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资料:桦甸市互联网信息中心
(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年7月31日12时45分,暴虐的辉发河水以每秒产方米(包括区间流量)的流量向市区倒灌,汹涌的洪水如同残暴的野兽吞噬着农田、鱼池、公路、民房。风急浪高,浊流滚滚,目力所及,白茫茫一片。
下午17时,市区全部进水。8月1日凌晨,85平方公里的桦甸市区被2.5亿立方米的洪水淹没。平均水深3米,最深处9.5米,临近大堤决口处的永吉街道立新屯33幢民房无一露出水面,船只畅通无阻。市区交通中断,未来得及转移的3万市民被围困在一片汪洋之中,昔日美丽富饶的金城桦甸顿时变成一座孤零零的水城,仿佛一片海市蜃楼。
在7.31特大洪水中,全市有14个乡镇、5个街道、个村、96个居民委不同程度地受灾。特别是辉发河沿岸的乡镇街道灾情最为惨重。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这场洪水中,全市受灾人口24.9万人,倒塌房屋2.69万房,农田成灾面积公顷,大批牲畜被淹死,多亩精养鱼塘被冲毁,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53亿元。
年8月1日凌晨,水漫金城
王家振/摄
刘刚/摄
刘万库/摄
刘刚/摄
刘刚/摄
洪水涌进桦甸市区大街小巷
丛强礼/摄
丛强礼/摄
阎斌/摄
丛强礼/摄
洪水淹没的桦甸市商业区
谢景惠/摄
于天夫/摄
丛强礼/摄
丛强礼/摄
洪水吞没民房
丛强礼/摄
王家振/摄
丛强礼/摄
丛强礼/摄
孔庄君/摄
洪水中的灾民
刘刚/摄
李俊/摄
孔庄君/摄
孔庄君/摄
孔庄君/摄
刘刚/摄
王家振/摄
当铺天盖地的暴雨裹着浑浊的洪流奔腾泡哮的时候;当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人民子弟兵,还有千千万的人民群众挺立涛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洪魔展开了殊死搏斗!
省委书记张德江亲临抗抢险洪一线(阎斌/摄)
水利部部长纽茂生亲临抗洪抢险一线(阎斌/摄)
代省长王云坤亲临抗抢险一线(齐洁爽/摄)
吉林市委书记赵家治在抗洪抢险一线(阎斌/摄)
吉林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蓝春雨在抗洪一线(王家振/摄)
吉林市副市长萧荣在抗洪一线(齐洁爽/摄)
桦甸市委书记姜树君在抗洪大堤一线指挥抢险。(丛强礼/摄)
桦甸市市长闫中和指挥抗洪抢险。(刘绍清/摄)
7月30日午夜,市长闫中和在大堤查看险情。(丛强礼/摄)
抗洪大军奋战十里长堤
丛强礼/摄
丛强礼/摄
上、下:洪水围困山城,救援船只纷纷抵运灾区。(文戈/摄)
丛强礼/摄
人民子弟兵拼命加固河堤丛强礼/摄
企业、乡镇抗洪抢险突击队奋战在大堤上丛强礼/摄
丛强礼/摄
丛强礼/摄
丛强礼/摄
于天夫/摄
灾民大转移
丛强礼/摄
7月31日上午,桦甸市委、市政府动员群众紧急疏散。(齐洁爽/摄)
群众紧急疏散(齐洁爽/摄)
群众转移家财(齐洁爽/摄)
刘绍清/摄
丛强礼/摄
丛强礼/摄
文戈/摄
阎斌/摄
李俊/摄
刘绍清/摄
刘万库/摄
刘绍清/摄
王家振/摄
阎斌/摄
灾民自制木筏向城外转移李俊/摄
丛强礼/摄
丛强礼/摄
军民鱼水情孔庄君/摄
孔庄君/摄
文戈/摄
王家振/摄
文戈/摄
文戈/摄
王家振/摄
文戈/摄
在特大洪水侵吞山城的日子里;当社会救援大行动挺进山城的时刻;当人民解放军和许多无名英雄置生死于不顾,挽救被困群众的紧要关头。用手中的相机截取了其中的一瞬间,它折射出的人间挚情将伴随着军民奋战洪魔的壮举成为历史的永恒......
社会各界支援灾区。(刘绍清/摄)
吉林市安置桦甸灾民接待站。(齐洁爽/摄)
在吉林市就餐的桦甸灾民。(齐洁爽/摄)
受伤的桦甸灾民被吉林市民接往家中。(齐洁爽/摄)
百万吉林市人民献爱心。(齐洁爽/摄)
吉林市青年志愿者在桦甸灾区清运垃圾。(齐洁爽/爽)
市长闫中和、政协主席侯兆君看望吉林市青年志愿者。(齐洁爽/摄)
脱离险境的灾民。上:阎斌/摄;下:齐洁爽/摄
重建家园
肆虐的洪水冲毁了桦甸人民的家园,但没有冲跨他们的意志。8月4、5日,饱经洪患的桦甸人民陆续返城。而对满目疮痍的市区,勤劳勇敢的桦甸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开始了一场重建家园的传大战役。
清理被洪水冲毁的家园齐洁爽/摄
为迅速启动工业生产恢复供电、通讯李革新/摄
重建家园齐洁爽/摄
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张宏治/摄)
抢修大堤和排涝设备(张宏治/摄)
恢复工业生产和集市贸易(齐洁爽/摄)
?孤儿有了温暖的家丛强礼/摄
编辑/曹铁权
桦甸市互联网信息中心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