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仙人洞遗址位于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寿山村安屯西侧,哈达岭山脉寿山主峰的东坡上部,山脚下为南北流向的寿山河。寿山仙人洞遗址是吉林地区是目前吉林地区最早的人类居住地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填补了吉林省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年,吉林市人民政府将寿山仙人洞遗址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吉林省政府将此列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桦甸寿山仙人洞遗址民国时期成书的《桦甸县志》对寿山和仙人洞已经有所记载。20世纪50年代以来,当地的文物部门就曾怀疑仙人洞存在遗存,但多年来一直未通过考古工作确认。直到年,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陈教授领队,对遗址进行了小面积试掘,出土了大量的动物化石和骨、石制品,正式确认了寿山仙人洞为一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仙人洞“位于寿山主峰下50米,洞口为东西向,最宽处3米多,高2.80米,洞深平缓向内,深不可测,洞口到洞内12米,采光良好,宽敞明亮,干燥宜人,洞壁严密光滑,适应古人类活动。
桦甸寿山仙人洞遗址洞穴桦甸寿山仙人洞遗址年,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仙人洞进行了正式发掘。这次挖掘工作共出土骨、石制品余件,古脊椎动物和鸟类化石余件,其中石制品包括锤击石片和石核、残石片、半边石、石锤、刮削器等。出土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标本中有熊、狼、马、羊、斑鬣狗、西伯利亚鼬、棕背鼠、鸭、雉等20余种动物的骨骼和牙齿。出土、打制的石器制品中还有打制磨制的骨器10件。可见古人类在此洞居住的时间相当久远。
桦甸寿山仙人洞遗址出土的石器桦甸寿山仙人洞遗址出土的化石这是目前在吉林省首次发现的比较典型、堆积完好的一处旧石器时代人类栖憩和活动的洞穴遗址,它的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离水源地的距离在我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是极为罕见的。仙人洞为吉林人民了解家乡古人类的居住环境提供了活的考古资料,也为我国东北、东北亚的旧石器时代历史研究和地方志的编纂,为地质学、古人类学、古生物学、古气候、生态环境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资料。
桦甸寿山仙人洞遗址出土的石器(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删图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