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离不开组织保证。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年初以来,桦甸市率先开展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党建+”包村工作,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党建的鲜明导向,激发乡镇班子成员包村工作热情,统筹推动农村党建和其他重点工作落实。
“党建+”致力解决四个难题。一是解决党建工作与农村重点工作“两层皮”的问题。发挥党建统领作用,用党建工作把脱贫攻坚、产业兴旺、美丽家园、人才培育等农村重点工作穿成线,协力攻坚,为推动乡村振兴凝聚合力。二是解决抓农村党建力量不足的问题。明确了所有班子成员都有“责任田”,都是抓好村级党建的具体责任人,使班子成员攥成拳头大抓基层、抓实党建。三是解决抓农村党建方法不活的问题。要求把抓好党建作为包村工作的第一工程、包村干部的第一责任,统筹推动“星级评定”“五好一满意”党支部创建等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四是解决乡镇领导干部工作激情不高的问题。要求乡镇领导班子全员参与包村工作,人人当好村里“一把手”,将包村工作纳入班子分工,严格考核奖惩,充分激发了班子成员工作热情。
“党建+”致力推进五项工程。一是“党建+脱贫攻坚”。加强班子成员对党建工作指导员、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等力量的统筹协调,指导、参与脱贫产业项目谋划、发展,协调解决具体困难、问题,督促、推动工作落实,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二是“党建+产业兴旺”。由班子成员带领村“两委”立足实际、因村施策,优化发展思路,培育产业项目,力促产业兴、农业强、农民富;大力推行“村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三是“党建+美丽家园”。带领村“两委”主动联系对接涉农部门,统筹推进“六清”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清收还林、精品片区和景观村屯打造等重点工作,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四是“党建+人才培育”。突出党管人才原则,严格推动执行各项制度和工作纪律,促进村“两委”班子能力素质整体提升,不断壮大村级后备人才队伍;推进党建带群建工作,凝聚工作合力;积极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推动农村外出人员返乡创业。五是“党建+特色工作”。由班子成员带领村“两委”找准工作短板,将其列为本村特色“党建+”工作,全力推动工作落实,促进所包村党建及其他各项工作整体升级晋位。
“党建+”致力采取四个举措。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乡镇建立“党建+”包村工作领导小组,每名班子成员包保1至4个村,村数较少的乡镇可以由2名以上班子成员包保同一个村。二是严格调度督导。要求各乡镇定期召开党委会、“党建+”包村工作领导小组会,听取班子成员包村工作汇报,集中研究会商重要问题。市委组织部定期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党建+”包村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结果向全市通报。三是保证驻村时间。要求班子成员深入基层,每周至少保证1个工作日驻村工作,并认真记好民情日记。四是建立联络平台。有效利用 “党建+”致力评准基层党建工作。一是开展考核评价。结合各村工作实绩,对乡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党建+”包村工作进行综合评定,并将综合评定情况作为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二是注重结果运用。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乡镇领导班子政绩评价和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对“党建+”包村工作存在突出问题的乡镇,市委组织部将视情节约谈党委书记及有关班子成员;对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相关规定追究有关班子成员的责任。
来源:桦甸市委组织部
江城党建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