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还在大打价格战时,植保行业已悄然进入大数据垄断竞争,谁拥有的数据越多、越丰富、越齐全,那他则在植保行业越具有话语权,越不可被超越。
植保作业赚的是辛苦钱,这个钱真的来之不易
植保作业的飞手大多都是年轻的小伙。这些人每天都顶着炎炎烈日在田头作业,踏过一个个的田埂;每天都在中暑的边缘徘徊,燥热的天气烦躁的心,暴脾气说来就来;每天都在心里直骂娘,娘的好热、娘的好累、娘的......;每天都是喝很多的水,出很多的汗却不曾上一次厕所,有时感觉油都晒出来了。
年轻的小伙子们何曾吃过这样的苦,但都坚持下来了,想着勤劳的付出终究有丰厚的回报,植保这个行业赚钱赚得是血汗钱,每一分钱都是汗水浸泡来的,每一分都不容易。
有时,最伤心最无助的莫过于是当你流血流汗之后,却发现不赚钱。。。
说好的血汗钱呢?
当前最没意义的价格战,两败俱伤
随着北方作业季的结束,无人机植保在北方也告一段落,各家植保服务商或是植保队也开始有时间来慢慢核算这5个月的植保成果,相信大多数的人核算后结果是不理想的,付出与得到的貌似不成正比。
回顾今年的植保市场,价格战也是打的比以往激烈,毕竟介入者也越来越多。价格战主要烧在植保机的价格和植保服务的价格上,其中植保服务的价格战影响最为恶劣。
由于植保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植保服务的价格战,使得植保服务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扰乱正常的服务价格体系,使得真正想把植保服务做好的植保服务商及植保队过得很艰难,使得他们在坚持高质量植保服务效果上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不成正比。
植保机价格战带来的隐患很大,最突出的便是售后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植保队买机子的价格是下来了,但是在购买机子后付出的成本却是越来越高,植保机厂商低价格卖出后,在不赔钱的情况下根本做不好售后服务,进而导致机子出问题只能双方扯皮,耽误植保作业,最终谁都不讨好。
没病不打,有病才治是当前农户的态度
当前农户的植保意识大都停留在:作物有病打药,无病不管的态度,有点靠天吃饭的味道。
今年8月吉林部分地区二代粘虫大面积爆发,导致玉米颗粒无收。在吉林市船营区、昌邑区、丰满区以及辖区的永吉县、桦甸市、蛟河市等县区虫灾最为严重。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