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版权保护工作开展以来,桦甸市始终立足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创新思路举措,针对版权保护工作涉及面广、领域众多等实际,重点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智慧农业、创意农业发展,激发和保护农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等方面,明确了版权保护工作的目标和规划,版权保护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为寻找版权保护助力乡村振兴、助推“三农”发展的着力点,为农民作品版权的运用和推广探索新路径,通过农村版权服务工作站这一有效服务途径,桦甸市培树“桦甸农民画”版权推广和运用典型,推动农村文化产品版权保护工作整体跃升,促进了各类作品成果转化。如今,走在桦甸城乡,随处可见“农民画”元素,院墙上的宣传画、街道边的路灯箱,甚至夏天雨季人们手中的雨伞、日常生活中用的纸抽盒上都有“农民画”的印记。桦甸惠民村镇银行通过开展“农民画”走进银企活动,创新创意开发了一批取材农民画、服务“三农”工作的金融产品,全国唯一具有版权的一套以农民画(春夏秋冬)为素材的主题银行卡和以“桦甸农民画”为基版的“中国银联·桦树借记卡”正式发行使用。同时,“桦甸农民画”版权作品也正在逐步用于相关企业农产品外包装设计,让农民画创意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桦甸农民画版权保护的一个缩影,引发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全民共识,推动形成了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桦甸市横道河子乡农民纪红艳创办南楼山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植物外皮和草类的手工编织,创作的乌拉草虎头鞋、网布拖鞋及玉米叶等作品,作品逐一进行版权登记,让版权保护成果转化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注入了新活力。此外,桦甸市深入挖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蕴藏的自然人文资源、民间传统艺术和创新创意项目,主动寻求版权保护的发力点,在桦甸农民画、民间手工技艺、书法、摄影等多个领域,为农民原创作品创新创意创造镀上“防护膜”。近两年,桦甸市结合全域旅游发展中打造的新亮点、推出的新特色,比如,神秘的大金牛传说、深遂的苏密城遗址、璀璨的“一江三湖”、传奇的肇大鸡山、远古的寿山仙人洞、著名的百年金矿,以及凝重的抗联密营遗迹、深厚的伐木放排积淀、光鲜的农民剪纸绘画、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衍生出的独具桦甸魅力的黄金文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木帮文化和黑土地民间文化,梳理确定原汁原味的首创原创作品、作者,将其纳入全市版权保护服务工作总体规划,塑造品牌效应。依托农村版权服务工作站,桦甸市积极开展农村版权服务工作,为农民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宣传培训、免费登记、信息统计等一系列配套服务,现已通过相关部门组织申报,桦甸市农民画家、摄影家、书法家以及民间手工艺创作者的近百件作品进行版权登记。年,桦甸市文联、南楼山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山妹子农民画公司被评为全省版权示范单位。在他们的实践带动下,全市版权保护工作和产业成果转化,直通农民心中,直接普惠百姓。目前,桦甸市版权保护宣传推介工作如火如荼,普法宣传“一条街”、新著作权法宣传教育活动、版权知识有奖竞答、版权宣传作品征集大赛等活动,结合“扫黄打非”“全民阅读”等工作平台,继续提升宣传频率和宣传效果。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纪洋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dianzx.com/hdtq/13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