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发河周末,伴你一路同行!
一年之中,最能体现东北特色的季节便是冬天啦!不仅因为有雪有冰,还因为此时有很多独特的舌尖美味。咬一口爽到心窝的冻梨、冻柿子;越冷越吃的冰棍、冰糕;迅速逼走寒气、温暖全身的杀猪菜、小鸡炖蘑菇、铁锅炖鱼;带来冷热双重体验的油炸冰棍、冰宫火锅……东北的冬季,在东北,在长春总少不了这些让人享受,也让外地人新奇的别样美食体验。
冬天里的爱——冻柿子11/3由于柿子不易运输和贮存,冬天一般把柿放在室外,零下温度把它冻成冰坨一般,称为冻柿子,方便运输和贮存。
2/3冻柿子极为坚硬,食用前一般放入水中,通过热交换,给柿子化冻。
3/3化过的冻柿子和没有化过的冻柿子口感相差很大,也有人直接食用冰冷坚硬的冻柿子,另有一番风味。
在东北冬天里你最火——冻梨21/3冻秋梨,又叫冻梨,是将普通白梨冰冻,梨的颜色变成黑色,硬邦邦的,砸到地上,也不会有丝毫损伤。
2/3冻梨一般是由花盖梨、秋白梨、白梨、尖巴梨冰冻而成,食用时将冻梨置凉水中浸泡,待化透后捞出可食。
3/3冻梨“缓”的时候,常常是周围结出了一圈冰包围着梨,然后几个梨周围的冰冻到了一起。对于喜好饮酒的人来说,酒后能吃上个冻梨,既解酒,又助消化。
不用冰箱放在冬天里就能吃——冻苹果31/1冻苹果,和冻秋梨差不多,只不过冻的是苹果,口感比冻梨要绵软一些。
你吃过它吗——冬红果41/1冻红果,就是冻山楂或者山里红。
在东北家家都要吃——冻豆腐51/1普通的大豆腐放在室外去冻,只要不化冻,可以存放几个月,越是严寒冻豆腐冻出的“蜂窝”就越大,吃起来也更筋道。
冻掉下巴也要吃——雪糕61/2俺们都爱冬天吃雪糕,尤其是下雪天……
2/2冬天雪糕是放在室外卖的,也不需要冰柜,因为室外零下十几度比冰柜冷多了。
我们叫它——肉皮冻71/2肉皮冻,一般要经过熬煮后把肉皮中的蛋白质和胶原熬出来,将熬好的汤放在低温冷冻形成冻状,常温不化。2/2一般以猪皮为原料加工成的皮花肉、皮冻、火腿等肉制品,不但韧性好,色、香、味、口感俱佳,美容功效更胜一筹。
冬天里的最爱——冰糖葫芦81/3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美食,它是将水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被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
2/3凝结了东北人智慧的冰糖葫芦现在只能算是个统称,因为主材料有山楂发展出N多品种,比如,山药、葡萄、黑枣、桔子、金桔、猕猴桃、香蕉、哈密瓜等,口味多到眼花缭乱!
3/3孩子们只要一看到这种巨大的“冰糖葫芦树”就会走不动路,如果家长答应给买一个,就会出现选择困难,因为太多品种不知道要选哪一个好。
东北天里的烤地瓜91/1卖烤地瓜所用的炉子,过去几乎约定俗成地是用圆柱形的大汽油桶做成。上面开圆口,再做上盖子,炉膛里一般放两层箅子,都是用铁条做成,下面的一层用以将生地瓜烤熟,上面的一层中间留出空间,把烤熟的地瓜拿到这层箅子上保温,炉的下层是煤炉。也有的把煤炉和上面的“笼屉”分开,生好火之后再把上层坐上去。地瓜本身就含有很高的糖分,既不用去皮切块,也不用放任何佐料或预备碗筷,只要洗净烤熟就可以吃。商贩一般会给地瓜裹一张纸而不是装塑料袋里,这样蒸汽才不会破坏地瓜皮酥脆易剥的状态,边走边吃冒着热气的地瓜,别有一种风味。
每年妈妈都会包——粘豆包/1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然后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过冬,现在农村依然保持这种习俗,城里人嘛,就买现成的吃喽。一般有黄米和江米,黄白两种,可蘸白糖吃,也可拍成小圆饼用油煎吃,外表酥脆里面绵软,里面的红豆馅更是颗颗饱满香甜。
这样吃才叫爽——大锅台/1仿N久以前的农家大锅,几个人围着锅吃。可以下鸡,鹅,鱼,排骨等一系列……抡起筷子就吃吧!
酸菜火锅/2铜火锅和涮火锅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铜火锅是将菜品码放好用炭火加热成熟,一般底料有酸菜丝、烧肉片、蒸肉丸子、干虾仁、粉丝等。重大节日或者有贵客时候才会做的菜哦!
2/2铜火锅中的微量铜离子置换了失镁叶绿素中的氢离子,酸菜叶子煮熟后会得嫩绿,呈现的是叶绿素的颜色。因为酸菜是东北独有的,这种炭火铜锅酸菜烧肉火锅也是独有了喽……寒冬腊月北风那个飕飕的吹,大雪那个漫天的飞,大家聚在家里吃热腾腾的火锅,那个暖暖的感觉就是回到富锦的幸福感觉,亲,还等什么呢……
包多了也不嫌多的美食——冻饺子/1“东北人素有包冻饺子、吃冻饺子的习惯。尤其是在春节,人们预先把饺子包好,送到屋外冻实,然后用袋子装起来,等要吃的时候,把冻得结结实实的饺子下锅煮,不过火要旺一些,一开锅就掀盖浇少许冷水,免得皮软。煮熟后吃起来犹如新包的一样鲜美。这样既方便又节省时间。”“东北人素有包冻饺子、吃冻饺子的习惯。尤其是在春节,人们预先把饺子包好,送到屋外冻实,然后用袋子装起来,等要吃的时候,把冻得结结实实的饺子下锅煮,不过火要旺一些,一开锅就掀盖浇少许冷水,免得皮软。煮熟后吃起来犹如新包的一样鲜美。这样既方便又节省时间。”
辉发河周末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黄杰堃
投稿邮箱:
qq.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