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的八一,作为时任江城晚报社新闻部主任的我,在得知桦甸遭受特大洪灾侵袭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向报社领导请战,成为以团队形式出现在灾区最早的新闻报道力量。
24年过去,几乎四分之一世纪的光阴,回望昨日,我的团队成员最大的是那年44岁的王家振老师,最小的是孙凯。好像也就20出头儿,还有记者王志民、马卫东,司机侯振良,一辆吉林微型车,满载着我们的职业追求和新闻理想向灾区驶去。
记得当时我在车上说过,我们不知道前方的路是怎么样,灾难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是最不愿意遇上的,但是作为记者我们却要在这年一遇的灾害面前有所作为。
当时说得壮怀激烈,但时隔24年,我真的有点后怕,如果我的团队成员有在那场灾难中受伤或遇难的话,我当如何面对他的家人,又将怎么面对单位领导,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初生牛犊不怕虎,长出犄角反怕狼”。
我为自己庆幸,也为我们战友庆幸,尽管31号的夜晚,我们为迟归的老大哥摄影记者王家振而担心而呼唤,但终究是以我们出色地完成报道任务没有任何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失而告胜利。年7月31日,作为我们职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铭刻在我们记忆深处,也写入江城晚报发展的历史,我们的连版报道,在夏平和副总编精心指挥下,在编辑部同志的通力合作下,在第一时间里以《洪水,洪水——》为标题抢占了当年的舆论高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为当年的江城晚报跻身主流媒体引起主流社会承认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今天可以说——我们无愧于自己的付出和选择!那一年,我先后奔波桦甸17次,我和战友们的大量新闻作品成为江城晚报的重要内容。除了第一时间感到现场伙伴儿之外,我们后续队员贾伟壮、田春发等众兄弟均有不俗表现!仅就我个人而言,就曾随同时任吉林省委书记张德江和水利部部长钮茂生在一条冲锋舟上穿梭于灾区水面之上,与央视名牌主持人一道做出来《最年轻省委书记奔赴抗洪一线,身先士卒指挥有方》和《钮茂生部长水上谈:化水害为水利》等一批有一定份量的文字和图片报道!又是一年八一建军节,借此机会我也向当时给予我们采访工作大力支持的亲人解放军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因为这里有一串闪光的名字——时任沈阳军区后勤部第一分部政委王玉刚大校、原68集团军47师政委黄献忠大校(后来成为沈阳军区政委,上将)和吉林军分区司令员满运海大校,以及原47师团政委王锡刚上校、47师通讯科长徐忠杰中校和时任团红九连连长张平上尉(后来干得非常出色成为上校团长)等等,为此我们向这些知道或不知道姓名的亲人解放军官兵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节日祝贺。(作者:赵彦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