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记得住乡愁的文学平台
第期
江东大哥
文
丽欣
我的父母都是山东人,我出生在东北桦甸。小时候就记得家里在东北只有一个亲戚,就是在二道甸子的大哥和二哥。那是我大爷家的,我的堂兄弟。当时我们兄弟几个都很小,走亲戚就去江东,江东大哥在我们心里是除了家人最亲的人了。
江东是松花江东边,在桦树林子附近,那是一片广袤的黑土地,在大山的深处,生存着一群山东来的移民,在这里播种、收割,繁衍子孙。他们习惯了东北寒冷漫长,也习惯了东北的风土人情。唯一不变的是他们世代相传的山东口音,管妈叫娘,管爸叫爹。从桦甸出发,路过红石,再经过一条国道,顺着山路上去就是错草沟,我的江东大哥就在这里生活,我小时候唯一能走的亲戚都生活在这里!
常听年长的哥哥姐姐说,江东大哥是我大爷的大儿子,因为大爷早亡,年幼的他非常自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他自己成家立业,还要照管他的两个跑腿叔叔,一个是我的父亲,一个是我的四叔。还有我的二哥,也是江东大哥的亲弟弟,也是靠他照顾过活。等我的父亲成家了,我家的生活江东大哥也主动帮衬着,而且无怨无悔。听大姐说,早年咱家穷啊,没有粮食吃,每到冬天,江东大哥就赶着牛爬犁,拉着冻白菜,萝卜,走百十里路给我家送来。那时江东大哥是生产队长,每次来桦甸不是给我们带大煎饼就是带黄豆。每次他的到了都让我兴奋好一阵。提起江东大哥即亲切又骄傲!
记得小时候我先后去大哥家三次,第一次是跟着我爹去的,爹对错草沟怀有深深的情感,虽然去他侄子家,可爹的感觉是回自己家一样。因为错草沟在大山里,下了公交车还得走很远,本来腿脚不好的爹走在山路上非常有力,我不到10岁,跟不上他,冬天,北风呼啸,爹匆匆走着,我在后面慢腾腾的跟着,实在走不动了就蹲下来哭,爹就吓唬我:后面有狼,赶紧走啊。当时觉得那条路太远了,似乎走不到头。走着走着,爹指着对面山坡上的几棵大树,说,你爷爷奶奶就埋在这里,当年的话犹在耳边,爹却躺在那里陪伴爷爷了。
第二次去江东大哥家是一个夏天,跟着二姐去的,二姐去错草根採山里红,我不能上山,就在村子里玩,善良的大嫂很心疼我,我跟大嫂的四女儿一般大,也天天在一起玩。那时在江东大哥眼里,我跟他的孩子一样,吃的、住的都在一起,没有任何区别。大哥在我眼里也如家长一样的威严。
第三次去江东是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母分开了,我生性敏感,幼小的心灵充满了悲怆,常常默默无语,常常失神落魄,江东大哥来了,二话不说,让我收拾书包去他家过寒假。虽然桦甸只是个县城,但农村的生活我并不熟悉。在农村过年我也是头一次,进入腊月大哥就开始忙碌,每天进进出出的往家买东西,他说我老妹子在这过年,得多买年货。接着杀猪、炖肉,大嫂也跟着一起忙碌。三十晚上,大哥在院子里放一个小木桌,地上铺一条麻袋,桌子上摆在贡品,焚上香,大哥带着长子跪在麻袋上冲天磕头祈祷上天保佑,祈祷明年风调雨顺。我目睹了一切,感觉既新鲜又神秘。那年的正月初四,我非常想家,村里又没有车,大哥带着我又步行在当年爹领我去错草沟的路上。整个路上我默不作声,脚下的白雪被踩的吱吱响,我心里说不出农村是好还是坏,大哥一再叮嘱我回家好好学习,有事找他的话!我有些话记住了有些话都忘了,唯一清晰留存在记忆中的是那天阳光下刺眼的白雪和那段好长好长的山路!
此后我再没在错草沟长住过,接着我就考学工作一直处于忙碌中!日子总在不经意间流过,我成家立业了,大哥老了,早就不做村干部了,但大哥在我们心里依然是家长,是我们最亲的亲戚。
年桦甸辉发河发生水灾,医院救援病人,并协助住院病人转移至榆木桥子卫生院。爹是粮食系统劳保,被粮食局安排到大米车间办公楼上避水灾。我这边忙着患者,那边惦记爹,还得偷偷把自己吃的饭省下来送去给爹吃,几天下来心力憔悴,在医院避难两天后,全院撤到下乡,爹咋办?正在我担心的时候,江东大哥从错草沟带着一个船来了,当时我跟江东大哥一起去大米车间接爹,爹坐在船上老泪横流,我想他当时应该感慨幸亏有他侄子!大哥义无反顾的把爹带回了错草沟。让我能安心工作,亲情啊,那是割舍不掉的血脉,大哥平时从不麻烦我们,只有在我们需要他帮助的时候做他该做的事情!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从一个小丫头变成了50多岁的职业女性,大哥也从一个基层的村干部演变成一个农村老头!医院工作,医院看看我,医院看病,每次看到他日渐佝偻的身影,他当年意气风发的样子总在我脑海里晃动。人啊,都无法抗拒衰老,只有在衰老的时候回忆一生问心无愧才能心安!大哥做到了,他对我的爹,他的三叔做的比儿女做的还好,他对我们,他的堂兄弟妹如孩童一样呵护,他对自己的儿女疼爱并悉心教育,他做为基层村干部一心为民,深受村民爱戴!
曾经的岁月都写在我们的生命里,我的前半生江东大哥拿我如孩子一样照顾。现在大哥老了,我依然如家长一样敬重他,如父辈一样关爱他,愿大哥健康长寿,也愿我与大哥来生依然是最亲的亲戚!
??编辑香如故果丰
作者简介
许丽欣80年代在白山水电子弟中学读书。年考入吉林市卫校。毕医院做护士、护士长、现任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主任。曾经在白山水电度过了美好的初中和高中生活,深深怀念那片黑土地。
曾在《咱们村》发表《我跟村长有个约会》《怀念妈妈》《不管繁荣或颓败,白山是我不变的故乡!》《初历冬捕——松花湖难得的一次快乐体验》等感人肺腑的人间真情故事。
欢迎投稿
《咱们村》记得住乡愁的文学平台——无论您来自北国的小镇,还是南国的边陲;也无论您是生在东海渔乡,还是西漠村庄,《咱们村》永远是您温馨的港湾;拿起您的笔,述说一下乡情、乡音,描绘一下家乡的美丽,讲述一下温情的故事,回忆一下曾经的难忘……
投稿请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