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桦甸发布指尖上的报纸
写在前面:
“7·20”洪峰已经过去,留下了它任性闯下的祸,二道甸子镇满目疮痍,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全镇上下、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全民救灾的集体大行动中,从部队到地方,从普通群众到党员干部,在这里不论年龄、不论身份,在整个灾后自救过程中,万名群众、千名志愿者、百余名镇村两级党员领导干部,一举一动,点点滴滴,无不显示出了自强不息、勇于奉献的自救精神。
面对灾难,我们携手前行
他们挥汗如雨
他们行路匆匆
他们依然坚守
“守望互助,因为我们都是桦甸人。”政府、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及民间组织、救援队、志愿者自发的参与抗洪救灾、重建家园,他们是洪水过后艳阳中最美的身影。
恢复家园,我们坚强有力
“干群同心,因为我们都是同乡人。”在洪水退后,一大群人毫不犹豫地投入到重建家园行动中,让无数受灾群众在洪魔肆虐后倍感温暖。
灾后恢复过程中,源源不断的救援物资抵达灾区,二道甸子镇机关干部全部投入战斗,走村入户核查灾情、救灾物资签收及发放、大型清淤机械的调配和补给、配合上级和兄弟部门修复水毁桥涵,除此之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的党员和群众也自发组成志愿者参与到抗灾自救的工作中。
在灾区现场,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有武警官兵、有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有即将步入大学的莘莘学子、有镇干部家属。在志愿者当中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只有15岁,在这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志愿者,在这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重建家园。
重建阵地,我们攻坚克难
“面对灾难,村党支部要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在整个灾后恢复中,各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二道甸子镇新风村平米的村部,其中平过水1.5米,淤泥达80公分,另有80平米房屋在洪水中消失殆尽。新风村党总支在此次恢复重建中承载着村级救灾物资配发、灾情统计核查、消杀物品存放等重要作用,新风村党总支书记黄家利当机立断把村部转移到了自己60平米的家里,所有党员重要议事、灾后恢复工作落实等功能全部转移了出来。用黄家用自己的话说:“阵地冲毁了,党支部在党徽的照耀下会愈加坚强。”
“重拾信心,党员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二道甸子镇机关支部党员张冲,在洪灾中,来不及把自己的车转移到安全地带,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抗洪一线救援队伍中,洪灾过后,他连续多天带领4名党员,走遍了暖木村户受灾家庭,把灾情的准确数据上报镇里。大大缩短政府为暖木村受灾群众配发物资的时间。
市商务局预备党员孙跃,从小在暖木村长大,水灾过后,他顾不得回家看看,第一时间赶往暖木村,在途中把带给家人的食品分发给了受灾群众,他还利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