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发布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
《故乡——夹皮沟》
作者:刘扩朗诵:刘扩
故乡,多么动情的字眼!哪一个游子,不深深地眷恋着自己故乡?
夹皮沟,我可爱的故乡!那片令我魂牵梦绕的富饶山谷,那片留下我童年无数足迹的山岭,那坡安息着祖父母的开满蓝色花朵的山野,一草一木,一沟一溪,那么的亲切,那么的熟悉。
“我生长在长白山脉美丽的夹皮沟松花江水围绕着身旁日夜不停的流……”
在这首家乡人自己创作的《美丽的夹皮沟》的旋律中,记忆中的老家越发清晰。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碧野静。春天的山林,野菜遍地,野花在肆意的馨香;夏夜的小溪,在月光下低吟浅唱,鱼儿在河里畅游;秋天红了黄了叶子的五花山,野果满树满坡;冬天,银装素裹,孩子们在雪地里无忧地嘻戏。没有都市的喧嚣与浮燥,只有带着青草气息的空气和珈蓝般的宁静,多年的金矿小镇,古老而祥和,隐藏在幽幽长白山的深处,永恒在每一个金矿游子的心中。
从吉林市出发,向东驱车公里,穿越红石国家森林公园,辗转青山,穿越碧水,中国黄金第一镇便映入眼帘。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植被格外茂盛,阔叶林与针叶树连成林海,山风浩荡,松涛阵阵,满目青翠,蔚为壮观。84.6%的森林覆盖率,余种野生动植物,将这里变成避暑胜地、森林氧吧、“动植物园”。徜徉在林间小径,湖面微风徐徐,岸边白桦亭亭,林间飞鸟欢鸣,头上秋阳暖暖……直让人忘了身处何地、人在何方了……
夹皮沟之“夹皮”二字,是满语语音“夹皮活络”的音转,意为“夹板”,即两山夹一沟之意。
史料记载:盛唐时期,夹皮沟一带就活跃着中国的少数民族高勾丽族人,以渔猎为主,而少数汉人则在这里淘金。19世纪初,夹皮沟就以盛产黄金而闻名遐迩,被称为“黄金国”。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夹皮沟的淘金业、采矿业已初具规模,高峰时,有三万多人聚集于此。名重一时的“淘金王”韩边外,三代人统治这里近百年,以一个山东登州的野汉子做成了三代东北金王。清廷不惜派员将其招安,赏赐五品顶戴。其后,古老的金矿又几经沧桑,被觊觎多时的俄国人和日寇先后霸占,宝贵的黄金被发大量掠夺。
直到年8月,故乡才回到了人民的怀抱。解放后的夹皮沟金矿,黄金产量屡创全国纪录,先进矿工那宝钥作为全国劳动模范,曾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机械化有色金属矿山,夹皮沟金矿为解放战争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黄金第一矿,被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誉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摇篮”。
在古镇东北牡丹岭东麓的深山密林中,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魏拯民曾在这里指挥过多次战斗。仰望高高的“魏拯民烈士殉难地”的石碑,令人感动的是满满的保家卫国民族浩然的正气。
现如今,穿行在琳琅满目、五光十色的“关东金街”,有谁还知道这一串串金色的历史?只有东卡子门南坡的白虎石,静静地目睹和见证了这一切。游人们只留下了沉甸甸的收获和金灿灿的希望罢了。
作为80后的夹皮沟人,转眼间“扩”别家乡已十年有余,矿区的老房子还是原来的样子,镇子里的街道,依旧记忆中的模样,但走在路上的人变了,孩子长大了,大人变老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但那个让我魂牵梦萦、不能释怀的故乡——夹皮沟,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年1月29日大年初二夜
刘扩:国家一级播音员、烟台朗诵家协会理事、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从小在吉林桦甸夹皮沟黄金矿业公司长大,现定居烟台栖霞。多次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山东省广播电视协会组织的新闻奖、广播播音主持作品评比一等奖、二等奖。多篇朗诵作品发表在《全民阅读》《为你朗诵》《声动齐鲁》等朗诵专业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正规白癜风早期能够治愈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