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桦甸招聘
桦甸旅游
桦甸房产
桦甸天气
桦甸新闻
桦甸特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吉林省3411

吉林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之一,简称“吉”,省会长春市。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中部,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

公元年(清顺治十年),清政府设置宁古塔昂邦章京,是吉林省建置之始。公元年(清康熙十二年),于船厂(今吉林市)建吉林城,史称“吉林乌拉”(满语译音“沿江”之意),吉林由此得名。公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正式建制称吉林行省。

吉林省有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等少数民族,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延边、吉林、通化、白山等市州,蒙古族和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白城市和松原市,满族、回族以长春、吉林、通化、四平市居多。

吉林省有4个少数民族自治地方(1个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3个自治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有33个民族乡(镇),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个。

吉林省是一个边疆省份,有10个陆地边境县(市、区),分别是通化市的集安市;白山市的浑江区、抚松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和临江市;延边州的图们市、珲春市、龙井市、和龙市和安图县。边境线总长公里,全省共有36个边境乡(镇)。

最东端的珲春市距日本海仅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是中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

吉林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吉林市

集安市

长春市

长春

长春,地处松辽平原黑土地核心位置,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松花江、饮马河和伊通河流域繁衍生息。榆树市周家油坊村的“榆树人”遗址,距今约四万年左右,为迄今发现的长春地区最早的远古人类。

农安县两家子村的“左家山”遗址,距今约六千年左右,是迄今发现的伊通河流域年代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址,出土了目前中国最早的玉石龙实物。

长春区域先后有夫余族建立的夫余国,高句丽的夫余城,渤海国的夫余府,辽代的黄龙府,金代的隆州府,元代的开元路,明代的伊屯河卫,清初期划归蒙古郭尔罗斯前旗所辖。

长春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19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处。长春已列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其中有3项被列入国家级名录、24项被列入省级名录、26项被列入市级名录。

现已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5位。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已公布的第一批历史建筑99处栋,其中新民大街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第一汽车制造厂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长春新民大街,是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它曾是伪满洲国时期的政治中心。新民大街不但是伪满皇宫的中轴线,还是伪满国都的政治中心“中央大道”。

年建成后,取名“顺天大街”,出自《圣经》“人应顺天”;年国民党时期改为“民权大街”,是根据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而命名,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新民大街,沿用至今。大街两侧,矗立的历史建筑十余栋,保存完好。

“一汽”街区“

一汽”街区北至创业大街北侧一汽宾馆用地北侧界限,南到长沈铁路,西至一汽厂区9号路,东至宽平大路,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2公顷。

一汽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他的发展构成了长春城市文化中浓墨重彩的篇章。他创造的无数个“第一”永载史册,共和国几代领导人和一汽的故事广为人知,他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城市的地标之一。

第一汽车制造厂历史文化街区功能分区明确,一汽厂区和生活区既毗邻又相互独立,厂区功能布局合理。街区内建筑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低层建筑为主,风格独特,表现为清水红砖墙、木屋架、坡屋顶、翘檐斗拱出椽、瓦屋面、红砖绿檐灰瓦相映,生活区内建筑以住宅院落形式布局,空间尺度宜人。街区充满人文特色,一汽生活区曾经拍摄过很多电影、电视节目,展现了过去和现在的一汽人的生活。

警示文化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长春是抵抗日军最激烈、让日军伤亡最多的大城市。年3月,日本关东军操纵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成立伪满洲国,当起日本统治中国东北的傀儡。

长春成为伪满洲国“国都”,更名“新京”。直到年8月日本投降,才结束了这段屈辱历史。今天“伪满帝宫”、“伪满八大部”等世界性警示文化遗迹是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最典型的历史见证。

关东文化

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上,东北人民不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而且创造了散发着黑土地气息的关东文化。关东地区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民族众多。这种融合黑土地、雪与多民族生活于一体的关东文化营造了一种特有的浓郁、热烈、祥和、红火的文化氛围。

电影文化

长春是“电影城”,是最早接触电影的中国城市之一。年电影艺术诞生于法国巴黎,年便传入长春。长春电影制片厂建立于年,先后拍摄了人民电影第一步木偶片《皇帝梦》、第一步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

并译制了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为新中国电影事业聚集、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电影人才,成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电影文化的光荣与梦想。

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生产的《白毛女》《平原游击队》《董存瑞》《上甘岭》《五朵金花》《英雄儿女》《冰山上的来客》等故事片,《罗马假日》《卖花姑娘》《斯大林格勒战役》等译制片可以说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

雕塑文化

雕塑城,长春一张闪亮的名片。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承载着长春雕塑城建设的梦想。雕塑艺术的影响力,早已在这座城市扩散蔓延——从公园的建设,到雕塑文化的普及,从一年一度的雕塑展,到三年一届的雕塑大会,雕塑艺术在长春生根发芽,深深根植在这片黑土地上。

冰雪文化

长春冬季,冰天雪地。过去俗称的“三九四九、棒打不走”,“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严寒劣势如今已经成为长春弘扬冰雪文化、发展冰雪旅游的独特优势。冬季来到长春,既可以欣赏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磅礴景致,也可以参与滑雪、玩雪、赏雪等冰雪体验项目。

吉林市

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全国唯一地级市与省同名的城市,吉林市由江而来,沿江而走,依江而展,因江而美。吉林市地处长白山脉向东北平原过渡地带,松花江呈反“S”形穿城而过,使吉林市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

吉林市自然环境优雅,人文气息浓厚,是中国北方极具典雅风格、极富浪漫气息的重点旅游城市。吉林市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十大中国名城”、“中国书法城”、“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最佳避暑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百度年最具影响力旅游城市”,在年中国城市大会暨中国城市品牌评价排名发布会上,吉林市“城市品牌综合评价排名”位居东北地级城市第一名。 

吉林市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中,雾凇冰雪旅游产品丰富厚重,已经成为金字招牌,发展潜力巨大,蕴含极大的发展空间。吉林的冬日是一年之中最富魅力的季节,雪和雾凇是最具代表性的美丽风景。“鹅毛大雪泡温泉,童话世界赏雾凇,林海雪原滑野雪,坚冰之上捕大鱼,围着火锅喝啤酒,躺在炕上唠闲嗑”,这是冬游吉林的六大神仙体验。

雾凇,作为中国四大气象奇观之一,是上天赐给吉林市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的景象,仿佛银堆玉砌、如诗如画、浪漫神圣,可谓鬼斧神工、贵为天成。吉林雾凇、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和桂林山水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吉林市被称誉为“滑雪天堂”,是世界上三大粉雪胜地之一。我市拥有世界著名、亚州一流、国内最好的专业雪场——北大壶滑雪场和万科松花湖滑雪场,以及莲花山、朱雀山、五家山、吉雪、北山冰雪大世界、铭山绿洲等十余座城区滑雪场。依托北山人防工程建设的室内越野滑雪场,是亚洲唯一一个室内专业滑雪场。

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是以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的吉林雾凇为载体,以东北特有的冰雪资源为依托,于年首次举办,经过多年培育,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旅游、文化、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综合性节庆活动,年被中国旅游研究院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冰雪旅游节事之一。

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于每年12月至次年2月间举办,旨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冰雪旅游文化、体育商贸活动,展示吉林市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魅力城市以及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的整体城市形象,从而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吉林市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久远厚重,与满族有关的遗址遗迹、遗风遗俗、文献典籍、口耳相传的历史人文景观比比皆是。

乌拉街被清王朝视为“本朝发祥之地”,有“先有乌拉,后有吉林”之说。满族的萨满文化、渔猎文化、饮食文化、婚俗文化、服饰文化,沿袭至今;吉林市朝鲜族的民族歌舞、餐饮美食、独特服饰、节庆活动,独具魅力;回族文化的标志清真寺、北极饮食一条街,独具特色。

以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具有深厚传统,特色鲜明,成为吉林市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和宝贵财富。

集安

集安市隶属于吉林省通化市的县级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南与朝鲜国隔鸭绿江相望,边境线长.5公里,是我国对朝三大口岸之一。集安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年7月,世界遗产大会将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集安有几千年的建城史,夏商之时,就属于营州,武王后改为辽东郡。秦始皇统一中原后,此地也为辽东郡管辖,东汉后期改设丸都县。

公元3年高句丽的第二代国王——琉璃王迁都集安,集安作为高句丽的国都历时年,经历了十九代王,是当时东北政治、文化、经济交流的中心。

古代的灿烂文化在集安境内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世界级)、洞沟古墓群、丸都山城(国家级),其中高句丽古墓群七十五座、古墓万余座,号称“东方金字塔”的大型王陵十余座——将军坟最为雄伟。

集安有号称“海东第一碑”的好太王碑,号称“东北亚艺术宝库”的壁画墓二十余座,数五盔坟的壁画最绚丽多彩。

好太王碑位于集安市城东4公里处,是高句丽十九代王——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的墓碑。碑由一整块天然的角砾凝灰岩稍加修琢而成,略呈方柱形。碑文记述了高句丽起源和建国的神话传说。   

将军坟距集安市区4.5公里的龙山脚下,是一座构筑严谨,技艺精良,雄伟壮观的古墓。原有四座陪坟,位于将军坟北约50米左右的东西轴线上,现仅存一座。据考证,将军坟应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墓。   

太王陵是洞沟古墓群重要墓葬之一,位于市区东4公里的禹山南麓岗地上,因曾在墓上残瓦中发现有“愿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岳”的铭文而得此名。   

五盔坟是洞沟古墓群禹山墓区最南端的五座高大的封土坟,东西一字排开,分别称一、二、三、四、五号墓。五号墓为东侧最末的一座,虽曾多次被盗,文物荡然无存,但墓室内的壁画,仍富丽堂皇,飘逸流畅。

集安作为几百年的高句丽都成,至今保留着浓郁的朝鲜族风情,我国几个最大的朝鲜族聚集区之一。集安的饮食也是以朝鲜族的美食为主,有集安冰葡萄酒、地摊烤肉、高丽火盆、榆树皮冷面、朝鲜族米酒等。

集安口岸

中朝集安—满浦公路口岸性质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公路客货运输口岸,每周开关七天,周一至周五为进出口货物验放通关时间,周一至周日为出入境人员验放通关时间。

鸭绿江大桥横亘于鸭绿江的碧波之上,把我国的梅集铁路与朝鲜铁路连接贯通,使这里成为中朝铁路运输的三大干线之一。集安口岸肩负着中朝两国之间的国贸、地贸和旅客进出境业务。朝鲜要集中力量发展经济,集安必然是中朝经济的重要纽带。

集安打造青石风情小镇、清河人参小镇,打造乡村旅游“样板村”,活龙村和钱湾村夹皮沟乡村旅游,突出“渔猎”和“鲜果”主题,同时推动优质农特产品向特色旅游商品转化。

朝鲜族民俗

延边州是朝鲜族最大聚集地,居室以四面坡,白灰墙,有房无院,过门坎就是平地炕为特点。朝鲜族的饮食具有独特风格,主食以大米为主,最具民族特色的打糕和冷面。打糕是朝鲜族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招待宾客的主食,就像汉族人吃饺子一样重要。朝鲜族冷面更是别具一格,朝鲜族有正月初四吃冷面的习俗,认为这一天吃了长长的冷面能“长命百岁”,故又称“长寿面”。

朝鲜族喜欢吃狗肉,特别是三伏天喝狗肉汤已成习俗,他们烹调的狗肉和狗肉汤,独具风味,味道鲜美,冬可驱寒,夏可消暑。辣白菜是朝鲜族喜欢食用的泡菜,其特点是色泽鲜艳、味道鲜美,白菜白、辣椒红、姜丝黄、大蒜丝微绿,看上去赏心悦目,诱人食欲。

朝鲜族崇尚白色,素有“白衣民族”之称。男子上衣短,裤裆大,戴礼帽。女子穿长裙,边绸缎。朝鲜族素有“礼仪民族”之美称。老人60岁时,举行花甲仪式,行跪拜礼,载歌载舞,共同祝愿老人健康长寿。朝鲜族人能歌善舞,被誉为“歌舞民族”,喜爱体育运动,有踢足球、摔跤、压跳板、荡秋千等。

朝鲜族敬重长者,“花甲宴”、“回婚节”、“老人节”等,都是为老人量身定制的节日。尊重长者,关爱老人,朝鲜族身体力行,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仁爱传统代代相传。

“花甲宴”

古代以干支纪年,60年为一甲子,在朝鲜族的心目中,人逢花甲便来到了人生路上的分水岭,要举办特别的寿宴庆祝。寿宴当日,花甲老人由儿女为其换上崭新的民族服装,在洞箫、伽倻琴的伴奏声中,端坐在寿席中央,接受晚辈们的跪拜大礼。按照传统,花甲老人身后要摆放绘有松鹤图的屏风,取长寿之意。屏风两侧手书对联“父亲的恩情比山高,母亲的大爱比海深”,横批是“某某花甲寿宴”。 

 

“花甲宴”的仪式有着比较严格的程序,主要分为摆寿席、献寿、放寿席、闹寿夜、分寿桌等。其中,摆寿席讲究菜品丰盛美观、主次分明。寿桌上不仅有糖果、糕点、酒水,还要摆放嘴里叼着红枣、寓意红颜常驻的公鸡,模样俊逸的鲤鱼,以及象征长寿的桃子,传统食品打糕等,必备寿食不下50种。献寿是寿礼的重头戏,即亲朋好友对寿星敬酒、行大礼的过程。“花甲宴”融合了朝鲜族家庭伦理、传统礼节、特色饮食、民族服饰等文化元素,不仅是敬老爱老传统美德的表现载体,还是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文化活动。年,“花甲宴”相关的朝鲜族礼仪“花甲礼”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回婚节”

喜欢看韩剧的观众,一定对朝鲜族庄重华丽的婚礼仪式不陌生。新郎头戴纱帽,身穿官服,脚踩黑靴,英姿飒爽;新娘身穿圆衫,头戴“簇头里”(类似花冠的头饰),娇羞可爱。在婚礼中的“奠雁礼”仪式上,新郎把一只木雁放在接雁桌上,表示二人如雁,相亲相爱,白头到老。在现实生活中,这美好的婚誓,在经历六十载风雨的考验之后,会得到隆重的回馈,那就是朝鲜族传统的“回婚节”。“回婚节”,也称“归婚节”,是朝鲜族夫妇结婚60年纪念日。举行“回婚节”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夫妻双方健在;二是亲生子女都在世;三是孙子孙女无夭折。因此,谁家能举办“回婚节”,会是家族的荣耀。

“回婚节”当天,老人穿上年轻时的结婚礼服,相互搀扶着入席。孙子孙女身穿民族服装,毕恭毕敬地为老人开路,儿女们则颔首低眉,跟在老人身后。宴席上,亲朋好友频频举杯祝福。这样的场景,比年轻人的婚礼更多出几分岁月沉淀出的庄重。父慈子孝,家庭和睦,老人用全身心的爱经营着家庭,为家庭成员树立了最好的榜样。年轻人也在老人的言传身教中,将重情重义的观念深植于心。当人们用“钻石婚”、“金刚婚”来定义60年婚姻生活时,朝鲜族人已经用“回婚节”宣示了这份大于爱情的情感价值所在。

“老人节”

“老人节”是朝鲜族的重要节庆,主要流行于黑龙江省泰来县、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朝鲜族聚居区,是朝鲜族的“敬老日”。节日当天,身着盛装的年轻人敲起长鼓,跳起象帽舞,为老人祝寿。年逾花甲的老人们则胸戴大红花,微笑着接受祝福。饮尽甘甜的米酒,年轻人开展歌舞表演以及荡秋千、跳板、打球等体育活动,以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美好生活幸福长久。   

年8月15日,全国第一个乡镇老人节“东盛涌老人节”在延吉县东盛涌乡诞生。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将每年的8月15日定为“老人节”,举行尊老敬老的活动。

满族民俗   

吉林是满族的发祥地,四千年前聚居在长白山区。居室具有“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之称。满族有“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饮食喜食猪肉、黏食、豆包、饺子,爱吃“萨其玛”、野果、蜜饯。酸菜、大酱为冬季主要食用菜品。

服饰为旗袍、马褂、坎肩,捻襟、扣绊、开叉。男人穿乌拉鞋,女子穿高底或厚底鞋。衣帽上缀有各种佩饰。常见的礼有“请安”和“打千”。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是最具满族特色的节日颁金节。每年这一天,全国各地的满族同胞都会以各种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

吉林市留下不少满族古迹和文物——王百川大院、百花点将台、乌拉“三府”古建筑遗址,还有那些传承已久的满族民俗,都彰显出这里独特交融的满汉文化特征。吉林市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还是天下满族人寻根问祖众望所归的精神家园,乌拉古城、小白山望祭殿、古船厂等,无一不在述说着吉林市满族文化渊远悠长的历史岁月;沿袭至今的萨满文化、饮食文化、婚俗文化、服饰文化,无不彰显出满族民俗的神奇魅力。

松花江畔的吉林市,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型实景歌舞演出《满韵清风》的策划排演,便是吉林市岁月沉淀后的“回响”。具有满族特色的乌拉街满族古镇、韩屯满族民俗村、雾凇岛一日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会让人从现实生活穿越回到几千年前;吉林乌喇主题公园、满族博物馆、东福满族风情园、枫林山庄满族民俗村等景点与松花湖、北大湖、拉法山、北山等著名景区自然连线的旅游线路,会让人不再考虑此番旅程的得失。

吉林市对满族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和宣传推广,在旅游宣传资料上大幅增加了满族博物馆、吉林乌喇主题公园等民俗景点的内容;在开江鱼美食节、雾凇冰雪节等旅游节庆活动中加入了更多的满族民俗元素,如开江鱼美食节的祭江仪式、雾凇冰雪节的放河灯等。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

吉林市船营区德胜街47号王百川大院是吉林现存唯一的一座四合院,原为吉林商人王百川的住宅,现在是吉林市满族博物馆所在地。吉林市满族博物馆是全面展示吉林市满族文化遗产的大观园,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走进大门,看到的是一块天然巨石,其上一端站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铜隼。鹰猎是满族生活中一项古老的习俗,源于满族信仰的萨满文化。鹰猎习俗分为捕鹰、训鹰、防鹰三个步骤。吉林满族鹰猎体现了狩猎民族对鹰的崇拜和训鹰这种利用自然征服自己的气魄和智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始天人合一观念,体现了满族人民的生活历程和生存情感。

陈列内容有;乌拉满族的源流沿革、生产生活习俗,有乌喇四位皇妃、康乾东巡的龙兴之地和吉林八旗兵勇抗击罗刹的历史贡献,有清代四大朝贡基地之首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及其皇家御用贡品。

从创建女真文字的完颜希尹、满汉文家谱珍品到满族传统医药文体艺苑,从被誉为世界萨满文化活化石的乌喇萨满文化到锡克特里哈拉萨满活态传承表演,从名人大作到家珍国宝不胜枚举,一应俱全。历史人物注塑精美活灵活现,康熙东巡半景画视听震撼,沙盘展具制作巧夺天工,珍贵文物令人瞠目惊叹。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是满族文物保护、展览教育、学术研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遗址类民族博物馆,常年举办有《吉林满族陈列》展览。现为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

满族博物馆坐落在吉林市船营区德胜街47号原王百川大院内。王百川曾任吉林、长春永衡官银钱号经理、总经理,吉林大兴公司董事长,是民国末年和伪满时期乐善好施的吉林大富绅之一。这座居宅是年修建的,为二进院落,共有房屋二十三间,采南北中轴线布局,组成当年也是以后吉林地区规模最大的四合院建筑群。院内的所有房屋(包括正房、厢房、耳房和门房)均完好无损,尤以后院的房屋高度和跨度最大,青砖青瓦、磨砖对缝,腰墙砖雕,红漆明柱以及梁柱之间的透雕燕尾与彩绘,都十分考究。

蒙古族民俗   

吉林省蒙古族主要集中在西部白城、松原地区。居室为蒙古包,以当门为上,男人睡左,女人睡右。家长在佛龛前面,客人睡在门边。饮食白食为奶制食品、奶制饮料;红食为肉食品。服饰长袍、腰带、靴子、首饰。蒙古族性格豪放、热情好客。族人平时见面时互递鼻烟壶。婚礼、宴席、庆贺或节日见面时要互送哈达。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吉林省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市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余项。

吉林省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朝鲜族农乐舞

满族剪纸

吉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蒙古族四胡音乐

长白山森林号子

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

朝鲜族洞箫音乐

朝鲜族鹤舞

朝鲜族长鼓舞

黄龙戏

东北大鼓

朝鲜族三老人

满族珍珠球

长白山满族剪纸

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

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大泉源酒传统酿造技艺

蒙古族婚俗

朝鲜族花甲礼

长白山采参习俗

查干淖尔冬捕习俗

朝鲜族传统婚礼

朝鲜族服饰

满族说部

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

东北二人转

乌力格尔

朝鲜族跳板、秋千

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吉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4项)1.满族说部省文化厅2.九台满族石氏家族萨满传说长春师范学院3.牛子厚故事吉林市4.黄龟渊的故事延边州民间美术(7项)1.关云德剪纸九台市2.马氏布偶吉林市3.潘氏剪纸吉林市4.王氏布贴画吉林市、长春师范大学5.满族剪纸珲春市、东辽县6.长白山满族剪纸通化师范学院7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通化师范学院民间音乐(9项)1.长白山森林号子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白山市2.赵家传统古筝技艺长春市3.乌拉陈汉军旗香音乐吉林市4.舒兰鼓吹乐舒兰市5.朝鲜族洞箫珲春市、延吉市6.蒙古族四胡音乐前郭县7.蒙古族民歌前郭县8.蒙古族马头琴前郭县9.乌拉满族萨满音乐吉林市、长春师范学院民间舞蹈(14项)1.乌拉满族秧歌吉林市2.乌拉陈汉军单鼓舞吉林市3.朝鲜族牙拍舞安图县4.朝鲜族扇子舞延边州5.朝鲜族刀舞图们市6.朝鲜族圆鼓舞图们市7.朝鲜族鹤舞安图县8.朝鲜族碟子舞珲春市9.朝鲜族长鼓舞图们市10.朝鲜族手鼓舞图们市11.朝鲜族棒槌舞图们市12.朝鲜族象帽舞延边州13.双辽太平鼓双辽市14.蒙古族安代舞前郭县曲艺(4项)1.吉林二人转省艺术研究院2.榆树东北大鼓榆树市3.朝鲜族三老人和龙市4.蒙古族乌力格尔前郭县杂技与竞技(3项)1.满族珍珠球伊通满族自治县、吉林市2.满族欻嘎拉哈吉林市3.朝鲜族秋千、跳板延边州传统戏剧(2项)1.黄龙戏农安县2.舒兰皮影舒兰市传统手工技艺(15项)1.杨麻子大饼制作技艺长春市、白城市2.德惠大曲酿造技艺德惠市3.福源馆糕点加工技艺吉林市4.吉林缸窑烧造技艺吉林市5.乌拉满族民居建造技艺吉林市6.满族旗袍传统工艺吉林市、吉林师范大学7.太盛园白肉血肠吉林市8.漂河烟栽种技术蛟河市9.延边朝鲜族冷面延边州10.朝鲜族传统乐器制作技艺延吉市11.松花砚雕刻技艺通化市12.集安新开河边条人参栽培集安市13.大泉源酒酿造技艺通化县14.马记鹿茸制作技艺东丰县15.扶余老醋酿造工艺松原市民俗(17项)1.北山庙会吉林市2.乌拉满族瓜尔佳氏家祭吉林市3.松花江河灯吉林市4.乌拉陈汉军续谱习俗吉林市5.放山习俗抚松县、桦甸市、敦化市6.乌拉满族鹰猎习俗吉林市7.朝鲜族抓周延边州8.长白山采伐开山习俗敦化市9.朝鲜族花甲宴延边州10.朝鲜族传统婚礼延边州11.朝鲜族回婚礼延边州12.朝鲜族传统服饰延吉市13.查干淖尔冬捕前郭县14.蒙古族婚俗前郭县15.蒙古族萨满祭天仪式前郭县16.九台满族石氏家族祭祖习俗长春师范学院17.伊通满族萨满文化遗存伊通县吉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8项)1 蒙古族长篇英雄史诗《阿勇干·散迪尔》 前郭县2 长篇故事《陶克陶胡》 前郭县3 长白山老把头传说 通化市4 火烧船厂的传说 吉林市5 白花点将的传说 吉林市6 完颜希尹石雕的传说 舒兰市7 打渔楼的传说 吉林市8 乌拉陈汉军坛续传说故事 吉林市民间美术(11项)1 东辽葫芦画 东辽县2 沙氏石木雕 辽源市3 乌拉满族赫舍里氏刻纸与剪纸 吉林市4 吉林宋氏民俗剪纸 吉林市5 乌拉陈氏刻纸 吉林市6 乌拉黄氏满族民俗剪纸 吉林市7 通榆李锐士剪纸 通榆县8 通榆闯关东年画 通榆县9 通榆王岩剪纸 通榆县10 通榆费景富硬笔画 通榆县11 东丰农民画 东丰县民间音乐(6项)1 长调、短调 前郭县2 “阿里郎”打令 延边州3 伽倻琴艺术 前郭县4 朝鲜族奚琴艺术 延吉市5 显顺琵琶演奏 辽源市6 刘学仁高粱杆哨 公主岭市民间舞蹈(6项)1 图们朝鲜族假面舞 图们市2 朝鲜族刀舞 延边州3 朝鲜族打糕舞 图们市4 郭尔罗斯查玛舞 前郭县5 郭尔罗斯秧歌 前郭县6 吉林汉族大秧歌 吉林市曲艺(4项)1 蒙古族好来宝 前郭县2 盘索里 延边州3 东辽二人转 东辽县4 梨树二人转 梨树县传统戏剧(1项)1 满族新城戏 松原市杂技与竞技(9项)1 朝鲜族摔跤 延吉市2 朝鲜族拔草龙 安图县3 朝鲜族象棋 延吉市4 朝鲜族“柶戏” 图们市5 蒙古族射箭 前郭县6 蒙古族那达慕 前郭县7 朝鲜族尤茨 汪清县8 永吉民间游艺走五道 吉林市9 朝鲜族花图游戏 汪清县传统手工技艺(40项)1 马头琴制作技艺 前郭县2 查干湖全鱼宴 前郭县3 朝鲜族狗肉制作技艺 图们市4 安图松花砚制作工艺 安图县5 朝鲜族米肠制作技艺 图们市6 老白山张氏皮匠 安图县7 朝鲜族大酱 延边州8 朝鲜族打糕制作技艺 汪清县9 蒙古族荞面食品加工技艺 前郭县10 蒙古族馅饼制作技艺 前郭县11 蒙古族枕头顶刺绣 前郭县12 朝鲜族石锅制作技艺 和龙市13 朝鲜族稻草编制 和龙市14 长白山满族木屋建造技艺 通化市、白山市15 长白山满族豆瓣酱酿造技艺 通化市16 长白山山核桃拼贴工艺 通化市17 “大高粱”酒酿造技艺 梅河市18 艺发刻纸技艺 集安市19 通化松花砚雕刻技艺 通化市20 朝鲜族咸菜制作技艺 前郭县21 安氏雕刻技艺 白山市22 白山松花石雕刻技艺 白山市23 皇封参加工技艺 靖宇县24 乌拉满族凤吉园贾家锅子 吉林市25 爬犁 吉林市26 郭丽传统手工艺布鞋 长春市27 东升泥人 长春市28 积德泉烧锅酿造技艺 长春市29 贾春红编织 长春市30 瓜王沟 长春市31 鼎丰真 长春市32 榆树大曲酿造技艺 榆树市33 辽源孙氏数算 辽源市34 通榆李国祥石雕 通榆县35 朝鲜族泡菜 图们市36 还阳参酒酿造技艺 临江市37 临江村姑煎饼 临江市38 临江彪哥煎饼 临江市39 李连贵大饼 四平市40 满族服饰手工技艺 长春市民俗(9项)1 朝鲜族农夫节 龙井市2 山泉祭 敦化市3 蒙古族查干萨日(春节) 前郭县4 蒙古族服饰 前郭县5 蒙古族祭敖包 前郭县6 朝鲜族丧葬习俗 延边州7 吉林满族松花江祭 吉林市8 吉林回族婚俗 吉林市9 满语文 长春市传统医药(9项)1 雷氏正骨 前郭县2 朝鲜族医药 延边州3 长白山满族医药 通化市4 石氏正骨 吉林市5 爱新觉罗·恒绍家传满药 吉林市6 吉林宋氏中医儿科 吉林市7 魏氏膏药 九台市8 长春孟氏整骨 长春市9 平氏浸膏 九台市民间信仰(2项)1 满族关氏家族祭祖习俗 长春市2 满族杨氏家族祭祖习俗 长春市吉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9项)1、满语地名传说吉林市2、辽河源头传说东辽县3、长白山人参故事通化师范学院、抚松县4、于凤至家族故事松原市5、大布苏传说乾安县6、祝赞词前郭县7、阿阑豁阿的故事前郭县8、巴拉根仓的故事前郭县9、镇赉民间故事镇赉县传统音乐(6项)1、长白山民歌通化师范学院2、海龙鼓吹乐梅河口市3、潮尔前郭县4、呼麦前郭县5、朝鲜族笒延吉市6、朝鲜族短箫延边大学艺术学院传统舞蹈(6项)1、长白山满族高跷大秧歌通化师范学院2、东北高跷“双面人”辉南县3、郭尔罗斯博舞前郭县4、朝鲜族响钹舞延边州5、朝鲜族顶水舞敦化市6、朝鲜族背架舞龙井市曲艺(6项)1、榆树二人转榆树市2、吉林东路二人转吉林市3、磐石奉尾大鼓磐石市4、左赵评书磐石市5、朝鲜族说唱歌舞“乞丐谣”辉南县6、梁海清乌力格尔通榆县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7项)1、武术铁松遗真吉林市2、罗氏戏法吉林市3、蒙古族象棋前郭县4、蒙古族乃日前郭县5、郭尔罗斯蒙古族扔砣前郭县6、蒙古族打唠唠前郭县7、朝鲜族踩地神龙井市传统美术(19项)1、宇平绢人长春市2、董丛仁草编长春市3、长白山红松根雕通化师范学院4、佟佳江满族剪纸通化市东昌区5、长白山满族撕纸通化县6、辉发满族剪纸辉南县7、长白山根雕白山市8、长白山木瓢白山市9、乌力吉将嘎(绳编)前郭县10、郭尔罗斯剪纸前郭县11、姜淑艳布贴画白城市12、高乃峰根须画白城市13、丛翠莲缝绣画洮南市14、张玉欣布贴画通榆县15、李向荣无笔画通榆县16、于洋鱼骨工艺通榆县17、刘福山黄榆根雕通榆县18、刘景峰蛋雕通榆县19、朝鲜族刺绣延边州传统手工技艺(38项)1、赵氏鹿茸炸煮技法长春市双阳区2、吉林面人胡吉林市3、牛马行传统牛肉饸饹吉林市4、满族萨满骨质神偶制作技艺永吉县5、龙泉春酒酿造技艺辽源市6、长白山野山蜂养殖技艺通化师范学院7、长白山粉条漏制技艺通化师范学院8、长白山叶裹食品制作技艺通化师范学院9、长白山山参栽培技艺通化市东昌区10、集安药王谷野山参栽培技艺集安市11、福贵铁锅鸭绿江鱼集安市12、集安新开河边条人参加工技艺集安市13、长白山野生山葡萄酒酿造技艺通化县14、龙岗山蝲蛄豆腐制作技艺柳河县15、姜家店火山岩水稻种植技艺柳河县16、长白山黑木耳栽培加工技艺白山市17、金斗笠酱酿造技艺长白县18、伯都讷满族扎彩技艺松原市宁江区19、岭泉白酒酿造技艺长岭县20、三青山粉条制作工艺长岭县21、前郭尔罗斯酿酒技艺前郭县22、前郭尔罗斯蒙古族牛肉干制作技艺前郭县23、郭尔罗斯传统民居建造技艺前郭县24、粘米食品制作技艺前郭县25、大安老窖酒酿造技艺白城市26、东北骄子酒酿造技艺白城市27、洮南万宝粉条制作技艺洮南市28、镇赉柳编技艺镇赉县29、野山参鉴别加工技艺延边州30、朝鲜族民居建筑技艺延吉市31、朝鲜族冬至红豆粥制作技艺延吉市32、朝鲜族糕饼制作技艺延吉市33、朝鲜族臭酱制作技艺延吉市34、朝鲜族马格力酒酿造技艺延吉市35、小万庄酱菜腌制技艺敦化市36、甩湾子豆瓣酱制作技艺敦化市37、锉草鸡养殖技艺敦化市38、安图隋氏铁制品制作技艺安图县传统医药(4项)1、梁氏武医推拿技艺长春市二道区2、牛氏正骨疗法扶余县3、蒙医放血疗法前郭县4、“耿一针”中医针灸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民俗(9项)1、满族赵氏家族祭祖习俗长春师范学院2、长白山满族过年习俗通化师范学院3、蒙古族交际礼俗前郭县4、蒙古族祭火前郭县5、蒙古族祭神树前郭县6、郭尔罗斯祈月节前郭县7、成吉思汗祭前郭县8、正觉寺庙会敦化市9、烧月亮房龙井市

吉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民间文学(共1项)博唱词、前郭县二、传统音乐(共1项)蒙古族托布秀尔音乐、前郭县三、传统舞蹈(共1项)长白山回族龙灯、柳河县四、传统戏剧(共2项)朝鲜族唱剧、延边州关东吕剧、柳河县五、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5项)五行通背拳、东北师范大学梅花螳螂拳、四平市太极五行通背拳、松原市宁江区布鲁、前郭县传统冰上游艺、敦化市六、传统美术(共19项)葫芦彩雕、长春市郭氏木艺画、长春市彭氏微刻、长春市宽城区松辽剪纸、四平市东霖草编、辽源市韩氏泥塑、辽源市西安区龙山泥人、辽源市龙山区木板烙画、通化市长白石雕刻镶嵌、白山市长白山满族风情剪纸、白山市扶余剪纸、扶余市蒙文书法、前郭县郭尔罗斯布艺、前郭县芦苇画、大安市秋梨沟柳编、敦化市桃核微雕、图们市老怀德满族剪纸、公主岭市卢氏葫芦雕刻、梅河口市任氏微刻、梅河口市

七、传统技艺(共11项)满族大豆酱传统酿造技艺、吉林省田野泉酿造有限公司长白山满族冰雪爬犁制作技艺、通化师范学院徐家窑古建筑材料烧雕技艺、榆树市乌拉神鼓制作技艺、长春市九台区庆岭活鱼烹饪技艺、蛟河市东辽弓箭制作技艺、东辽县鹿肉食品制作技艺、辉南县长白山山野菜加工技艺、靖宇县酸汤子制作技艺、白城市洮北区传统冰灯制作技艺、敦化市百年恒记饺子制作技艺、敦化市八、传统医药(共9项)"耿一针"、中医针灸吉林省针灸学会满族祖传"甲针"疗法、吉林市藤草药酒制作技艺、四平市长白山王氏中草药炮制技艺、通化市蒙医放血疗法、前郭县应氏奇穴埋线疗法、省中医药管理局岳氏万全堂胃病诊疗法、省中医药管理局单氏中医诊疗方法、省中医药管理局孟氏接骨疗法、省中医药管理局九、民俗(共1项)鸭绿江放排习俗临江市

朝鲜族农乐舞   

农乐舞是朝鲜族民俗节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朝鲜族农耕文化和丰收喜悦。每逢重要节日,朝鲜族村落的农民们便随着唢呐、洞箫、锣、鼓的节拍,敲起手鼓、长鼓和圆鼓,甩动象帽欢歌起舞。   

长白山满族剪纸   

长白山满族剪纸始于明代,起初用败萱楮絮、东山桦木等为原料,随后还用皮革、鱼皮、桦树皮、树叶、麻布等乡土薄片材料剪刻图案。长白山满族剪纸的技艺有许多区别于其他民族剪纸技艺的地方,人物、动物身上多不打毛,常用香火烧出动物的眼睛和花纹,用炭黑画出纹饰,随意自然。   

满族说部   

满族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传袭的一种古老的民间长篇说唱艺术,讲述满族人民历代生产生活内容的一种述说形式,堪称民族的史诗。其多由族中长者漱口焚香讲述,常配以铃鼓扎板,夹叙夹唱,听者谦恭有序,倍加肃穆。   

查干淖尔冬捕习俗   

东北地区有着悠久的渔猎历史,查干湖历史上就是天然的渔猎之地。查干湖冬捕在每年入冬(11月份)开始前期的准备工作。

为了祈求平安,祈求冬捕时网肚满是渔获物,要祭湖神和举行开网宴。开网前由鱼把头根据冰层厚度,请喇嘛来确定黄道吉日,举行“祭湖、醒网”仪式。 

 

长白山森林号子   

长白山森林号子是由一人领唱众人唱和的一种独特的东北民间森林工人的劳动歌,是抬木人在肩膀受到重压时发出的自然呼声。森林号子产生于民间劳动生活,蔓延于长白山林海各采伐团体,经过一个又一个“杠子头”(领唱号子的人)不断加工传承并流传。

东北二人转   

由“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可见二人转在东北人的生活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东北二人转俗称“蹦蹦”“棒棒戏”“小秧歌”等,有说唱、歌舞和戏剧因素的浓郁乡土气息和鲜明地方特色,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东北二人转艺术分三种演唱形式,即二人转(双玩艺儿)、单出头和拉场戏。二人转由上装(女扮)和下装(男扮)两个演员表演,通过唱说、扮演角色来讲述故事。单出头是由一个演员表演的小戏。拉场戏是由二至三个演员演唱的边歌边舞的民间小戏。

二人转剧目,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和民俗性,其人物形象和风土人情等均具有鲜明的东北农村地方色彩,特别是那种生动风趣的东北民间口语,使演出富有很大的艺术魅力。

提到二人转,不管你是80后还是90后,保管你会哼上那么两句,因为它的音乐唱腔十分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说,多半来自东北民歌、秧歌、东北鼓吹乐、东北大鼓和河北莲花落,朗朗上口!年,东北二人转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吉林省二人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在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桃李梅大剧院正式挂牌成立,它将着重培养后继人才,让二人转这朵民间艺术之花在关东黑土地上绽放得更加灿烂夺目。在吉林省二人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成立大会上,王忠堂、董孝芳、韩子平三位国家级二人转传承人受聘担任传习所的荣誉所长。

《黄龙戏》

黄龙戏是以东北皮影戏中流传于农安及其周边地区的“此地影”音乐为基调,以由“此地影”演化而来的民间小戏为基础形态,充分吸收和借鉴本地萨满乐舞、民间说唱、口头文学、民间小调等艺术手段而形成的地方戏曲剧种。因农安在辽、金时期称黄龙府,故称黄龙戏。

黄龙戏代表剧目有《樊梨花》《魂系黄龙府》等百余出,先后荣获国家文化部“文华奖”“梅花奖”“孔三传戏曲音乐金牌奖”和“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传统与现代结合’荣誉奖”等各种奖项三十余项。年,黄龙戏被收入《中国戏曲年鉴》。

《东北大鼓》

榆树“东城派”东北大鼓至今已传承五代,历时二百多年。“东城派”东北大鼓与奉派、西城、南城、下江并称为东北大鼓五大流派。“东城派”东北大鼓脍炙人口,深为东北各地群众所喜爱。第四代传人王连科弹唱双修、刚柔兼济,成为“东城派”东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弟子宋丽光声音宏亮,鼓板恰当,是“东城派”第五代传人。

东北大秧歌   

亦称“扭大秧歌”,是北方诸民族盛行的娱乐舞蹈形式。它原为模仿稻作劳动的一种原始舞蹈,后来成为农闲或年节时间的化妆表演。北方秧歌有两种,一种是绑着高木腿的表演,称为“踩高跷”;一种是在平地扭演的称为“地蹦子”。

扭秧歌不分男女老少,着上盛装,摆动彩扇,几十人或数百人排成队列,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在大街小巷或广场尽情扭跳。其场面宏大,气氛热烈,花样翻新,观众陶醉。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州(30-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

延边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边境线总长.5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5公里,中俄边境线公里。延边濒临日本海,图们江是我国通向日本海的唯一水上通道。延边最东端的珲春防川,距日本海仅15公里。以珲春为核心,在直线距离不到公里的周边,分布着俄、朝等国10个优良港口。

延边是中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延边位于吉林省东部,所辖面积4.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万,其中朝鲜族人口78.2万,占全州总人口的36.4%,占全国朝鲜族总人口的43%。延边民风淳厚,朝鲜族能歌善舞,尊老爱幼,注重礼仪,崇文重教,各族群众热情好客,素有“礼仪之乡”、“歌舞之乡”、“教育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延边重视体育事业,在秋千、跳绳、摔跤、滑冰等传统项目上颇具优势,是全国唯一拥有甲级足球队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9年,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开创了我国舞蹈类项目成功申遗的先河。年,大型唱剧《沈清传》,填补了中国朝鲜族唱剧空白并荣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戏剧金奖。歌舞《放歌长白山》获第十四届文华优秀剧目奖,舞蹈《盛世长鼓》获第十六届群星奖。延边题材电视剧《长白山下我的家》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延边坐落在举世闻名的长白山北麓,森林覆盖率高达80.5%。这里气候温和湿润,空气清新,冬暖夏凉,四季分明,是吉林省乃至全国公认的“天然氧吧”和“生态后花园”。延边盛产的人参、鹿茸、貂皮,被誉为“东北三宝”,同时延边的大米、烟叶、苹果梨、黄牛等也驰名中外,旅游产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松花砚和根雕。延边旅游资源丰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图们江畔独特的自然景观、“一眼看三国”的防川边境风光、仙景台风景区、悠远的古渤海国遗址等景区风光优美,引人入胜。

在延吉,“海金浦”牌婚被可谓家喻户晓。每当新人结婚,长辈们都会买上几床。“海金浦”的批发店设在延边大学附近。海金浦民族被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琼心“做民族婚被的传承人”,是她创办企业以来一直的坚持。

“海金浦”能生产高级七彩婚被、贡缎婚被、夏凉被、垫子、双面枕等余种产品,其中婚被是最重要的拳头产品。“海金浦”最畅销的一款婚被将传统刺绣制作与韩国进口布料完美结合,再利用现代机器做出立体的传统花纹。这样的被子既有鲜明的朝鲜族风情,又“高端、洋气、上档次”,深受年轻人喜爱,民族特色是“海金浦”的核心竞争力。

吉林省少数民族自治县(3个)

伊通满族自治县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前郭县)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是境内有各类古迹遗址多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项,其中国家级9项,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命名为“中国马头琴之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位于这里的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查干湖一直是受人欢迎的风景区!查干湖冬捕每年都是被国内外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作为吉林八景之一的“查干湖冬捕”绝对是值得欣赏的美景!

全羊宴

全羊席又称“全羊大筵”。盛行于清代康熙年间,全羊席这一具有独特风味的宴席是蒙古族在古代逐渐形成并流传至今的一种最丰盛、最富民族特色的宴席。“全羊席”以一体之物,烹制出七十余种菜肴,形色不同,口味各异。“全羊席”不仅菜名高雅、菜品丰盛,形、色、香、味俱备,煎、烹、炸、爆、煮、蒸、炖俱全,而且上菜的程序也非常独特,必须是以羊头菜为首,菜品上桌按四四盘碗编组,辅以诸色点心及各道主食,使“全羊席”不但色香味美、营养丰富,也极显高贵与丰盛,极俱民族风味。

哈达

哈达(hǎdá)是蒙古族人民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哈达类似于古代汉族的礼帛。蒙古族人和藏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蓝色,也有黄色等。此外,还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

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贵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用的。

安代舞

相传很早以前,在中国北方科尔沁大草原上有父女二人相依为命,有一天女儿得了一种奇怪的病,神志恍惚,举止失常,怎么治也治不好,老父亲只好用牛车拉着病重的女儿到外面去求医。不料车走在半路上,遇上风雨,车轮陷在泥里,车轴也断了,可怜的老父亲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围着牛车来回转。女儿奄奄一息,生命危在旦夕,老父亲哭得泪也干了,围着牛车高声唱着祈求神灵的保佑。这歌声引来了众乡亲,他们见状也潸然泪下,跟着老人甩臂跺脚,围着牛车哀歌。这样唱着舞着,感动了上苍,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姑娘的病也好了,她也加入了舞蹈的人群,唱着,舞着。

那达慕

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不但译为“娱乐、游戏”,还可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羊肥马壮的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查玛舞

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戏剧的发展历史。蒙古民族当然也不例外。但有些人认为蒙古民族没有自己的舞蹈和戏剧,称蒙古民族和吐番民族中有着悠久历史的"查玛"舞为蹈鬼或跳鬼。其实"查玛"一词的原意是征服了自己的敌人而欢腾跳跃,载歌载舞之意。

萨日朗花

萨日朗花是前郭县的县花,意为草原上的山丹花,象征早生贵子,在郭尔罗斯草原上,每年夏季都会开满萨日朗花。

蒙古族传统婚礼习俗

当地蒙古族聚集的地方,民间始终保持着古老的郭尔罗斯蒙古族特色的传统婚俗。在氏族社会时,蒙古人认为氏族内所有成员来自一个共同祖先,氏族内不能结婚和同婚,特别是王公贵族都隔旗结为婚缘。蒙古草原广袤辽阔,居住分散,娶妻或嫁女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女儿出嫁后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与父母兄妹再见面,因此娶亲成了男婚女嫁的喜事和亲人分别的悲事。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前郭尔罗斯的蒙古族,在婚嫁时,自然要用歌唱去表达这种喜庆和悲伤,于是产生了婚礼歌。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产生了半职业性的婚礼祝词家,男方和女方“贺勒莫沁”,双方都有歌手和“贺勒莫沁”,并逐渐形成了按照婚礼活动顺序、歌声贯穿全过程的婚礼习俗。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婚俗最突出特点就是整个婚礼过程由《婚礼歌》和一些固定的程序贯穿起来。前郭尔罗斯民间婚礼增添了新的内容。多在结婚前一天到女方家迎亲。迎亲的人数五、七、九人不等,富豪贵族多时可达十七、十九人。人数无论多少,男方最少要有一位祝词家,女方也要有一至两位善于周旋的女祝词家(姑娘们称她为嫂子)。

迎亲人到女方后,双方祝词家按照婚礼程序开始明争暗斗地对歌。当然,女方如无女祝词家,也有的用男祝词家。迎亲人从男方出发时带袖瑟(给女方婚宴上用的酒和肉等食物)。迎亲人到了女家后,婚礼习俗活动开始。迎亲,迎亲人到后,女方向男方迎亲人献茶,在此阶段要唱盛装赞、祝箭歌、赞马歌、贺喜歌曲等。

求名宴,是女方的头道宴,招待接亲人队伍。宴席开始之前女方的嫂子们和弟弟妹妹们耍闹,为难男方的“贺勒莫沁”求名问属,这时有献奶酒、对唱求名问属歌等。献茶,求名宴后,盘古开始,穿插盘古歌、劝戒歌、贺喜歌。

沙恩吐宴,是女方家的二道宴,把女方为新郎做的袍靴献上,新郎要换装。这时女方的嫂子妹妹弟弟们耍闹为难新郎和伴郎让他们给嫂子弟弟们点烟敬酒,唱歌等等用各种游戏为难。这时沙恩吐宴期间歌手唱告别宴,报宴歌、祝酒歌、论酒歌、赞沙恩、亲家歌、姑娘的歌、额莫的歌、报时歌。一直延续到送亲时辰。

送亲,报时歌催促人们起程,男方接亲与女方送亲人开始上路,一路上欢歌笑语,抢新郎帽子,赛马等。路上遇到敖包要祭拜。迎亲与接亲队伍快要到达男方家时送亲队伍等候休息,新郎与伴郎先回到家,给家里人报上所有的人数,车数,男人和女人的数量都要各个报上。

然后新郎伴郎回到送亲队伍处围绕送亲队伍逆时针绕三圈后,带领送亲队伍直到进入男方家头道门,男方的“贺勒莫沁”手持木叉(木叉上有三色和五色的哈达)堵在门口和女方的“贺勒莫沁”进行头门对歌(从古至今的历史,民族习俗等等问答)以此来难为对方。这些程序后把送亲队伍请到屋里献哈达和荷包。这时男方的歌手献上赛马歌,头门歌,荷包歌等。

婚仪,正式举行婚礼之前,女方还有一位梳头妈,为新娘进行梳头仪式,要唱劝嫁歌。这时男方的祝词家报拜天时辰,贯穿揭帷幕、拜火歌、拜双亲、祝愿歌。最后,一对新人拜火、拜天、拜双亲,结束了整个婚礼。蒙古族婚俗已于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查干淖尔冬捕习俗

所在区域为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湖、月亮泡周边地区。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泊,也称之为“圣洁的湖泊或圣水湖”。

蒙古族历史上崇拜天地山川,素有祭天祭山祭水之俗。年,成吉思汗率蒙古铁骑征灭金国的塔虎城(新泰州)后,向前行军途中,在查干湖东岸山地,一眼望见查干湖,随将九翼大军立足青山头上,行九九礼,祭祀大水泊—查干湖。于是祭湖、醒网仪式逐渐固定化和民俗化,冬捕前要祭网—醒网,形成了神奇的冬捕习俗,在查干湖世代传承。

查干湖方圆几百里,在滴水成冰的冬季湖面是平展的明冰。鱼是喜群居的,入网口选准了,有捕不完的鱼;入网口选错了,只是空荡的水。历经无数幸运与无数晦气,使心存“万物有灵”的蒙古族渔民产生多种信仰与禁忌。

基于在生存历程中对发明工具的崇拜,冬捕时要搞个祈盼吉祥和收获的祭祀捕鱼工具的仪式,因以网为代表,所以叫醒网。经过祭湖、醒网仪式的固定和流传,逐渐民俗化,形成了神奇的冬捕习俗,在查干湖世代传承。查干湖的“祭湖醒网”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祭湖祭祀天父、地母、湖神,保佑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百姓生活吉祥安康;二是通过祭网,唤醒已经沉睡的渔网,张网下湖,顺畅平安。

查干湖冬捕习俗在郭尔罗斯代代相传,场面壮观神奇。对这一习俗的传承和研究,有助于了解郭尔罗斯地域民俗文化和渔猎文化及其发展史。如今,查干淖尔冬捕习俗已于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少数民族自治县(-)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

长白县地处中华十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南麓和举世闻名的鸭绿江源头,素有“长白林海、人参之乡、天然氧吧、绿色宝库”之美誉。长白山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世界自然保留地,长白山天池、高山花园、岳桦林奇观、鸭绿江大峡谷、碳化木生成带、中朝界碑是长白山南坡的著名景观。以奇石、飞瀑而闻名的望天鹅风景区是国家3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是集观光、休闲、度假、漂流和科考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最具代表性的景观有“八大瀑布”和“十大石景”,神奇的大自然为长白塑造了一个丽质天成的人间仙境。果园民俗村被评为3A级景区和“中国民俗优秀建筑”,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一江连两国,风景各不同”,跨境旅游景点天池东坡、白头山密营、鲤明水瀑布、三池渊、七宝山风景区等朝鲜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更具有精彩的看点和异国情趣。

长白县的“第一”,让您能够从细处品读别具一格的魅力。

第一江——鸭绿江

鸭绿江是唯一发源于天池南麓的一条中朝界河,也是长白县域内最大的河流,它穿过丛林峭壁,流经肥沃的土地,一路碧波荡漾、逶迤西行。

第一村——二十一道沟村

循鸭绿江源头西行,途经的第一个村庄叫二十一道沟村,小村依山傍水,是驻足寻幽的好去处。

第一景——望天鹅谷

望天鹅以古树参天、奇石怪岩、飞瀑流泉等独特的地貌景观吸引了众多游人纷至沓来。

第一弯——太极弯

鸭绿江水在此处迂回盘曲,形成别具一格的长白太极弯。

第一滩——门坎哨

门坎哨地处十五道沟河口处,是鸭绿江上游最著名的险滩哨口,江面上横卧一道虎牙交错的礁石,江水从礁石上飞流而下,形成一道门坎式银帘,故名“门坎哨”。

第一塔——灵光塔

灵光塔立于塔山之上,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的一座建于唐朝的古塔,它历千年而不朽,晨风暮鼓,塔韵悠悠,是长白厚重文化的历史符号。

第一桥——长惠国际大桥

长惠国际公路大桥是长白口岸对朝贸易和边境旅游的重要通道,是鸭绿江上游第一座国际公路大桥。长白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位于鸭绿江上游,对面就是朝鲜两江道首府惠山市。长白县地处鸭绿江开放带的中心地段,成为吉林省对外开放的前沿。长白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同时还有八道沟和十三道沟2个临时口岸,这在整个中朝边境线是独有的。

第一寺——灵光寺

灵光寺雄踞长白塔山之上,是长白县内唯一的一座寺庙。它香火繁盛,梵音袅袅,不失为塔山的一道风景。

长白大饭店

大饭店是长白人心中的大馆子,喧腾热闹的大厅,络绎不绝的食客,凭票取面的长队,都在讲述着“六十年做一碗面”的老字号传奇。

少数民族自治县(-16)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

伊通满族自治县······吉林省唯一的满族自治县

伊通满族博物馆,是一座展示满族历史、文化和满族风情的专业性博物馆。本馆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共有八个展厅,以七个展厅展示满族“源流”、“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信仰”、“伊通”等方面内容,共展示满族传世文物六百个种类,三千余件展品及图片和模型景观。

伊通满族博物馆多年来相继被省、市、县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被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确定为学术研究基地和萨满教研究基地;被国家民委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四A级旅游景区(点)”;被中国民族博物馆确定为“中国民族博物馆?伊通满族分馆”。

芮来公司,是被国家民委批准为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公司的“芮来”牌满族服饰被上海世博会吉林馆指定为礼仪小姐专用服饰,并被省妇联认定为“吉林巧姐手勾手编基地”,在服装展厅,看着一件件设计精美、做工考究的满族服装,县民委主任胡冰洁兴奋地说:“近年来,我们的满语教师、博物馆解说员、电视台播音员和满族艺术团的演员,在工作和演出时都穿上了满族服装,成为我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马鞍山镇满族剪纸艺人于福林,是马鞍山镇文化站的站长通过一双巧手、一把剪刀、一张彩纸,把满族传统的民间镂空艺术驾驭得炉火纯青。年11月,他被吉林省文化厅授予“民间文化艺术突出人才”荣誉称号。剪纸培训基地设在镇文化站的二楼,大厅里,挂满了于福林近年来的获奖作品。这些作品,注重满族民间风格和地方特色,富有灵性,惟妙惟肖。他希望把满族剪纸打造成一个产业,把剪纸作品做成精美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

开江鱼美食节

年4月25日,吉林市第十届开江鱼美食节绚丽启幕,在吉林市乌喇公园活动现场,清朝乾隆皇帝七世孙爱新觉罗恒绍率领来自两岸四地国内外的满族同胞举行了盛大的仿古祭祖大典活动。

祭祀仪轨程序有执事官各司其事、各司其位、迎神、敬香、复位、跪叩兴、献帛、跪、行三叩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跪叩兴、捧祝帛恭请瘗(yì,掩埋,埋葬之意)位、旨望瘗位、礼成各退等15道,程序较复杂,表现了满族人民对祖先的尊崇与敬畏。满族祭祖大典是重现当年乾隆皇帝祭祖盛况的复原表演,其活动规模与仪制规格全国最大、最高。

吉林市第十届开江鱼美食节的主题是:"踏青品鱼皇封地,祭祖盛典小白山"。开江鱼美食节从4月15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开展吉林满族文化座谈会、满族书画展、吉林市开江鱼文化及满族祭祖大典表演专题片、松花湖增殖放流、踏青品鱼乡村游等8项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让游客既能品尝饕餮鱼宴,感受满族渔猎文化,又能寻觅满族先人的足迹。

年6月24日吉林市蒙古族第七届那达慕大会在孤店子镇举行。大会现场气氛热闹非凡,摔跤,射箭,还有精彩的特色歌舞表演!

“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前五名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摔跤等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

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

第二十二届长春冰雪旅游节

年12月23日,第三届吉林冰雪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二届长春冰雪旅游节开幕式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冰雪旅游已经成为冬季旅游和冰雪经济的双核心产业。文化和旅游融合为冰雪旅游发展提供新动能,冰雪旅游产品不断丰富。

大会得出了“冰雪旅游双十佳(十佳雪旅冰游城市、冰雪旅游投资潜力区)”和“冰雪旅游二十强(-冰雪季滑雪旅游区十强、-冰雪季冰雪旅游节事十强)”名单。

“十佳冰雪旅游城市”

哈尔滨市、长春市、沈阳市、吉林市、张家口市、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呼伦贝尔市、大同市

“冰雪旅游投资潜力区”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延庆区、崇礼区、漠河市、牙克石市、阿尔山市

“-冰雪季滑雪旅游区十强”

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万科松花湖度假区、万龙滑雪场、亚布力滑雪场、北大壶滑雪度假区、密苑云顶乐园、亚布力阳光度假村、新疆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太舞滑雪小镇、北京密云南山滑雪场

“-冰雪季冰雪旅游节事十强”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中国长春冰雪旅游节暨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中国西部冰雪旅游节暨中国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中国(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中国·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中国·崇礼国际滑雪节、中国·满洲里中俄蒙国际冰雪节、延庆区冰雪欢乐节、湖北神农架冰雪节

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

年12月28日,第24届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开幕式暨“筑梦冰雪、相约冬奥”吉林市中小学生冰雪运动普及工程启动仪式在吉林市北大壶滑雪度假区盛大开幕。

雾凇冰雪节以“雾凇之都滑雪天堂——北国江城·吉林市”为主题,于年12月至年2月底相继开展第24届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开幕式、第24届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暨国际冬季龙舟邀请赛、中国·吉林市国际冰雪摄影大展、正和岛(北大壶)新年论坛暨新年家宴、北华大学冰雪学院揭牌仪式及系列活动、吉林市市直机关干部上冰雪活动;

全国温泉冬泳邀请赛、大型冰雪体育赛事活动、国中基金冰雪主题论坛、雾凇冰雪节经贸交流活动、雾凇冰雪嘉年华活动、中俄(吉林市)旅游合作对接洽谈会、第十届吉林市冰雪温泉节、“观雾凇、戏冰雪,冰天雪地闹民俗”——来吉林市过大年系列活动十五项文化、体育、商贸、旅游等系列主题活动。

民族乡(镇)(33个)

长春市(4个)

双营子回族乡,延和朝鲜族乡,莽卡满族乡,胡家回族乡。

吉林市(6个)

大口钦满族镇,乌拉街满族镇,两家子满族乡,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乌林朝鲜族乡,金家满族乡。

四平市(4个)

叶赫满族镇,二十家子满族镇,龙山满族乡,那木斯蒙古族乡。

辽源市(1个)

三合满族朝鲜族乡

通化市(7个)

三源浦朝鲜族镇,小杨满族朝鲜族乡,凉水朝鲜族乡,大泉源满族朝鲜族乡,金斗朝鲜族满族乡,楼街朝鲜族乡,姜家店朝鲜族乡。

松原市(1个)

三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乡

白城市(8个)

德顺蒙古族乡,胡力吐蒙古族乡,呼和车力蒙古族乡,新艾里蒙古族乡,哈吐气蒙古族乡,莫莫格蒙古族乡,向海蒙古族乡,包拉温都蒙古族乡。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个)

三家子满族乡

杨泡满族乡

吉林省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四平市铁东区叶赫镇

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

叶赫镇

叶赫满族镇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清初孝慈高皇后清末慈禧太后的祖籍地。位于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是四平旅游经济开发区内的重点景区、重点镇、十强镇,曾四次被国务院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3年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创建精神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也是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年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

乌拉街满族镇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是吉林市满族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乌拉街被满族人称为--龙兴之地。据史料记载:年前的新时器时代,肃慎人就在此地繁衍生息。此后,形成了满族部落,年,满族首领努尔哈赤凭此地养精蓄锐,为此后建立清王朝奠定了基础。   

在乌拉街满族镇,许多建筑都带有满族特色,而且镇上还留有不少历史悠久的古迹。这里的萨满文化一直得以留存,体现在壁画中,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习俗中,尤以祭祀、驱邪、祛病或节庆时的萨满舞蹈为代表。

萨满舞表现出原始宗教信奉万物有灵和图腾崇拜的内涵,舞蹈时,巫师服装饰以兽骨、兽牙,所执抓鼓既是法器又是伴奏乐器,有的头戴鹿角帽、熊头帽或饰以鹰翎。动作也大抵模拟野兽或雄鹰。萨满舞在祷词、咒语、吟唱和鼓声中进行,充满神秘色彩。

乌拉街满族镇距吉林市中心很近,这里乌拉总管衙门府、候府、魁府、白花点将台、古城墙及千年古树等现保存完好。

乌拉街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曾经是清王朝的狩猎围场和禽类贡品的主要产地。至今当地人们仍然饲养一种当年专门供奉清朝皇室享用的鸡-中华宫廷黄鸡,这种鸡外貌独特,人们称之为“皇帝鸡”、“凤凰鸡”。

乌拉街杨屯村种谷子,可追溯到西团山文化时期,相传当年康熙皇帝东巡走到打牲乌拉时,喝了一碗白小米粥,赞不绝口,从而使乌拉街白小米成为清朝皇室独一无二的贡品。

三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乡

三骏乡是松原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乡,该乡地处吉黑两省交汇处,位于扶余市西北,西邻松原市,北与肇源县隔江相望,该乡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

杨泡满族乡

杨泡满族乡民俗展示馆位于乡政府大院内,始建于9年。年,在省、州、市的鼎力支持下,杨泡满族乡争取资金90万元将原平方米的民俗展示馆扩建至平方米;又在珲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怀下,利用财政资金万元回购各时期珍贵的满族文物0余件。其中,余件文物中的绝大多数在民间已经绝迹,个别重点文物在官方博物馆里也不多见。

杨泡满族乡民俗展示馆馆藏展品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南团山历史遗物石刀、石矛、石斧等石器;唐渤海时期的石器、铁器;北宋、辽金、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玉器、石器、陶器、金属器、瓷器、木器、编织工艺品、皮革制造品、满族官员服装鞋帽、录音留声器材等,以及抗日时期的钢盔、手枪、手雷、轻重型炮弹;建国到文革时期的图书和各类宣传资料、证件、勋章等。

双辽市那木斯蒙古族乡

那木斯蒙古族乡是四平市唯一的蒙古族乡,位于双辽市西南部,那木斯——蒙古语,汉语意为“口子”、“要塞”。因为那木斯村东有座山,名敖宝山,山南有条东西向公路,清代时是从郑家屯通往博王府吉乐戈郎的唯一通道,地处要塞,故此得名。

新艾里蒙古族乡

位于大安市西北部,距大安市90公司,东与烧锅镇乡相邻,南与来福乡相连,西与舍力镇接壤,北隔洮儿河与镇赉县黑鱼泡想望。

向海蒙古族乡

向海蒙古族乡位于吉林省通榆县西北部,东与双岗镇、鸿兴镇、开通镇相连;南与新兴乡、乌兰花镇、兴隆山镇交界;西与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毗邻;北与洮南市接壤。乡政府驻地香海庙,距县城约67公里。5年合乡并镇时,四井子镇、西艾力蒙古族乡并入,下辖16个村、78个自然屯,仍称向海蒙古族乡。

包拉温都蒙古族乡

位于吉林省通榆县的西南部,距县城约95公里,东与瞻榆镇相连,南与通辽市相邻,西与兴安盟相邻,北与良井牧场、新发乡相邻,乡政府就地在包拉温都迷子荒村。蒙语包拉温都译成紫色的山岗由此而得名,在5年成立了自然保护区,开发了旅游业。

白城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

德顺蒙古族乡位于洮北区南部,东与洮河镇为邻;西与金祥乡、洮南市原幸福乡(今福顺镇);南与洮南市向阳乡以洮儿河为界。乡政府驻协岭昭,平齐铁路、省道过境。古迹有辽金时代古泰州城、明末清初的古双塔及莲花寺庙遗址(三处均为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

三合满族朝鲜族乡

三合满族朝鲜族乡是辽源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地处长白山余脉,东与梅河口市接壤,西与东丰镇毗邻,四白一级公路穿越南北,四梅铁路横贯东西。

凉水朝鲜族乡

集安市凉水朝鲜族乡地处鸭绿江畔,位于集安市西南41公里处,全乡区域面积平方公里,集丹公路穿乡而过,是集安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边境乡镇,也是通化市唯一的边境民族乡镇。

集安油菜花海景区主要位于集安市凉水朝鲜族乡通天村,是东北最大的边境油菜花海欣赏地。放眼望去,盛放的油菜花,绿色的茎粗壮高大,托起那繁茂的花丛,赏花的人钻入菜花丛中,就隐没在了那片黄色的海洋里。

来到这里,满眼的金黄定会让您圆上那份金灿灿的梦想,一个也许只存在于童话中的世界——金色油菜、水车秋千、鸭绿江畔,将人类与自然、天与地、绚丽与纯粹,完美结合。

天梨山庄景区成为了鸭绿江河谷区域内继万亩油菜花海、永泉村寨、太极湾、迎水花海之后的又一标志性旅游景区。

凉水朝鲜族乡形成以风情天梨山庄景区为主的观光采摘游、以永泉村寨为主的民俗文化体验游,与鸭绿江万亩油菜花海景区互融互促,打造成边境风貌、生态观光、民俗风情等特色元素的鸭绿江河谷旅游先导区。

中朝界河鸭绿江水域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以云峰湖、太极湾国际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边境风情游独具特色,游一江之水,观两国风光。

吉林省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图们市月晴镇白龙村

吉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个)

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9个)

吉林市(1个)

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阿拉底村

白山市(3个)

浑江区七道江镇鲜明村

抚松县漫江镇锦江满族木屋村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马鹿沟镇果园村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5个)

和龙市西城镇金达莱村

安图县石门镇茶条村

安图县二道白河镇奶头山村

图们市月晴镇白龙村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

吉林省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1个)

吉林市(1个)

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韩屯村

辽源市(1个)

东辽县安石镇朝阳村

松原市(1个)

前郭县查干花镇查干花村

延边州(8个)

延吉市依兰镇春兴村

延吉市小营镇河龙村

图们市石砚镇水南村

珲春市板石镇孟岭村

珲春市密江乡密江村

龙井市东盛涌镇仁化村

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

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村

吉林省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9个)

吉林市蛟河市漂河镇富江村

通化市通化县鹿东来乡圈子村

白山市抚松县漫江镇锦江木屋村

白山市临江市六道沟镇三道阳岔村

白山市临江市花山镇珍珠村松岭屯

白山市临江市六道沟镇夹皮沟村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月晴镇白龙村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大蒲柴河镇大蒲柴河村

乌拉街满族镇韩屯村

韩屯村隶属于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总人口1余人,85%的人口为满族人。韩屯村在“中国旅游总评榜”上被评为“年度美丽乡村”,是吉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庄。

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韩屯村因毗邻著名的雾凇岛,村庄被松花江环绕,其境内冬天出现中国四大气象奇观之一的吉林雾凇的次数最多,质量最佳,故有“中国雾凇仙境第一村”之美誉。韩屯村85%的村民为满族,有浓厚的满族文化底蕴,萨满祭司、鹰猎、满族餐饮、满族体育娱乐等满族民俗传统文化浓郁。

随着吉林冬季冰雪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意识到雾凇资源带来商机,原本在外打工的韩屯村青年也纷纷重返家乡,从事旅游韩屯村的“农家乐”。关秋月满姓为瓜尔佳氏,是土生土长的韩屯村人,在韩屯村开了家满族风情的客栈——达哈苏人家,达哈苏满语意为“合顺”的意思。

辽源市东辽县安石镇朝阳村

位于东辽县安石镇北部,金洲鴜鹭湖旅游度假风景区下游,是少数民族村,幅员面积6.4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组,户,总户籍人口6人,其中朝鲜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

长白朝鲜族民俗村

地处长白山南麓,鸭绿江源头,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江道惠山市隔江相望。长白朝鲜族民俗村是沿江旅游公路通往长白山天池的必经之地。

村内建筑主体充分体现了朝鲜族的传统习俗和风格,使朝鲜族文化、长白山文化、鸭绿江文化与乡村环境、田园风光和城镇生活有机结合。

以旅游开发为主、生态特色农业为辅。建筑工程包括民居工程、民俗陈列馆、高丽馆等;园艺工程包括牌楼、景壁、奇石园、水系、广场、文化墙、雕塑小品等,确定主要景点20余处。

吉林长白朝鲜族民俗村共设六个分区,即:民俗展览区、康体娱乐区、人文景观区、餐饮购物区、民居服务区、果园采摘区,是集休闲、观展、娱乐、餐饮、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民俗旅游场所。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

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阿拉底村,位于镇东北8公里、国道西北1.5公里处,距吉林市约35公里。有居民户,总人口人,其中朝鲜族人。年9月24日,第六届吉林市朝鲜族农民文化节在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阿拉底村举行,期间有颇具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商品展销、篝火晚会等全民活动。

防川村

防川风景区,它距吉林省珲春市市区65公里,是我国唯一与朝鲜、俄罗斯三国交界的地方。以前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不为国人所知。现在随着旅游热的兴起,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的奇特风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前来寻奇,观赏"一眼望三国"。

打开中国的版图,正如一只雄壮的金鸡:东北为鸡首,新疆是鸡尾,鸡背在内蒙古,台湾、海南岛恰似两只鸡足;而防川,则是雄鸡的喙,珲春防川风景区涉江临海,依山傍水,风景美不胜收。

延吉市依兰镇春兴村

春兴村位于延吉市东北部,东部与图们市长安镇毗邻,整个村落分布于延汪公路两侧,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春兴村鲜明的民俗特色、淳朴的民风,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朝鲜族古村落”项目在这里建设。“朝鲜族古村落”整洁曲折的石板路令人流连忘返,古色古香的朝鲜族建筑仿佛使人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耳畔又传来悠扬的洞箫之声,白墙木柱的建筑内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整个村落把旅游、餐饮、采摘、体验民俗、居家生活、学生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民俗旅游体验基地。

延吉市小营镇河龙村

河龙村位于延吉市东南角、海兰江与布尔哈通河下游交会处。这里溪流环绕,山岭连绵,绿树掩映,景色宜人,有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国家4A级海兰湖风景区、城子山宋朝末年历史遗址、三棵千年的古松树、风光无限的水上漂流探险、水库电站以及众多朝鲜族民俗旅游休闲农家乐。

每逢节假日、休息日,前来河龙村休闲旅游的人们络绎不绝。河龙村路边的蓝莓采摘基地和树莓采摘基地,更是迎来了一拨又一拨游客,尽显休闲农业的巨大魅力。

图们市石砚镇水南村

水南村位于图们市区北7公里处,为典型的朝鲜族聚居村。水南村先后荣获省级绿化达标村、图们市进步最快村等荣誉称号。

水南村村落距今有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在图们市以及全州范围内,水南村属于传承朝鲜族农耕文化比较完整的村落,很多文物依然保存完好,主要农耕习俗流传至今,民俗礼节人人皆知,是知名度很高的朝鲜族民俗村。

珲春市板石镇孟岭村

孟岭村地处珲春市西南部,与朝鲜隔江相望,东南靠山,西北临图们江和珲春河。气候宜人,素有“延边小江南”之美誉。

孟岭村,朝鲜族地域民俗文化特色浓郁,保留着明显的朝鲜族民族特色,其富硒苹果产业和特色旅游经济是板石镇乃至延边州的宝贵资源,已连续多年成功举办富硒苹果旅游采摘节,同时孟岭村也是吉林省为数不多的朝鲜族民俗风情边境村。

珲春市密江乡密江村

密江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被誉为珲春的“西大门”,国道、珲乌高速、图珲铁路贯穿境内。密江村曾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朝鲜族洞箫艺术之乡”等国家级荣誉。

密江村始终坚持“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有序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倾力打造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并存的“村中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喜人的新农村建设成果、和睦的民族团结氛围,向人们展示着蓬勃发展的风采和新村建设的魅力。

龙井市东盛涌镇仁化村

仁化村位于龙井市的东部,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下游的海兰江南岸,与延吉帽儿山森林公园隔江相望。

延边海兰江流域是中国朝鲜族最早的发祥地。仁化村是我国朝鲜族最集中,朝鲜族民俗和历史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多年来,遵循传统习俗与文化特色,保持民俗的原生态特点,从建筑、服饰、饮食、日常习惯等多个方面展现民俗文化,形成了中国朝鲜族特有的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的风土人情。

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

光东村位于和龙市东城镇中北部,海兰江中游,平岗河谷平原下段。东部与琵岩村,西部与兴城村毗邻,北接龙井市,南滨海兰江,是典型的朝鲜族村。

光东村依托自然优势,积极发展有机、绿色水稻种植业,成立了大米专业农场,有机大米远销日本、韩国等地。光东村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村

红旗村位于安图县中腹之地,通往长白山的明东公路穿村而过。红旗村是安图至长白山旅游途中唯一的纯朝鲜族居住村,被国家旅游局评定的“AAA”级旅游景区、被中央文明办评定为“全国文明村”、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村”。

红旗村山明水秀、民风古朴。在这里可体验到悦耳的民谣、轻快活泼的民俗舞蹈和古朴典雅的婚礼等独具特色得民俗风情,已成功举办4届“中国朝鲜族第一村”民俗旅游节。

渔楼村

位于长白山下松花江边的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乡渔楼村(鹰屯),曾是金代文明的发祥地。顺治十四年,清廷在乌拉地区设立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是清朝“狩猎八旗”兵丁世居的基地。为清廷驯养猎鹰并进贡就成为渔楼村满族男子光耀门楣的使命。数百年间,渔楼村传承了古老的鹰猎文化。这里培养了诸多驯鹰和养鹰能手。

这里多户满族人家仍然保持着捕鹰、驯鹰、养鹰的传统,全屯有鹰把式50余名,其中著名的鹰把式赵明哲已被认定为中国民间文化“海东青驯养”的杰出传承人(伊尔根觉罗氏——赵姓),并被誉为“鹰王”。现在居住在此村的满族关(罗)、赵、杨、奚、付、曾、刘等家族,都是满族鹰猎文化的直接传承家族。渔楼村已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的生态基地,并且有了另外一个真实而又具体的名字——鹰屯。来到鹰屯,你可以看到鹰把式们臂套皮鞲,手抓勒绳,威风利落的样子,还可以欣赏到高手们放鹰的精湛技艺。

鹰猎是满族生活中一项古老的习俗,源于满族信仰的萨满文化。鹰猎习俗分为捕鹰、训鹰、防鹰三个步骤。吉林乌拉满族鹰猎体现了狩猎民族对鹰的崇拜和训鹰这种利用自然征服自己的气魄和智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始天人合一观念,体现了满族人民的生活历程和生存情感。

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村

如果说查干湖是镶嵌在美丽的郭尔罗斯草原上的明珠,那么,坐落在松原市查干湖畔的蒙古族民俗村就是一颗光彩夺目的翡翠。蒙古包里清风习习,凉爽透体。这是用钢筋水泥结构建筑的,风格和造型既有蒙古毡包古朴典雅的独特风韵,又有现代气派,体现着传统和现代、技术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吉拉吐乡锡伯屯

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自治县吉拉吐乡锡伯屯,该锡伯屯建于清朝康熙六十年(年),当时,朝廷遣一部分锡伯人到松花江流城承担“鳇鱼差”,直接辖于内务府,在地方由“务户里达”管理,统一进行捕养鳇鱼和进贡。后搬至现前郭尔罗斯蒙古自治县吉拉吐乡立屯,现名锡伯屯,现有锡伯族多人,他们是正宗的锡伯族系,是清朝皇室诏封的“鳇鱼差”的后裔,以关、刘、唐三姓为主。

东达户村

扶余市三骏蒙古族满族锡伯族民族乡东达户村,该村有名锡伯人,附近还有一个西达户锡伯村,有锡伯族人西达户村建起村民民俗活动中心和锡伯族民俗馆,备有不少图书、音像制品和体育器材等。

大营子村

长春市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大营子村。由于公路通畅宽阔,不到一小时便可以从长春市区到达这里。大营子村是回族聚居村,也是长春市双阳经济开发区项目承载村。

全村辖5个自然屯,16个社员小组,其中回族群众占三分之二以上。这个回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民族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立足于“中国梅花鹿之乡”的定位,将梅花鹿养殖产业形成了规模,创造了效益。

关东民俗村

关东民俗村位于通化县东来乡鹿圈子村,不同的风情园里有不同的民俗文化,体验一下火炕、农家大院,到了晚上大家一起点篝火、唱歌,感受一下古朴原始和牧歌自由的生活,简直的不能更惬意了呢。在不同的风情屋里,每间房间都精心的雕刻着图腾,白色的房屋围墙,茅草屋顶,院子里散落着从古用到今的传统农具,每件物品都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故事,静静的诉说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智慧和勤劳。

我们有责任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把它客观地阐释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并且尊重它。

E-mail: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dianzx.com/hdtc/60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