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是吉林人,准确说是吉林桦甸人,她的家乡位于长白山余脉,那里有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一个神奇而多金的盆地,秀美富庶且人才辈出。据说一个仅45万人口的小城市,竟有8名中书协和5名中美协会员,农民画也享誉全国。
今之是我众多学生中较为要强的一个,说是女中豪杰也不为过。十年前她拿起毛笔开始跟刘洪宝、关鉴先生学画时就已临近退休,别的女人这个年龄段都在含饴弄孙,准备颐养天年了。由于从小的画家梦和远大的志向,使她一进入清华,便把热爱付诸了求知若渴的行动上,她刻苦勤奋,谦虚好学,从开始的迷茫到找到笔墨语言转换的方法时,便一发而不可收。我了解她爱好文学,还出过散文集,文学艺术的规律是相通的,所以她的审美和感受力一定很强。一经点拨就能开悟,以至于毕业联展斩获“特等奖”殊荣。为自己和班级赢得了赞誉。
今之热心公益,乐于助人,作为班长,为老师和同学架起沟通桥梁的同时,还一心为同学谋福利,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几经周折,联系免费吃住的写生基地,动员有实力的同学为班级出画册,还为我的教学团队在北国江城吉林举办“六人展”。她的真诚大气和热情豪放,如长白山清新的空气一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进入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是今之绘画艺术之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她创作的《春回大地紫气升》《山居不知年》等八幅作品与我们导师作品一起在吉林展出时,获得了参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以至于吉林市文联副主席韩文身在开幕式讲话中单独对她进行了大段褒奖,我作为今之的老师,也颇感自豪。面对不少人视为畏途的“国展”冲刺,今之犹如冲展路上的一匹黑马,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就把入会学分拿够,五次入展,两次获得入会资格。其中艰辛和甘苦可想而知。“廿载盛世绘濠江”纪念澳门回归20周年中国当代美展,全国仅入展二十幅美术作品,今之的《梦回濠江》榜上有名。作品《梦萦八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时,馆长吴为山来到今之的画作前,对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说:“这幅画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是对继承传统,植入西方绘画元素的思考和探索,是当代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创新之作,值得馆藏。”听到这里,郑建邦主席指着吴为山馆长对今之说:“我说好不算好,他说好才是真好!”随后郑建邦躬身看向画下的标签,仿佛自言自语:“入会资格……”这一幕我是在团结网上看到的,真心地为我的学生今之高兴。看到今之这么快由公务员跨界蜕变为画家,熟悉她的桦甸市政协主席刘延春不由感叹:“今之国画水平渐渐提高,水准渐成致远,可圈可点,可传可赞,以无法得至法,以无招胜有招,凸显灵感的瞬间性,法古固本为基,画我开新为要,家乡情怀跃然纸上,师法先贤足见真功,为画争光,为桦得荣,为话今之。”原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易洪斌对今之说:“为你的执着、精进和成功喝彩!”吉林省著名学院派代表画家戴成友,在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