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下发《关于表彰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表彰年以来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32个,桦甸市地方志办公室位列其中。
敢于尝“先”,扎实推进续志资料长编工作。续志资料长编是一项古老、有效的资料积累方式,但在我省及我市都是首次开展,桦甸地方志敢于尝“先”。年,桦甸市启动续志资料长编工作,下发《桦甸市续志资料长编工作实施方案》,举办资料长编工作启动暨培训会议,明确大纲撰写、资料征集、初稿审核、报送时限和通报制度,寻求年鉴与资料长编年报结合途径,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截至年,全市个承担编纂任务的单位全部完成续志资料长编工作。以此为契机,志鉴工作拓展到村级,永吉街道、红石镇陆续有18个村完成村志编纂,内部出版1部。年8月,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在桦甸市召开续志资料长编工作现场会暨经验交流会,推广桦甸市经验作法。打造“中国精品年鉴”,寻常工作中的新高度。从健全机制、抓住关键、务实创新等方面入手,高质量完成《桦甸年鉴()》编纂,年年初申报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专家组的评价是:《桦甸年鉴()》准确把握地方特色与年度特色,框架设计科学合理,编校质量上成,装帧精良。年,《桦甸年鉴()》成功入选中国年鉴精品工程,成为中国精品年鉴,同年获第六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特等奖。编纂省内首部中国名镇志。充分认识自身特色,从历史底蕴深厚、采金、抗联、民俗文化、资料完整度等方面筛选、比对,认为夹皮沟镇特点集中,符合名镇志要求。迅速拟定人员、确定提纲,送省方志委审核。年《夹皮沟镇志》参评中国名镇志,年《夹皮沟镇志》入选中国名镇志。-年,完成资料考证工作,正式进入出版程序。打牢资料根基,拓展研发领域。桦甸方志馆经过2次改造,渐显规模,有密集架7列,馆藏资料余册,收入桦甸地情资料余种、余册,0余万字。年,桦甸市地方志办公室与桦甸市作家协会联合编纂出版《苏密古城》;年,完成《岁月留香话金城》——桦甸历史读本编辑;年,协助中央电视台中国影像方志摄制组完成《中国影像方志﹒吉林卷﹒桦甸篇》文稿撰写及外景拍摄,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播放。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几年来,桦甸市地方志围绕年鉴和志书编纂、资料收集、谱碟文化传承、数字化编纂、提高可读性与存史价值等方面展开调研,撰写理论文章数十篇。陆续发表于《黑龙江史志》《广西地方志》等国内重要期刊。年入选全国方志论坛1篇、年入选全国年鉴论坛1篇。年以来,桦甸市地方志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地方志工作在志、鉴、馆、研等方面特色突出,曾在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进行交流,并被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评为方志理论研究先进单位、地方志资料基础建设先进单位、续志资料工作先进单位。供稿:于丽娟
审核:迟学鹏
编辑:赵楠楠
责编:谢郑阳
监制:曹铁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