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伟岸曾经乾隆御封神树,芳甸辽阔油然百纳万物生灵。
从众多繁杂的树种中选择一种做为桦甸象征的市树,窃以为当首选白桦,亦即桦树。或许,这也是大多数市民的共同愿望。
摄影/李克昊
白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西南等省区及朝、俄、蒙等国。是我国长白山区次生林中适应性强、分布广的经济用材林木。目前又处于生产力最高、极其旺盛中龄阶段,桦甸是长白山区白桦的主要产地之一。
白桦的木质致密,纹理顺直,可制作木器。树皮富含白桦脂醇、白桦甙、桦叶烯四醇、桦木烯四醇、齐墩果酸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消炎等作用,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白桦没有红松那样苍劲粗犷,没有像紫杉那样珍稀名贵,然而它却有自身独特的伟岸和品质。它清秀质朴,刚毅挺拔,坚韧耐寒。它落地生根,速生速长,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在我国东北,在长白山区,无论是高山坡地、低山丘陵,还是河滩谷地,到处都有白桦林的分布,到处都能见到白桦树的身影。如果没有白桦的伴生,红松林就会显得单调、枯燥;如果没有白桦的清秀、淳朴,便凸显不出松树粗犷、豪放。莽莽林海中,如果没有白桦的清韵,便会少了许多美妙和谐的音符和动律……徜徉在清新、鲜活的白桦林中,犹如走进淡雅圣洁的殿堂。一株株洁白如玉的白桦,像一群妙龄少女,婷婷玉立,婀娜多姿。那缕缕山风,轻拂着她们纯真质朴的身影,撩拨起阵阵沁人心脾的山野清香,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白桦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树龄短,大约45年左右,抗腐蚀性差。当内部腐烂后,只剩下坚硬的树皮可经久不腐。正是由于这个弱点,才使它与人类最早结缘,使处在石器时代、生产力低下的远古人类轻而易举地获得白桦树皮资源而改善人类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是地处“苦寒”地带的东北原始居民渔猎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桦木文化”。
摄影/李克昊
我国史书文献中关于“肃慎氏贡楛矢石砮”的记载,就是远古和古代居住在东北地区的“肃慎”及其后裔——挹娄、勿吉、靺鞨等民族,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所使用的,用“楛木”(即桦木)做箭杆,用青石做箭头的狩猎工具和武器,并精选其中精美制品,做为民族部落的贡品,进献给中原王朝。直到清朝初年,这种桦木箭杆依然是驻守在东北的诸将军每年向朝廷进献的例贡。当然,箭头不再是青石,而是铁制的了。
摄影/王绍祥
从桦甸横道河子西荒山古墓群考古发掘发现的、距今2000多年前的、用桦皮铺垫墓底的葬具和黑龙江莺歌岭古房址发掘出土的、3000多年前的桦皮器物;以及文献史书所记载的“聚木作屋”“多桦室”,“其居以树皮编结之,用桦皮为顶”,“冬天穴居,夏天以桦树皮搭屋”,以“桦皮为屋,行则驮载、止则张架以居”等古代东北原始居民用桦木、桦皮为材料的住房结构特点,不绝于史书;直至近现代东北农村常见桦皮粮囤、笸箩、桦皮筐、桦皮针线笸箩等桦皮制品,以及用桦皮引火助炊等广泛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的桦皮文化延续历史之悠久、影响之深远,是无以伦比的。而专门为清朝宫廷制作桦皮贡品的“桦皮厂”,至今地名犹存,见证流逝的历史。如今,“白桦林里人儿笑,笑开了满山红杜鹃”等以白桦为题材的歌曲、文学、美术作品和桦皮画、桦皮工艺品、仿桦皮工艺品,以及以《白桦林》、《小白桦》命名的文学刊物、文艺团体等等,为连绵不断的桦树文化赋予了浓郁的时代特色和崭新的生命活力,谱写着新的历史篇章。
把白桦选做桦甸市树,它的风貌,它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文化价值固然重要,但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莫过于它与桦甸的设治命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摄影/王绍祥
众所周知,桦甸地处长白山西北,松花江上游与辉发河交汇处。早年被史家文人赞为“天然襟束,大江北流贯穿中心;山川独秀,宝藏珍奇充溢山泽”。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一百多年前,由于这里兴起了淘金热,韩边外势力雄踞江东,清朝政府鞭长莫及;而日、俄帝国主义又虎视眈眈,窥伺这里丰饶的森林和金矿资源,不断滋事侵扰。清政府为巩固边陲,整饬治权,决定在这里设官建制。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907年12月28日),新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吉林巡抚朱家宝以《吉省属境辽阔,拟请择要增设府州县员缺,以固边陲、而资治理折》,奏请设立“密山府、长岭县、濛江州、桦甸县四缺”。
原奏折就设置桦甸县称:“又东南桦皮甸子,循头、二道江以及古洞河、大沙河一带,依附长白山脉,地势辽阔,拟请添设知县一员,名曰桦甸县”,嗣后,会议政务处奉皇帝旨意,批准了在吉林省城(今吉林市)“东南桦皮甸子”设置桦甸县(详见《桦甸文史资料》第九辑《桦甸县设治始末》)。这就是说,桦甸这一名称是从“桦皮甸子”而来,勿庸讳言,桦甸也就是桦皮甸子的简称。虽然桦皮甸子这个真实地名在解放初(1949年8月22日)划归蛟河县管辖,但桦甸名称来源于桦皮甸子的史实是不可改变的。
摄影/王文君
顾名思义,桦皮甸子,就是既有桦树、产桦树皮,又有草甸子的地方,是由既有桦树皮这种物产,又有荒草甸子这种地形特点而产生的复合地名。这里,不仅仅桦皮甸子有桦树、有草甸子,在广袤的桦甸山川大地上,有许许多多的桦树、有许许多多的大草甸子。著名的桦树林子、桦兴、二道甸子、四方甸子等等,皆因此而名乡、名村、名镇。如今桦甸城区所在地,古称“苏密甸子”的辉发官街之区域,则是桦甸境内面积最大、最宽阔的山间盆地。因此,桦甸之名与其物产和地理环境特点,仍然是相符相同、名正言顺的。正是:
白桦林清秀,芳甸落英繁。
襟山复带水,表里好桦甸。
(嵌地名诗)
来源:桦甸文史资料
编辑│黄杰堃
投稿邮箱:
qq.鍝噷鐧界櫆椋庡ソ娌?鍖椾含鐧界櫆椋庣毊鑲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