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菌菇、种植蔬菜、栽植中草药材、养猪养驴、光伏发电……在全国第三个“扶贫日”到来的时候,桦甸市的90个扶贫产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达效,实现名贫困人口产业项目的全覆盖,城乡呈现出一派人忙业兴的美好场景。
今年年初,在脱贫攻坚市乡村三级联动机制的协调推进下,桦甸市委、市政府重拳出击,扎实推进扶贫工作。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总抓手,帮助户贫困户逐户研究确定增收方案,谋划致富项目,寻找致富出路。桦甸市10个乡镇街均根据地域特点、基础优势,实现了整乡、整村推进,在市财政万元资金的支持下,扶贫产业项目遍地开花,落地生根。依托优势,特色产业蔚然成势。围绕原有果菜菌产业基础,桦甸市重点支持发展“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增收模式,建设了17个木耳产业基地、2个双孢菇基地、3个蔬菜大棚项目,总投资万元,带动户贫困户脱贫,人均增收元;围绕清收还林后续产业,引导贫困户发展经济作物,利用退耕还林地种植紫苏公顷、白瓜子20公顷、黄柏5公顷、板蓝根6公顷,共计公顷,带动人贫困户脱贫,人均增加收入元。
桦甸市脱贫办强化设计谋划,精准制定光伏扶贫实施方案,对无劳力贫困户实现兜底扶贫。目前,全市10个乡镇中,有6个乡镇实现整乡推进光伏扶贫,总投资万元,装机千瓦,覆盖贫困户户,户均增收元。不仅如此,桦甸市还将企业扶贫做到完善,实现联手共赢,变“输血”为“造血”。桦甸市广泛发动域内农业产业化企业带动脱贫,成功打造了龙威牧业带动养猪、吉元土特产带动培育黑木耳、田谷有机食品带动有机蔬菜种植等一批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新型合作模式。上述三家龙头企业带动实现投资万元,带动贫困人口人,人均增收元。鼓励企业开展社会捐助、就业扶贫,对符合扶贫贷款政策的企业,给予贴息贷款支持。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挖掘各贫困村、贫困户的不同优势,鼓励种植中草药、食用菌、棚膜蔬菜等优势产业。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或一村一特”的要求,共流转土地面积余公顷,每年给予贫困户不低于12%的固定收益补助,有力地实现了贫困户的稳定增收。
桦甸市互联网信息中心
编辑:陈德
“桦甸发布”投稿邮箱:hdtx11
sohu.哪专治白癜风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