结队的苍鹭都会飞到这片“常山鹭岛”,在这里生活休憩,繁衍后代。短短几年时间,它们的数量就从几百只增加到了两千余只。作为一种大型水边鸟类,苍鹭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有着很强的要求,他们能选择常山镇作为落脚点,也说明常山镇的生态保护做得很到位。
说起常山镇的环境变化,逄仲敏的话多了起来,作为当地土生土长的村民,他深知自然环境给自己带来的福利。在常山镇的乡村,各式形状的回收桶随处可见,这里的村民都养成了一个好习惯,那就是不乱扔农业垃圾。常山镇专职党委副书记刘国芳回忆说,以前大家的环保意识不高,耕田所用的化肥、农药瓶子总是直接扔到湖里,这给当地的水质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除此以外,盗猎、砍伐树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让森林中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少。
杜鹃盛开时的桃山湖
近些年,当地政府加大生态治理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慢慢的,常山镇又变成了以前的世外桃源。
杜鹃山庄
绿水青山的回归,不仅为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金山银山。为了招待慕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逄仲敏率先在镇里开办了自己的民宿,取名为“杜鹃山庄”,每到苍鹭归岛的时节,山庄的火爆程度可谓一床难求。
记者韩晓采访村民逄仲敏
虽然桃山湖成了吸金宝地,但当地政府却并不打算在这里过度开发旅游资源,按照常山镇专职党委副书记刘国芳的说法,美景来得不容易,绝不能因为挣钱而破坏它,就算开发旅游,也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最终前提。
杜鹃山庄农家菜
不过,对于发展乡村旅游,当地政府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打算。
正在建设中的花海
距离桃山湖不远的地方,一片人工花海正在开发建设中。远远望去,大面积的黑土地已经翻耕完毕,蓝天白云下,不少村民正在其中忙活着。吴金河是当地苗木公司的老板,负责人工花海的总体规划和建设,他说,这里种植的花草苗木主要以药材花和观赏花为主,以后盖上配套设施,就能搞旅游赚钱了。
花海花开时
记者了解到,这片花海一共54公顷,都是从村民手里流转的土地。以前,这里的农民以种植玉米为生,一年到头挣到的利润很少,现在,他们不仅能拿到土地租金,还能在花海里打工赚钱,收入增加了许多。
常山镇原生态白桦林
为了打造这片人工花海,当地投入了整整万,而在常山镇当地,这样的旅游开发还有很多。常山镇专职党委副书记刘国芳:
常山镇全景
对于常山镇未来的发展,刘国芳用了“引领示范,连点成片”八个字来概括,用美景发展旅游,用旅游带动致富,将成为当地实践三产融合的关键。
记者编辑:韩晓、刘源源
统稿编辑:纪翔
责任编辑:杨路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