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发河周末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
11月19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吉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赵春江应邀来到吉林省桦甸市常山镇考察,为其第十摄影工作室选址(现已在吉林省内成立了9个赵春江摄影工作室)。常山镇地处吉林市与桦甸市中间,位于松花湖西岸,有湖岸线六十余公里。这里有山有水有白桦有苍鹭,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丰富多彩。
经考古发现,常山镇兴隆村是吉林西团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光阴。在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常山镇兴隆村里,赵春江边听着镇委书记李成发、镇长徐莹对家乡的绿水青山如数家珍般的介绍,边走边拍边观察,边听边记边思考。
当一行人的脚步停留在兴隆村博物馆门前时,赵春江心头微微一震:“村里居然有博物馆,还是我们省著名书法家韩戾军先生题匾。”“一个村能有这种文化意识,记住乡愁、不忘历史,真是十分难得。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啊!现代农民不应只是种地、打工,还要有文化,特别是要有历史文化。”在感叹之余又有些敬佩之意。
提起博物馆,大家的反应一定是城市里那些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那么,一个村级博物馆里都有啥?让我们跟随赵春江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
面积为多平方米的博物馆,馆内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实物共有多件,图片多幅。
“一个村级博物馆,规模这么大,藏品这么丰富,这在吉林省肯定都是罕见的。而且是乡里、村儿里自筹资金,今年9月份动工,10月份就竣工建成了,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啊!”11月21日,当赵春江和记者谈起兴隆村博物馆时,仍略显激动,连连称赞。
“故乡太多太多的记忆,太多太多的情感,那是大自然的眷顾,是原生态的馈赠,千年历程,印刻着发展进化的痕迹,悠扬着沧桑巨变的乐曲。再过几十年,愿这个天蓝水清、山绿人和的小村庄,将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展览结束语中写道的这句话,不仅说出了村里人的心里话,也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博物馆内图片由常山镇提供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桂珍/文赵春江/摄
桦甸发布
辉发河周末
责编:曹铁权
投稿邮箱:hdtx11
sohu.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