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桦甸招聘
桦甸旅游
桦甸房产
桦甸天气
桦甸新闻
桦甸特产

中国共产党桦甸历史连载十七向松花江以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2732.html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2732.html

《中国共产党桦甸历史》

第一卷

(连载十七)

向松花江以东转移

撤退前的形势

1945年12月28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给东北局的《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全面阐述了建立东北根据地的方针、政策。指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地区,是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毛泽东还指出:“我党在东北的工作重心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的内容,是发动人民进行清算汉奸的斗争,是减租和增加工资运动,是生产运动。”“我党必须给东北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群众才会拥护我们,反对国民党的进攻。”

为贯彻中共中央和东北局的指示,中共吉林省工委于1946年1月17日在岔路河召开第三次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和东北局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讨论了当前形势、军事斗争、发动群众、财政经济、政权建设以及春耕生产等问题。会议检查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错误观念,确定以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为中心任务,并拟建4块根据地:一块以延吉为中心,一块以敦化为中心,包括蛟河:一块以桦甸为中心,包括磐石;一块以舒兰为中心,包括榆树。

194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致电东北局并林彪:“四平退出,我兵力获得自由使用……”5月25日,中共吉辽省委在吉林市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副主任周桓代表东北局宣布撤出吉林市的决定。5月27日开始撤退,吉林分省委发布《告吉林人民书》,说明撤出是暂时的,不久还要回来。

桦甸地处长白山麓,东为林区,北靠吉林,西靠沈吉铁路,南通南满,东达延边,是一军事要地。又是吉辽军区后勤部所在地,整个军区的军火弹药仓库在桦甸,因而桦甸又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

5月21日,桦甸县政府召开各区区长会议,并发放了武器。5月24日,县政府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红石、金沙、桦树林子等沿线几个区准备给养和船只,供后撤部队使用。5月25日,杨上堃率领桦甸县保安团,沿呼兰公路两侧的山头高地修筑工事,在柳树河子一带设防,布置炮兵连和轻重机枪,摆开对峙态势。3天狙击打伤敌军70余人,打死41人。推迟了敌军迅速攻占桦甸的企图,为撤退转移争取了时间。5月27日,国民党新六军快速部队占领磐石,随即要向东运动,企图攻下军事要地桦甸。

撤退的部署和前期准备

5月26日晚,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县委书记汪小川、县长吕云奇、县委副书记韩光展、副县长王依群、宣传部副部长冯英奎、公安局长武建义、县保安团长杨上堃、三营营长梁明洲、一区区委书记陈模等参加了会议。会上,汪小川宣读了周桓代表东北局传达的关于吉林撤退的决定。会议就桦甸撤退问题做出了安排和部署。会议决定,如果国民党军队进犯桦甸:①撤出县城,坚守江东,开展革命斗争。汪小川、韩光展、吕云奇负责县委、县政府机关和六、七、八区转移。王依群、陈模负责一、二区转移。②动员民工抢运县城仓库的武器弹药。③由冯英奎带队速到松花江以东地区开辟工作,建立巩固的根据地。④由公安局长武建义组织公安局人员将在押犯人转移到江东。⑤留守人员就地坚持工作。

会后,公安局长武建义立即召开全局干部、公安战士会议,组织动员撤退,宣布所有干部、战士一律待命撤退,通知一区公安分局到县局集中。指令司法股长刘青山、公安队指导员金洪吉押解63名要犯连夜撤走,27日晚抵达桦树林子,将犯人关押在义泰昌烧锅,移交给县保安团二营五连连长宁茂燮,带一个排看押和执行处决任务。

县干部训练队第三期学员一部分提前分配,30几个人分别被派到一区、四区、县公安局和县政府工作。

县干训队队长肖明、石建芬同县妇联王冰淑、周静箴,公安局总务股股长周秀清带领一些机关的儿童乘坐马车和必要的物资经桦树林子向东转移。

5月27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英奎带领王仲文、王惠芬、李东甲、王友群、张伯贤、潘德、张文斌、纪明、警卫员刘纯先奔向横道子。同时走的还有四区的葵文、俞耀、汪若。冯英奎到横道子后,处理了防止区中队叛变和校长付广云策叛、预谋暴动问题,撤销了区中队队长李子乾的职务,重建了区中队。

一区区委书记陈模安排人员将一区的物资搬到船上,运往桦树林子。派区工会秘书徐兴带2名区中队战士负责押运,王明学的妻子随船后撤。派区农会副主任李焕臣从旱路启程,赴桦树林子接应。

5月28日,县长吕云奇通知县清算委员会主任郑时一,将清算委员会的现金送到县政府。郑时一派会计赵光世到银行把现金全部提出交给吕县长。县委副书记韩光展通知赵光世带2名公安战士和3台大车把现金、布匹等贵重物资押送到桦树林子。

县委、县政府余下人员有县长吕云奇,副县长王依群,副书记韩光展和五区区长张恒卿、县工会主任李景钦等50多人。

我军后撤,家属、女同志转移,县委、县政府部分领导向东撤退,动摇了一部分干部的思想。人民群众不知道军事形势的变化,不知道我党我军要撤到哪里去,不知道我党我军还能不能打回来。有的县区干部辞职回家了,有的不辞而别,一时人心慌慌,谣言四起。

“大炮响”事件

1946年5月29日,吉辽军区后勤部部长邓洪决定炸掉军火库,不给敌人留下一枪一弹。军火库在世昌源烧锅,位于十字街路口,商业中心地带。

上午大约11点左右,有2名穿军装的人,携带爆破引信进入军火库。点燃引信后,急速退出,并告诉周围群众快撤,一会儿军火库就要爆炸。与此同时,大兴当(军区后勤部所在地)和北大营军械所同时引爆,军区后勤部部长邓洪带人沿东大街向城东撤出。

县政府财粮科长邱子玉听到外面有枪声,立即拿起枪,骑自行车向北面奔去。当他得知北大营弹药库起火,又看见世昌源烧锅下屋仓库往外冒浓烟,急忙返回县政府,向吕云奇县长作了汇报。吕县长说:“快,快吃饭,吃完饭就撤退。”正在说话间,突然一声巨响,只见数百米高的浓烟冲天而起,炮弹、手榴弹、子弹的爆炸声交织在一起,分不出个儿,步枪子弹借助爆炸的力量,腾空飞溅,最后散落在县委机关和女校院内。县城大十字街以东,北土坑子以南,二道街以北,直到东河沿,约占整个县城的四分之一的中、东部一片火海。商店、工厂、街道变成一片瓦砾,草木结构的民房化为灰烬,熊熊的烈火燃烧了两天一夜。

面对大火,居民惊慌失措,四处逃散,南河沿、干沟子、官房场、表忠塔、北台子等地聚集了许多躲避大火的群众。

爆炸时,县政府、一区的干部正在吃午饭,正在县政府食堂吃午饭的五区区长张恒卿,被玻璃碎片崩得头破血流。刚回到宣传部办公室的郭云龙右眼角下边和手背被飞溅起来的玻璃片击破,流出鲜血。办公室天棚落地,满屋飘着灰尘。

县工会主任李景钦,奉县委书记汪小川之命骑车折回县城查看火情。当李景钦来到东大街,发现大兴当、银行也着了火,便往回返,折向一区政府。这时,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一扇大门板,把李景钦连人带车打翻在地。李景钦苏醒后,弄好自行车,又去县工会和县委机关。他看到机关已经没有一个人了,只好孤身一人出西门向北,追赶县委书记汪小川去了。

这天县干训队三期学员好多人没来,副队长刘玉琮接到县委副书记韩光展打来的电话,告诉刘玉琮不能离开桦甸,要带领学员找一个可以躲避的地方。刘玉琮遵照韩副书记的命令,带领几位学员留守。听到剧烈的爆炸声,学员们惊慌失措,各自逃避。刘玉琮和韩光展副书记联系,电话又打不通,从此,这些学员就失散了。

撤出县城

军火库爆炸后,县委、县政府领导迅速组织转移。县长吕云奇、副县长王依群和邱子玉、袁琳、王捷三、张恒卿,警卫员关志纯、邢永贵、顾青山等正在准备转移时,一区区委书记陈模顶着浓烟来到县政府请示。王依群说,敌人还没进城,县委已撤,我们一起撤到二区去。陈模回到区里,立即召集区政府、民运队、区中队,套上2挂马车,装上物资,来到县政府。

留守在公安局的崔东振,一区公安分局副局长金光宇把本局的干部、战士带到县政府。医院协理员鞠秀才和单军带上药品、武器也来到县政府,要求同县政府一起撤退。

县政府、公安局、医院和因公回县的五区干部,在吕云奇县长、王依群副县长的带领和指挥下,撤至城南辉发河岸。两位县长在河北沿商量,王依群走南线,吕云奇走北线。王依群带人过河,经小倒木沟,去往大倒木沟,并在那里宿营。吕云奇在由城南转向城西时,命令邱子玉把现金带走。邱子玉马上回到县政府,派财粮股长袁琳,找到出纳员,打开金库,带上现金,来到西小十字街,与县委副书记韩光展汇合。韩光展在几名武装警卫战士的保护下,先前已到西小十字街等候转移。宣传部干事郭云龙、韩光展的警卫员丁维殿,带上行李,离开县委,追赶上副书记韩光展。

韩光展等人离开西小十字街,沿公路来到西台子,吕云奇已在这里等候,来到这里准备撤退的还有其他机关干部50多人,在吕云奇、韩光展带领下,沿城北向桦树林子方向转移。

离开县城后,县领导想到在爆炸火灾中失散的机关干部,为他们未能撤出县城着急。吕云奇、韩光展联名写信给副县长王依群,要求尽可能找到失散的干部,动员他们一起走。如果不愿意走,也允许回家,但不能做不利于革命的事。

副县长王依群收到两位领导的信后,当晚派公安局的陈福祥带几名公安战士回去找人,从县政府带回一袋现金。

一区的孙青林、薛喜和到连家屯追捕逃犯,听到爆炸声,立即回区里。路过集厂子时,看到存放在警察署院内的弹药正在燃烧。河东码头的船已被炸坏,无法进城。他俩就去找区农会主任宋子义,又去找区民运队的李瑞文,都没找到。天快黑时,他俩商量明天绕路进城找区政府时,一区区委书记陈模带2名战士来到河东,遇见孙青林。孙青林见到领导很高兴,表示愿意跟领导走,他们吃过晚饭,连夜绕路去河南。途中遇见失散的区中队王文华,路过小城子时,又遇到一区公安分局离职的刘树才、刘福祥,经过动员,他们俩同意和大家一块撤走。

负责指挥北线撤退的县长吕云奇、县委副书记韩光展决定把邱子玉留在兰家屯,负责带领袁琳、郭云龙、李占魁等人回县城找人。晚上,邱子玉派郭云龙放哨,派袁琳回县政府找人。后半夜,邱子玉自己放哨,等袁琳回来。过半夜,李占魁回来了,他向邱子玉报告,公安局一个人也没有。他说,县城很乱,有出有进的,县政府也没有人。

北线撤退

29日晚,县长吕云奇撤到金沙。30日上午,他召集区中队三分队开会,动员撤退,指令区中队副队长刘有吉带三分队把物资和现金护送到桦树林子。县委副书记韩光展撤到金沙后,委托民隆屯的陈英看管好不能运走的4万斤粮食。县工会主任李景钦追赶县委书记汪小川,路上遇见撤退的汽车,便坐上了,到了松花江渡口,追上汪小川。

30日凌晨2点,邱子玉通知袁琳、郭云龙、李占魁等人先走,自己留下来了解敌情。这时三营营长梁明洲带领部队在杨家屯布防,掩护县委、县政府撤退。在西依汗屯,邱子玉遇到磐石县县长朱光烈等3人。到独木河时追上了袁琳、郭云龙等人。邱子玉派郭云龙和公安局的王同志2人把曲家屯一带公路的木架桥烧掉,又到金沙油房装出2马车物资准备运往江东。到了达营沟渡口时,遇见许多等待过江的部队。他们和部队战士同时过江,太阳快落山时,到了桦树林子区政府。县长吕云奇,县委副书记韩光展等许多人已于30日到达县委临时所在地东南岔村。县长吕云奇打电话通知七区到六区汇齐,两个区一同撤往江东。七区(八道河子)区委书记黄仁,六区(横道河子)区委书记马加接到撤退通知后,都派人把下乡的民运工作队找回,七区把外出执行任务的区中队连夜从靠山屯调回。两个区都召开动员会,决定女同志先走。29日午后,七区民运工作队员吴悦礼、董桂馨到达横道河子。六区书记马加立即安排吕文、王素霞、董桂馨等人坐牛车连夜出发,经金沙、桦树林子到达东南岔。其余人和七区同志一起走。晚10点,七区人员整队出发。驻守在八道河子的保安团六连连长吴勋带领一个排走在前面,中间是区政府、民运队,后面是区中队。在行进中,区中队有意散开队形,在爬元宝山时,有一些人携枪叛逃。30日午后,马加到达金沙,吃过午饭,带人撤往桦树林子。

南线撤退

负责指挥南线撤退的副县长王依群,为了不给敌人留下一粒粮食,毅然决定把同合泰油坊的粮食发放给灾民和贫苦的群众。30日早晨召开大会,派一区区委书记陈模、区长韩广禄带领孙青林、刘德才和区中队回城开仓放粮。派张恒卿持王依群亲笔信,到二区找区长曹寿山来到大倒木沟。又派区民运队王明学组织人破坏公路桥涵,派公安局崔东振、陈福祥带2名公安战士回县城侦察敌情。

一区区委书记陈模、区长韩广禄回到县城后,带领区中队战士到居民中宣传开仓放粮之事,群众闻讯来了许多人。这时,经理高占一突然出来,关门落锁,不让群众进院,拒绝放粮。孙青林、刘德才持枪严厉地说:这是县政府的粮食,是王县长的命令。国民党来了,抢占了这些粮食,你负责?!战士们把院门打开,群众进院,接受放粮。

下午3时许,孙青林、刘德才正准备吃饭,忽然听见西面炮响,隆隆声不断。他们立即撤回辉发河南,由群众带路转移到王依群所在的大倒木沟。晚上,王依群主持召开一个会,动员撤退。并说不愿意走的可以回家,但不许做坏事。夜间,陈模等人把17枝破套筒枪挖坑埋掉。

半夜,孙青林一觉醒来,发现同自己一个屋睡觉的13名区中队队员一个也没有了,到岗哨察看,枪在人都没了。问东边的哨兵,说不知道。孙青林觉得情况不妙,报告区委书记陈模,陈模说这些人可能是叛变了,立即同区长韩广禄一起向副县长王依群报告。王依群决定立即集合,经查,是区中队副队长王殿基、班长王福臣、秦显生带区中队携枪叛逃了。派人追赶一阵,未追上,王依群下令迅速离开大倒木沟,以防叛徒勾结敌人来包围。

31日清晨,副县长王依群派张恒卿带路向东撤退,到黄泥河子吃早饭。刚要动身,永吉村党员薛喜和、农会委员方佩卿扛着子弹箱赶来找陈模,要求参加区中队。王依群,陈模高兴地接待了他们,欢迎他们参加区中队。

王依群将队伍带到二道河子后,同张恒卿带着警卫员到杨树林迎接二区区长曹寿山和他所率领的二区干部和区中队,其他人员在二道河子休息。

29日中午军火库爆炸引起火灾后,二区与县委、县政府失去联系,区长曹寿山立即将区干部、区中队带到金沟子。翌日中午曹寿山接到王依群写给他的信,让他到城南安乐屯开会。曹寿山赶到安乐屯已是晚上,王依群向曹寿山下达3项任务:一是回去开仓放粮,二是破坏公路桥梁,三是带二区全体人员到杨树林与一区、县政府人员汇合。曹寿山回去后,把王依群的指示向大家做了传达。传达后,有些人提出辞职回家,31日,曹寿山带领二区余下的全体人员到杨树林与王依群会合。

县政府、一区、二区汇集在大肚川后进行整顿,副县长王依群讲话,他动员大家一起向东转移。要回去的也可以,希望与县政府保持联系,能为革命做点事,但绝不许为敌人做事。他宣布,不论是一区二区,统由县政府领导,编成一个大队。

会后,王依群带队连夜向利福林沟进发,当晚住在腰窝堡。杨树林的孙士俊骑马追来,在屯外桥头与区中队副队长徐志栋密谋叛变。深夜,天下起大雨,徐志栋和区民运工作队副队长于希文等十余人,携带50多支步枪,轻机枪一挺,现金12万元叛逃。

6月1日早晨,王依群决定向红石转移,中午到达夹级河,河边没有船。王依群命令金光宇在高处架起机枪,派张恒卿过江找三区联系。和张恒卿同去的还有孙青林和王文华。3人在江边喊了多时,才有一只小船划过来。划船人叫王英贤,他问过江干什么?听说是找韩区长,他说韩区长带人走了,3人又说找鲁政委。3人过江到了区政府,屋内空无一人。又去区中队,见到到红石村村长刘荣阁带7个人7条枪,张恒卿向他说明来意。刘荣阁让手下人把孙青林看起来,并说我们不听县里的,你们走不了啦。张恒卿掏出手枪支在刘荣阁的背后厉声说:把我们的人放了,我们不怕死,怕死就不到你们这来了。孙青山说:我们的队伍就在江边,你看见机枪了吧?你敢开枪,红石就完了。这时,一个叫杨才的出来说,你们走吧,去找大船接王县长去吧,刘荣阁趁机溜走了。

王依群带人过江后,得知三区的人已经向东边走了。吃过午饭,从烧锅出发,向东去追。追到陈家趟子没见着他们,又追到东安屯也没追到。这时已是晚上,就住在了东安屯。大家对三区区长韩兆民等人的行动感到可疑。

晚上,听老百姓说区委书记鲁滨的爱人彭燕快要临产没走,就在东安屯。王依群派人骑马去找彭燕,要求彭燕给鲁滨写个信派人送去。彭燕写了信,派人骑马送去。好久,去人拿回一个条,上面写:“你在东安屯等着,别着急,明天去接你。”彭燕看后连说字不是鲁滨写的,还没盖章,王依群副县长等人对三区人员的活动发生怀疑。

1946年5月18日,桦甸县四区区长韩兆民调任三区(红石)区长。5月25日,三区区委书记鲁滨接到县委通知,让三区准备给养、船只,接待部队过江。5月31日,韩兆民得知桦甸县委、县政府已从桦甸撤走,蒋军占领了桦甸县城,遂生叛变之心。

区委书记鲁滨为了统一行动,把三区区政府、区民运队、区中队三个单位组成一个大队,由韩兆民任大队长,李春芳任副大队长,韩兆民由此掌握了实权。

6月1日,韩兆民暗地派人到处鸣枪,编造假军情,谎称敌人来了,骗得鲁滨同意,冒雨将队伍带到色洛河屯。当晚深夜,韩兆民秘密召集马永祥、杨凤山、肖春清谋反。韩兆民率人将鲁滨、李长发、李春芳等人的武器收去,将李春芳和两名县公安局的侦查员捆绑起来。

6月2日,韩兆民挟持鲁滨等人回到红石,把鲁滨、李长发、袁清、袁华、刘莲关进原警察署监号里,单独关押李春芳。韩兆民在红石区政府大院召集大会公开宣布上桦甸投国民党,打开仓库,发给参加会议的人员每人一支枪。韩兆民把红石村村长刘荣阁等找来,发给他们7条枪,让他们把鲁滨等人看押起来。

韩兆民发完枪,带队到临江等候派往桦甸打探消息的尹乐善等人。尹乐善回来说,桦甸没有国民党,也没有共产党。韩兆民等进退维谷,李春芳趁乱脱身逃走,不幸被乱枪打中,韩兆民令马永祥补了两枪,李春芳壮烈牺牲,两位公安局侦查员被韩兆民带到天桥沟杀害。

韩兆民令刘荣阁等把鲁滨等人押回红石看管,红石学校校长于起云知道后,积极想方设法营救。于起云先生是当地极有威望的进步人士,他在吉林省立第五中学和第二师范读书时深受我党的影响和教育,思想进步,曾积极参加革命学生运动。民国期间,曾在东北三省体育运动会上获得110米跨栏第一名,获得银盾奖牌一枚,曾代表东三省在天津参加过远东运动会。于起云先生素有爱国心和正义感,曾多次为东北抗联购买生活物资,并营救过抗联一位姓金的朝鲜族同志,为此,抗联同志送给他一件黄呢子军大衣答谢。于起云先生找到刘荣阁,反复陈述利害关系,指出共产党八路军的后方就在夹皮沟,你守家在地的人,将来共产党朝你要人,你承担不起。在于起云的劝说下,刘荣阁放了鲁滨等人。韩兆民投敌后,任国民党桦甸县保安团第一中队上尉中队长。红石砬子公安分局代局长王云、区公安助理李福春、王风亭积极参与韩兆民叛变活动,并参加了绑架鲁滨、杀害李春芳和公安干部。叛变投敌后,王云任国民党桦甸县警察局侦缉队长,李福春任国民党桦甸县保安大队一中队事务长,王风亭任国民党桦甸县保安大队一中队排长。

6月2日拂晓,王依群获悉红石砬子区区长韩兆民和公安分局局长王云等已经叛变,立即派人将此情况向县委书记汪小川报告。汪小川接到报告,指示马上到东南岔会合。王依群带队从东安屯出发继续北撤。6月4日,王依群带领队伍到了东南岔,与县委汇合。

公安局撤退

5月26日,中共桦甸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桦甸县党政机关转移到松花江以东桦树林子区。会后,桦甸县公安局长武建义连夜召开全体干部战士会议,传达落实县委关于战略转移的决定。按照县委的部署,县公安局决定分两批先后撤离桦甸县城。

第一批,由武建义局长带队,押着犯人和装载着物资的大车于5月27日凌晨离开县城。途经吕大房子、密胜、达营、渡过松花江,到达桦树林子。稍作休息后,去往预定地点——下永庆屯。

第二批,由侦察股长崔东振、城关区公安分局副局长金光宇2人负责,随同副县长王依群暂时留守县城,维持撤退秩序。5月28日,在居民群众安全转移以后,金光宇,崔东振等随同王依群离开县城,到辉发河南岸倒木沟观察敌情。5月29日,他们又随同副县长王依群返回县城,把“同合泰”油坊打开,把粮油分给群众,借此机会向群众作战略转移的宣传。着重讲明,我党政军撤退是战略转移,不是败退,很快就会回来。5月31日,副县长王依群带领公安干部金光宇、崔东振等再次返回县城,寻找失散人员,向他们传达县委领导“确有困难,可以不走,但不准做坏事”的指示。下午3时,金光宇,崔东振等携带一挺轻机枪和药品随同副县长王依群撤离县城。

6月1日晚,副县长王依群率领队伍从杨树林出发,冒着细雨攀登高山,穿过密林,沿着崎岖的山路向红石砬子方向转移。金光宇、崔东振等除了负责撤退途中的安全保卫工作外,还要承担照顾逃难的朝鲜族群众的生活。6月4日,两批撤离的公安队伍在东南岔会合。

来源:《中国共产党桦甸历史》第一卷

编辑:陈德

“桦甸发布”投稿邮箱:hdtx11

sohu.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dianzx.com/hdtc/60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