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桦甸发布指尖上的报纸
江城日报讯
补齐城市功能“短板”铸就幸福“金城”
——桦甸市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促进县域经济突破系列报道之三
“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来讲还比较滞后,这也是制约和影响我市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桦甸市相关人员对如何在提升城乡功能形象上分析,桦甸市要加快发展,就必须进一步下功夫解决好这个问题。并且,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合作、高质量开发,着力补足城乡发展短板,让城乡建设既成为投资拉动县域突破的引擎,又成为县域突破成效的展现。
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扭转交通劣势
要致富先修路,在道路建设上,一方面加快推动红石通用机场建设,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另一方面,要着力抓好城乡内交通干道和小街巷的整治改造提升,下功夫解决一些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通行能力和质量档次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卡脖子”工程和断头路,要下决心予以解决。同时,开通白山电站至露水河水上航线,做好白泉铁路前期工作,打通对外开放的便捷通道。目前,桦甸市已全力推进境内投资亿元的长延高速公路、9亿元的环湖旅游公路、23亿元的农村公路及村屯巷路提升改造项目,破解交通瓶颈制约。
打造绿色生态长廊提升城市品味
今年以来,桦甸市加强乡镇水源规划管理,加大辖区内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督促检查力度,确保饮水安全。对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坚决依法取缔;加快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恢复和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预警制度,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还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建设的主要切入点,修建配套桥涵、沟通水系……种种措施有效增强了农村河道的引排蓄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力争年内城市供水新水源地建成,供热实现“一网全城”,城市内河排污口全面封堵。目前,桦甸市启动建设投资14亿元的水上文化主题乐园项目,实施6.5亿元的内河水生态治理工程,着力打造城市内河20公里绿色生态长廊。
提高城乡建设水平增强群众“幸福感”
桦甸市启动建设投资5亿元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完成半焦热电联产、万两河水利枢纽等民生工程,全面解决供水、供热、供气、排污等民生问题;取缔小锅炉,并加快推进天冠集团秸杆综合利用沼气发电项目落地,在八道河子镇集中供热方面试运行,然后向其他乡镇集中供热推广。投入2.6亿元加快新农村建设,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光伏发电项目,为每个村集体建成一座装机千瓦的光伏电站,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以旅游沿线两侧村屯面貌改善和道路绿化为重点,全面打造一屯一品、一路一景。并且,桦甸市还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实施城乡环卫服务外包。以小街小巷、小区物业、居民楼道、乱停乱放整治为重点,投入万元开展“四个专项整治”,并对主城区所有土路进行软硬覆盖,提高城市规范管理水平和整洁、美观、舒适度。实施乡镇所在地10公里以内垃圾收运项目,同步改善乡镇面貌。
桦甸市按照“规划在市、管理在区”的思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凡是能够下放的权力都要下放到位。继续加大整治和管理力度,不断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果。要建立健全管理办法,积极推行数字化管理,着力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努力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桦甸市城乡功能形象上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迈进。
(通讯员杨明)
责编:曹铁权编辑:黄杰堃
投稿邮箱:hdtx11
sohu.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北京白癜风在哪里做好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