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桦甸招聘
桦甸旅游
桦甸房产
桦甸天气
桦甸新闻
桦甸特产

素履以往,一苇以航释圣常一家五口出家的启

素履以往,一苇以航

释圣常一家五口出家的启示

文/李修运

释圣常,年出生,俗名刘长江,吉林桦甸人,年在山西五台山出家,现住持邳州庙山兴隆禅寺。弟弟刘长河,年生,年在吉林桦甸宝积寺出家,法号普和。刘长河的妻子蒋树红,先于刘长河一年半出家当了比丘尼,法号仁素;后三年,因病往生。刘长江的四姐刘桂兰,也于年出家,法名仁帝。刘桂兰的儿子张云成,也出家,法号果玄,云游落身于成都某寺。一家子五人出家,释圣常却言之凿凿:绝非他的影响、带动与启发,都是自觉自愿。可见,佛的法力无边浩瀚,渡人渡己,皆因智慧与因缘使之然。红尘烦恼多,佛门清净,正好修心。我与释圣常几次倾谈,也许多多少少领略了这一家人的心路轨迹。在一篇文章中,我曾写道:“一日,刘长江对二女儿说:你大学毕业了,我要去上我的大学了,遂义无反顾地出家。”就这么简单。刘长江原来做过村干部,弟弟刘长河16岁辍学,做瓦匠石匠和木匠。在吉林桦甸建设华严寺时,都是居士们一砖一瓦筑起来的,没有丝毫强迫,全部自愿。刘长河在农闲时就到寺院做义工,该寺用石头两万余立方,都是大家背上山的。他的虔诚无以复加,年秋,从家乡开始出发,走三步磕一个头,一直拜到五台山,约公里,历时3月余;年,在兴隆禅寺哥哥释圣常处作短暂休整,徒步上九华山、普陀山;年再从兴隆禅寺出发,走三步磕一个头,拜到了九华山、普陀山。是年腊月初六,我在兴隆禅寺见到了普和(刘长河),中等身材,黑瘦模样,一身袈裟穿在身上显得阔大,天晓得他怎会有如此的坚韧和耐性!他们在不同的地方出家,各忙各的,平时很少联络。释圣常在五台山时,妻子和女儿去看望他,在寺中驻留七日,只和他见了一面,聊了一个下午。妻子流着泪说:“在家时,为了全家的生活你每天睁开眼就忙碌到天黑;我发现你出家比在家更忙呀!”释圣常回答:“我现在忙得平静充实呀!”我向释圣常索要其家中其他四人出家前后的照片和一些细节,他只淡淡地回答一句:“我们都很低调。”我理解他们,出家为了修心,如果闹得喧嚣异常,与佛的教义迥然,何谈出家。我是俗人,对佛教略知一二,看问题角度不同,理解就存在霄壤之别。“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释圣常书写一首东坡居士的诗赠我,颜体笔力遒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这首诗,就悄然说明了一切。那天的谈话,总结一下,他大体讲了两层意思。疏漏之处,望海涵。一、“共产主义思想与佛教有惊人相似之处,”释圣常语出惊人地说,见我惊诧,他继续解释,“马克思主义是唯物的,佛教是唯心的;马克思主义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佛教的要旨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当你全为大众了,你的福报才能增长。”回来,我查了一下书籍,马克思真的说过:“辩证法在佛教中已经达到很精细的程度。”马克思又说;“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佛教与马克思主义的区别在于各自追求的终极目标不同,一个是解脱,一个是解放。二、现在许多人遇到问题看不开,看不透,有失落感,说到底都是被资本所挟持了,需要佛法来排解。年轻人很忙,没有时间了解佛法;年轻人意气风发,暂且不需要佛法,即便想学也没有时间。实际上,佛法离不开生活,是生活必备的东西;生活中没有菜吃可以,没有饭吃不行;没油行,没盐不行;佛法就像吃饭一样,慢慢滋养你的肉身,不学佛法,本已具足的法身慧命就断掉了,就会产生无明,滋生习气和贪心。中年开始学佛,就渐渐摆脱了物欲,也就没有那么多烦恼了。中年的王维在《终南别业》这样写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人到中年,确实需要沉淀一下自己的人生过往,众采百家之长了。释圣常的话,引起了我的思索:后半生既要养生,更需养心,积极面对生活,修正“三观”,为自己活,也为他人活,努力达到一个境界。我想起了七堇年一首诗来:“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三月桃花,四月欢唱;两人一马,明日故乡。流浪陌路,暖然绯凉;写意人生,相识一场。不关此世,不负己心;我自倾杯,且君随意。”1、张楼庙山兴隆禅寺拓碑记2、邳州盐豆、南方豆豉和日本纳豆3、勺头鸡蛋4、一杆老秤5、孤独的时候抱抱自己6、咸丰《邳州志》编纂者鲁一同先生7、在乡下教书8、呦山村内呦鹿山编辑:枫声审校:丁楠乡村

文化邳州图话文学

情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dianzx.com/hdtq/1008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