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招生宣传专栏
一、学院风采
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是大学外语部,年正式更名为外国语学院。目前学院有教职工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4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人,在读博士5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67人。学院有英语、日语、俄语3个本科专业,其中英语专业是吉林省“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年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获得授予日语专业第二学士学位资格,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有公共外语教学部、英语系、日语系、俄语系及外语基础教学及语言训练中心、外语教学电台、图书资料室等教学教辅部门。多年来,学院秉承“强能力、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吉林省及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外国语学院毕业生以良好的知识能力素质,在社会上得到了良好的反响。
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从年起已派多名教师到英国桑德兰大学、美国奥克兰大学、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日本新泻经营大学等学校访学。几年来,学院教师在吉林省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及“外研社杯”、“外教社杯”等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中取得丰硕成绩,其中6人荣获国家级二等奖,2人荣获国家三等奖,1人荣获省特等奖,21人荣获省一等奖,4人荣获省二等奖,2人荣获省三等奖。
学院坚持抓好外语基础教学、调整课程设置、扩大专业口径、拓宽专业方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建立全新的教学及管理体制。学院在课程建设上取得优异成绩,目前有省级精品课1门,省级优秀课5门。
学院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自年起为长春市国际雕塑展承担口笔译任务,学生们在为雕塑家翻译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省市领导和大会组委会的赞誉。此外,结合长春市会展经济,让学生依托专业优势,参与电影节、东北亚经贸博览会、教育展、冰雪节等大型涉外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招生专业
1.英语专业于年设立,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现有吉林省教学新秀1人,省级精品课1门,教育部项目1项。
本专业人才培养立足于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紧紧围绕“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教育理念,突出实施“素质教育、文化熏陶”的教学过程,采用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相结合的多样化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为重点,依托学校“管理”等优势学科,精心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英语专业毕业生语言功底扎实、语言文学及文化知识雄厚、语言应用能力强、具有相关商务知识,能够从事语言和文学研究、英语教学、外事、商务等工作。
2.日语专业于年设立,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全部教师具有在日本学习、生活经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
日语专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理念,以国际和国内的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日语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高,掌握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会计学原理、汽车构造等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日语人才。日语专业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开展“日语演讲比赛”、“日语配音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第二、第三课堂活动,使第一、二、三课堂有机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目前,本专业已与日本中央学院大学、樱美林大学、新澙经营大学等日本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日语专业人才。
3.俄语专业于年设立,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参与国家教、科研项目2项,主编教材2部。
俄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扎实的俄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涉外行业、俄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复合型俄语人才。为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俄语人才的需求,俄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安排了适当比例的商务类选修课以及相应的专业课,以帮助学生提前做好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除教授专业知识外,俄语专业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以及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等学科基本素养,力求培养出专业能力强、学科综合素养高、跨学科知识结构相对完善的高水平俄语人才。
三、团队介绍
1.教学名师
崔艳辉老师,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吉林省外语学会英语专业分会副会长,吉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社会科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专家。吉林省省级特色专业“英语”专业负责人,吉林省省级优秀课“语言学概论”课程负责人,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曾获长春市“三八”红旗手,长春工业大学“三育人”标兵称号。
从教30多年来,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主持和参与省级教科研课题15项,在核心期刊及各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编写教材及教辅书籍10余部。获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大学英语”、“语言学概论”、“语用学”、“硕士英语”、“博士英语”等课程。指导的硕士论文获吉林省优秀硕士学术学位论文。
祝福语:我愿作灯塔,照亮你前行的方向!
(崔艳辉)
彭又新老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访问学者,长春工业大学教学名师,“李成日奖教基金”获得者。从事教学工作35年来,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给她爱的教育事业和学生,堪称学生的良师益友。她注重科研指导教学,研究领域为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发表CSSCI,CPCI及省级论文30余篇,撰写专著1部,主持编写教材多部。祝福语:来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吧,我们会为你们——追梦的雄鹰,插上高飞的翅膀!
(彭又新)
王相锋老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在《外国语》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主编、参编辞书、教材、教辅指导类书籍多部,在吉林大学等高校做关于英语语言学专题讲座30余场。
祝福语:欢迎各位学子来长工外院,我愿伴你成长,与你同行!
(王相锋)
赵红路老师,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桑德兰大学访问学者,从事教学工作31年,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曾获首届长春工业大学“李成日讲教基金”、“长春工业大学教学名师”,教学成果丰富。
祝福语:欢迎来到长春工业大学,我们一起书写人生绚丽的篇章。
(赵红路)
曲亚静老师,曾任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十二五”、“-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专家,第二届吉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俄罗斯语言与文化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从事教学工作32年,对外语教学研究颇有著述,荣望所归。
祝福语:每一次看到美丽大学校园里的青春面庞,我都由衷地赞赏着青春的活力。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我一直都相信,青春因劳动而有韧性,因思想而变得丰盈。期待与同学们一起在这思想的劳动场里努力耕耘、欣喜收获!
(曲亚静)
林进老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中日比较文学。在《社会科学战线》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篇,参与研究“核灾难意识与日本‘原爆文学’研究”等国家级和省级课题10余项。从事日语教学工作25年,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讲授《综合日语》、《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本文学专题研究》、《日本文学理论》、《日本文学导论》、《日本思想研究》等多门课程。其中作为带头人主讲的《综合日语》课程先后被评为校级、省级优秀课程。多次指导学生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祝福语:期待学子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澡雪精神,磨砺意志!我们在学府中迎接你们的到来!
(林进)
刘宇老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语系主任。年获东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年英国桑德兰大学访问学者。从教24年来,工作严谨负责,与学生亦师亦友。主持、参与教育部及省级教科研课题十余项。曾获首届长春工业大学“智慧课堂”讲课比赛校级一等奖和省级三等奖;并曾指导学生获得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三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省级一等奖。
祝福语:我在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等你!我们一起做最好的自己!
(刘宇)
路静老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吉林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曾赴美国访学一年,赴英国短期访学。从事教学工作21年,治学严谨,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勤奋好学的精神感染着学生,在学业及思想上给予学生积极向上的引导。曾两次获得吉林省大学外语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并于年获得“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新秀”荣誉称号。
祝福语:来吧,和我们一起,在这个由语言缔造的绚烂世界里,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路静)
杨希燕老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首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博士,曾赴英国短期访学,从事教学工作25年,教学经验丰富、手段灵活,教学效果优秀,善于和学生沟通思想问题、和蔼可亲,人生导师。多次获得教学、科研奖励,曾获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多次获得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专业组特等奖1次,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项。
祝福语:来长春工业大学,邂逅心灵,共同成长!
(杨希燕)
曾妍老师,现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日本大谷大学、新泻经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吉林分会常务理事。荣获长春工业大学“七育人”先进个人、-年度“三全育人”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从事教学工作16年,始终兢兢业业地服务于师生,服务中育人。结合新时代新要求,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赛、“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等获奖。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文学,在《社会科学战线》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2篇,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著作6部,获吉林省第十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
祝福语:“不负韶华,未来可期”。
(曾妍)
王爱军老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日本文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翻译学。参与研究“日本‘后战后’时期的精神史寓言:村上春树论”、“二十世纪日本文学批评史”等国家级和省级课题10余项。从事日语教学工作22年,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讲授《综合日语》、《日语听力》、《论文写作》、《日本文学史》、《学科前沿》、《文献阅读与写作》等多门课程。和蔼可亲,人生导师。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日语演讲比赛,并荣获佳绩。
祝福语:昨天,尽快删去;今天,好好把握;明天,努力争取;对的,坚持不懈;错的,舍得放弃;挫折,乐观面对;成功,再接再厉。祝同学们青春时光,不负韶华。
(王爱军)
王佳璐老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硕士,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日本言语文化学博士。年日本中央学院大学访问学者,获得“长春工业大学第四批青年教师培养优秀个人”、“长春工业大学届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年度被评为长春工业大学首批优秀青年学者。从事教学工作10年来,把全部爱和斗志投入给热爱的日语专业和学生们,深受学生爱戴。发表省级论文30余篇,撰写学术专著1部。
祝福语:プレッシャーを感(かん)じているときにさえ、楽(たの)しいと思える心を持(も)つ人間になりたい。即使在深感压力的时候,也要有享受的心。我想做这样的人。愿我的付出能点亮孩子们心中的光火,感谢你们的信任和托付,让彼此的人生更加丰富和深刻。
(王佳璐)
徐丽丽老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博士,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访问学者,长春工业大学“优秀学者·优秀青年学者”获得者。从事教学工作十余年,爱党敬业、教书育人,主要承担日语专业本科精读、泛读、高级翻译、日语古典语法等多门课程以及《日本文化史》、《日本文化专题讲座》等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比较文学与文化,科研成果颇丰,主要包括:学术专著2部、主持及参与编写教材多部、南大核心期刊(CSSCI)、北大核心期刊及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及多项省级课题。
祝福语:对于我们这些经过大浪淘沙走进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来说,知识、方法可以很快掌握,但是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质、高尚的品德却不是朝夕可就的。只有把“求知”与“做人”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徐丽丽)
宋卓时老师,日语系讲师,吉林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硕士,国际汉语教师资格持有者。研究方向为日本语言学、中日文化比较,曾先后于省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篇,参加省级课题研究4项、市级课题研究2项,出版有译著《武术的科学》、《格斗术的科学》等。-年受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选派赴日本福山大学孔子学院担任汉语及中国文化专任讲师。年11月于“笹川杯”全国高校日本知识大赛中带领长春工业大学日语系学生荣获团体预赛优胜奖二等奖,本人获得指导教师奖。年3月于第六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中荣获全国复赛三等奖。年4月于首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日语电子课件大赛决赛中取得全国二等奖。
祝福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宋卓时)
张美老师,现任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主任,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热爱教学工作,以立德树人、培养优秀的俄语复合型人才为己任。注重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曾获长春工业大学首届网络教学大赛一等奖,主持结题及在研省校级课题6项,参与省级课题2项、国家社科1项,发表论文10余篇。
祝福语:后疫情时代为高校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气象,资源共享、知识互联。欢迎同学们加入长工大俄语大家庭,我们一起在新的教育环境中去建构厚德育、重基础、跨文化、跨学科的知识能力体系,并以此敲开同学们美好未来的大门。
(张美)
2.精英辅导员
朱博老师,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讲师,从事学生管理工作11年来,培养毕业生多人,在“三文明两优秀”活动中4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6年被评为优秀政工干部,多次被评为“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个人荣誉。
祝福语:历史的接续和传承,是一代代使命和责任的接力。外语学子要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努力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青年。
(朱博)
刘明慧老师,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讲师,从事学生管理工作7年,多年来培养毕业生多人,曾获优秀共产党员,易班优秀指导教师,发表省级论文2篇,参与省级课题1项。
祝福语:外语学子应该牢记“爱国敬业、求实创新”的校训,怀揣着坚定奋斗的信念,在人民群众中好好历练,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刘明慧)
3.学生志愿者团队
(一)团队简介
外国语学院学生志愿者团队,全称是木兰国际志愿者协会,成立于年9月,是由外国语学院志愿从事公益事业的在校生,国际交流生,海外交换生组成的志愿服务类社团。
(二)协会宗旨及活动形式
木兰国际志愿者协会旨在服务社会,为外语学子提供实践机,在提高学院、学校形象地位的同时也使自我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一直以来,木兰国际志愿者协会都遵循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社团宗旨,致力于开展青年志愿者培训,提供翻译等志愿服务;开展与海内外志愿者组织和团体交流等各类志愿活动,在社会上取得了广泛好评。
(三)特色志愿活动
(1)依托志愿者的语言优势,社团为各类国家级、省市级活动提供英、日、俄语翻译志愿者。坚持提供长时间、多人数、好口碑的志愿服务多年。
其中,一年一度的长春国际雕塑展以及冰雪雕塑邀请展要求志愿者坚持在雕塑展提供为期一个月的翻译服务,志愿服务不仅有为国外艺术家提供雕塑专业术语翻译服务,还包括接机送机、日常生活的交流翻译。年共有73名志愿者在暑假期间参与了第十二届东北亚博览会,是动员人数最多的志愿服务。
(2)在扶贫互助工作方面,建立育龙特殊儿童语言康复培训学校的服务基地,坚持周期性、长久性的志愿服务。每周定期进行支教活动4小时,一年间完成志愿服务共计小时。
(3)在抗疫志愿者活动中,协会内涌现一批积极分子,主动投入到所在社区、村委会的志愿者团队中,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团队荣誉
木兰国际志愿者协会在校级“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评比中获得优秀团队荣誉,数名志愿者获得优秀个人荣誉。
(五)优秀志愿者介绍
姓名:李思颖
专业:英语
志愿经历:木兰国际愿者协会会长组织参与赴育龙特殊儿童学校帮扶活动一次,分别在城南社区、新都社区、万和世家社区担任志愿者三次,参加了年抗疫志愿者活动,协助社区进行人口普查,还曾为社区居民写对联,并协同社区工作者一起为居民分发对联,受到社区居民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并且多次荣获优秀志愿者的荣誉称号。
姓名:梁卓专业:俄语
志愿经历:年初,吉林省通化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协助党员干部们做力所能及的测量体温,出入排查,物资配送等工作,为乡民们提供更安全的疫时环境。两次获得长春工业大学“优秀志愿者标兵”荣誉称号。
姓名:李欣泽
专业:英语
志愿经历:组织参与年抗击新冠疫情志愿者活动,协助社区进行人员测温,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为抗击新冠疫情作出贡献,并在社区受到嘉奖。
姓名:任佳彤
专业:英语
志愿经历: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到金城村亲身体会脱贫后金城村所发生的巨变,对金城村的基础建设、卫生、教育等方面的脱贫成果进行了解与学习,并且与扶贫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调研。志愿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见闻,更是为我提供了努力学习的动力。
姓名:赵彤彤
专业:英语
志愿经历:志愿者管理与指导中心副主任组织参与年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参加外国语学院迎新接待活动;参加首批返校志愿者团队,负责收集信息和接待;参加“学伴+(通化)志愿者”服务活动抗疫志愿活动;被评比为长春工业大学年抗击疫情青年学生优秀志愿者等。
姓名:高佳琪
专业:俄语
志愿经历:参加年抗击新冠疫情志愿活动;参加年,年三下乡实践活动并开展“学伴+”计划,在家乡农村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帮助。
姓名:王政
专业:日语
志愿经历:年、年参与了基层抗疫志愿活动,并连续两年获得优秀抗疫志愿者称号;年参与了暑期三下乡返乡志愿活动;年年初,积极响应团委号召,第一时间开展“学伴+学业”志愿服务活动,为通化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提供伴学服务,并取得良好效果。
姓名:黄天宠
专业:英语
志愿经历:在校期间,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努力成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一代,多次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曾参加第15届长春国际电影节提供英语翻译,获得一致好评。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融入社会、奉献社会,用实际行动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姓名:张馨予
专业:日语
志愿经历:在长春电影节期间参与了志愿者的工作,负责物料对接与嘉宾接待,与国外片方负责人进行邮件交流。
4.学生会、社团情况。
学生会
执行主席:黄旭谭雨伟
外国语学院学生会主要职责是协助学院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协助学院各部门完成相应的保障工作。学生会是在学院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全院学生的群众组织。它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宗旨,紧紧围绕学校、学院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维护同学的权益,关心同学的成长,团结和带领全院同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全院同学搭建学习才干、品德修养、能力提高、素质拓展、科技创新的平台,创建优良院风,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学院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于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文体部:
部长:袁小东
副部长:魏子翔陈婷
部员:叶会杨南秀彬张啸君路思齐王子睿李宇航刘芳菲
外国语学院体育部隶属于外国语学院学生会,是学院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部门。体育部是个锻炼人、培养人的部门,在学院老师及学生会的领导下,体育部多次成功组织学院参与校运会,并且负责每日早操,早自习的检查。体育部有效的组织的体育活动,给同学门更大的课余活动时间,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习之余体育部会举行各类体育比赛,从中同学们学会养成班集体的凝聚力,锻炼同学们的体魄等等。在体育部工作的同学在组织的活动中可以锻炼自身的领导能力,总结出经验和生活的计划,在计划的前提下完成任务,并且精彩的完成体育活动总结。
学研部:
部长:王玉
副部长:高佳琪
部员:王佳琦单天雨朱畅贾露晨曦刘亚博汪影李欣崔晔琦
外国语学院学研部负责调研全院同学的学习状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学风建设方面的建议和意见;负责组织各类学习竞赛、座谈,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报告会、专题讲座等活动;督促全体学生干部的学习。组织相关语言类活动,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为大家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监督学院的晚自习、课堂出勤情况。
田径队:
队长:汤焯雯
队员:魏子翔陈婷叶会杨南秀彬张啸君路思齐王子睿李宇航刘芳菲
外国语学院田径队主要职责是运动会和五四接力等各种体育比赛前的训练和组织。
生活部:
部长:黄旭李丹
副部长:杨佳乐姚香宇
部员:李金埘邹心雨张雨陈飞羽付悦心江恩
外国语学院生活部是院学生会的一个重要部门。作为联系同学们与学院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学生开展宿舍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宣传防火安全知识,加强学生宿舍卫生检查和纪律检查,并创造性的开展舍务管理工作。配合校学生会开展各项检查和工作,了解同学们生活方面的情况,将有关问题及时向学院反映并协助妥善解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其他各部做好学生会的相关工作,努力做到生活部与院学生会共同进步。
宣传部:
部长:王佳惟
副部长:陶蕾
部员:何珊于馨媛
外国语学院宣传部是一个负责全院各种活动的宣传,通过各种宣传渠道,传递工作信息,并根据形式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的组织。其主要工作就是及时有效地把系学生处的信息传达出去,让广大同学尽快知晓,并且定期制作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宣传板报、反映全院师生的精神面貌和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并在国家重大节日纪念日时制作的宣传板报以宣传节日的文化。主要工作包括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