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车间”里的女木匠:用劳动改变生活
中新网吉林新闻6月28日电(石洪宇)对44岁的梁秀霞来说,将一块4平方米的木板放到机床上并不轻松。仔细核对图纸上的数据后,她启动机床切割木板,随着尖锐的声音响起,木屑四散开来。端午假期已过,她要尽快带领车间里的姐妹找回工作状态。“女工车间”正在忙碌吉林市妇联供图“前一段疫情耽误生产,现在有很多家具定单需要消化。”梁秀霞是吉林省桦甸市北琳源木业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她负责的备料车间有24名女木匠,当地妇联组织称其为“女工车间”。该车间要与下游车间紧密配合,为客户制作样式考究的衣柜、床或储物柜。女木匠们的职责相当重要:她们制作的零部件决定后面的工序,技巧要娴熟,行事也要稳妥。“毕竟工作环境都是锐器和重物,平时要谨慎仔细,女生做这个有优势。”梁秀霞认为。女木匠们正在合作吉林市妇联供图标准化的原料木板被送到车间后,女木匠们将根据设计师的要求进行备料,铣型设备是她们的常用工具。工作年限长的木匠可以根据图纸推断出产品的轮廓,而新手木匠需要按照尺寸作业。“总的来讲,这份工作需要细、稳、慢,不能出错。”45岁的李国霞工龄已有13年,是车间里可靠的“老师傅”。工作时她的话不多,但总能第一个完成手上的工作。“我家条件一般,很感谢这份工作。”李国霞说,她家住在当地常山镇,出色的劳动技能让其“心里坦荡踏实。”女工正在工作吉林市妇联供图不过,木料对女性仍有些沉重。李国霞认为来到这里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农活经验和体力基础。实际上,车间里部分女木匠家庭贫困,她们想用劳动扭转局面。梁秀霞也称,“女工车间”有扶贫和公益性质。49岁的马维红是当地贫困户,当地妇联协助其找到了这份工作。她在车间工作7年,用双手维系家庭支出。“家里的土地很少,爱人坐轮椅,我必须挺身而出。”她说。每天8点,马维红会准时到达车间。领到设计师的图纸后,她会认真核对上面的数字,作业时她则会全神贯注,每个月她可以赚到元。“这些工资对我家很重要。”她说。马维红还记得停工时的忧虑。吉林市下辖的舒兰市出现本地确诊病例后,吉林市一度实施了严格的管控措施,这也影响了同一地区桦甸市的生产。随着吉林地区“解禁”20多天,当地企业逐渐找回“正常节奏”,释放此前积压的产能。“我们一周发一批货,大概7月末能消化掉剩下的订单。”梁秀霞说。对“女工车间”来说,最近还有好消息。“贫困户”王玉荣在端午节前来工厂探望了曾在一起工作的姐妹,还带来一些零食。据梁秀霞介绍,王玉荣已经从这里“顺利毕业”,她家已经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找到了其他的致富门路。(完)编辑:郭俊廷
编审:李丽娜
总编:于海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