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吉林化工学院党委书记胡越平一行来桦开展调研暨校地校企合作对接活动。当天吉林化工学院一行分为两组,一组前往桦甸市委参加校地校企合作对接会议,吉林化工学院党委书记胡越平、院长庄志军等吉林化工学院相关领导,桦甸市市长赵争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纯国、市政协主席刘延春、副市长刘志余及政府办、工信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另一组来到田谷有机食品、白云生态食品、圆方机械等企业就企业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人才需求、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桦甸市副市长李亚南陪同调研。
对接会上首先观看了桦甸市旅游宣传片,并现场举行校地校企合作协议签署仪式。胡越平对桦甸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对吉林化工学院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桦甸市历史沉淀深厚、矿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特别是近年来,桦甸市委、市政府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水能开发、矿藏开采、森工转型等方面敢闯敢试,逐步将桦甸建设成为“生态旅游胜地,健康产业新城,新型能源强市和绿色矿产基地”。吉林化工学院与金城素来结缘良久,在新材料和机械电力领域与桦甸多家企业互动良好、合作频繁,在招生就业、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也都得到了桦甸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此次学校领导班子一行来到桦甸市,目的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书记景俊海同志在“创业有你就在吉林”宣讲报告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今后,吉林化工学院与桦甸市委、市政府和域内企业能够深化校政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更为广泛、更富实质内涵的校政企合作战略联盟,全面推进落实校地“战略联姻”成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服务地区发展,为大学生留吉就业创业搭建优质平台。桦甸市市长赵争涛代表中共桦甸市委、桦甸市人民政府对吉林化工学院一行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对桦甸市区域位置、人口数量、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概况进行介绍。赵争涛表示,近些年,随着环保收紧和市场变化,过去过度依赖矿产业的发展无法长远持续,桦甸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省、市有关精神,结合吉林市“”发展战略,提出“以‘资源转化、绿色转型’为主攻方向,聚焦‘四个发展定位’、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形成‘一核三带四区四节点’、宜业宜游宜居宜养的高质量发展格局”的发展战略,坚持走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特别是在产业发展方面,重点围绕“”现代产业体系,抓实抓好“七大产业”。努力把桦甸建设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赵争涛强调,在推动振兴发展实践中,桦甸市委、市政府深切感到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切感受到只有“科技驱动发展,人才引领未来”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发展才能取得更加扎实成效。吉林化工学院历史悠久、底蕴丰厚,是新中国首批化工类高校和我省唯一一所化工类高校,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教育资源,被誉为“共和国化工人才的摇篮”。当前,桦甸市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各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过程中,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此次与吉林化工学院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地校企合作机制,实现科技人才和资源共享,必将对桦甸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资源集聚、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带来重大利好。桦甸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努力与吉林化工学院携手走出一条校地资源互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发展之路。最后与会双方现场举行校地校企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同时,吉林化工学院其他同志在田谷有机食品、白云生态食品、圆方机械等企业,观看了企业生产车间,了解了企业生产加工流程,并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谈,了解企业发展现状,企业负责人纷纷表达了与学校强烈的合作意向。桦甸市副市长李亚南陪同调研。调研组对桦甸市企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桦甸市特产资源丰富,产业优势明显,今后也会整合资源与桦甸市企业积极探索合作途径。图文:融媒体中心记者司长野肖寓隆
文字编辑:孙丽婷
编辑:迟学鹏吴鸿宇
编审:谢郑阳孟繁光
总编:于海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