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跃人欢》晋生旺
年3月荣获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青海湟中民间绘画艺术展览”二等奖
在百花争妍的我国画坛,有一种绘画似朴实无华的山花,它不以骄艳媚俗,却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泥土芬芳;它不靠怪诞哗众取宠,而以天趣盎然的率真质朴、雄强粗犷的活力气质感人;它以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艺术特色创造出新颖优美的绘画形式,令专业美术家们折服……它就是由以往农民画演进而成的现代民间绘画。
现代民间绘画作品出自全国各地农村、渔岛、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近百个画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当地民间艺术传统和风土人情的影响,每个画乡的作品都各具地方特色,洋溢着爱家乡、爱中华的热情,激荡着民族和睦团结的亲情。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现代民间绘画作品展示着绮丽的地方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悠久的文化传统,缤纷的生活习俗。
在国家将文化视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的今天,“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民间绘画,其社会功能和作用正在日益显现。现代民间绘画的持续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对它的研究亟待深入,本文特此对它进行回顾、梳理和思考。
《闪光的宝湖》孟友邦
年荣获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青海湟中民间艺术展览”优秀奖
一、中国农民画的诞生
年,中国正值“大跃进”之际,在江苏省邳县(现邳州市)、河北省束鹿县(现辛集市)、陕西省户县等地,先后搞起了农民“诗画满墙”活动。由于它及时紧密地配合时政,很快便传遍全国许多乡镇。这就是最早出现的农民画(尽管这之前曾有过规模不等的农民画活动,但像这次遍及全国范围尚属首次)。在那种特定的历史氛围里,这些从未拿过画笔的农民作者,还是像孩童般天真、富于幻想,连同他们身上那种传承久远的民间艺术的审美情趣,一并被不自觉地带进了绘画这个新的领域,那些充满美好愿望甚至近乎狂幻的稚拙图画里,画家的情感投入虔诚真挚,自然流露出民间艺术纯朴美的某些特质,这正是初期农民画的真正价值所在,提供了日后我们研究农民画向现代民间绘画演进这个必然发展规律的最初依据。“文革”中它又遭劫难,极“左”思潮使之陷进举步维艰的泥潭。即使如此,也有一些作品较真实地表现了当时当地的生产劳动、兴修水利等情景,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二、改革开放后的发展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使沉寂多年的农民画得以复苏。随着农村经济的好转,画乡活动再度活跃起来,不仅在农村,还包括渔岛、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在思想解放的氛围里,才能清醒反思过去:曾盲从政治作肤浅说教图解,农民画家的真情被扭曲;曾因循学院陈规旧法,农民画家舍本逐末,创造性被泯灭;特别是崇洋媚外思想肆虑,民族虚无主义思想发难,竟把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民间美术当作“四旧”予以摒弃。
此时,针对弊端,大胆变革,上海金山农民画乡率先行动起来。在辅导者吴彤章的率领下,通过“采风”走访民间老艺人,弄清当地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并启发农民画家将自身的民间美术素养和才艺,转换运用到表现新生活的绘画上。对传统民间艺术价值的重新界定,使得农民画终于找到了自已的发展规律,明确了农民画要在民间美术的基础上创新的观念和方向。这个觉醒是农民画向现代民间绘画演进的重要转折,农民画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金山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瞩目和赞誉,发掘民间美术传统进行创新在各画乡蔚然成风。
三、从“农民画”到“现代民间绘画”的名称转换
年,一篇题为《正在崛起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文章(作者为曹振峰、廖开明),于12月6日在《人民日报》发表,首次将“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名称公布。而后,国家文化部采纳了这个名称,年首届中国艺术节美展中就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展》。年文化部在全国首批命名了45个“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自此,“现代民间绘画”这一称谓正式登上了艺术舞台。
对“农民画”的重新定位及名称变更,符合艺术规律,利于持续健康的发展。“农民画”这一名称的形成有它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它是那个年代的产物。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提速,“农民”这一概念已经不再那么泾渭分明,他们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耕田农作,而是扮演着多重的社会角色,地处乡村、城镇、社区的“画乡”,纯农民作者锐减。据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统计,秀洲区农民画创作群体里美术教师占58%,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占15%,企业务工人员占15%,纯农民占8%,其他(自由职业、私营业主)占4%。此外,有些地区主要是渔民、牧民在从事现民间绘画的创作,比如浙江舟山诸岛、青海湟中等地区,作者队伍呈现多样化。因此,“农民画”被文化部重新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这一转变是完全合理的,我们不能再以作者成分来界定这种绘画,造成人为的尴尬。
名称的变更符合了实际,不再尴尬。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了农民画发展的艺术规律。这不是简单的称谓问题,而是文化品质的定位,决定着发展的方向。什么是现代民间绘画的文化品质?它强调以代表中华民族本元文化的民间美术为创新根基,有机地吸收融合了母体的精华,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持征,是一个具有蓬勃艺术生命力的完整个体。让传统民间美术现代化,是它的发展方向。这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创新的必由之路。事实证明,在我国各画乡的艺术实践中,凡是民间美术现代化理念不明晰的,他们的作品就会缺乏地域民间艺术特色,艺术品位始终上不去。
▲《花满人间》
华生兰
▼《饰美人秀》
华生兰
《花满人间》在年荣获“全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作品邀请展”二等奖
四、现代民间绘画的艺术特质
我国的民间美术,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传统,满载着世代劳动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创造和艺术结晶。在过去,我国广大农村妇女每逢年节都要用红纸剪窗花、顶棚花、炕围花等,把窑洞、农舍装点得如艺术宫殿般。姑娘为情郎绣荷包,母亲给孩子绣虎头鞋帽,那针针线线都凝聚着对未来幸福的向往、对亲人最美好的祝福。在她们的剪纸和绣品里毫无矫揉造作和浮华之气,大胆夸张变形,敢于排斥丑的因素,把生活里的美概括集中,产生丰富浪漫的想象,升华为理想之美。这是情与美融合而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千百年来中华文明创造、积淀形成的最朴实热烈的心灵沟通。博大精深的民间美术成为中国民族艺术创新生长的沃土,现代的民间画家正是汲取了剪纸、皮影、刺绣、染织、年画、陶瓷、雕刻、玩具等传统民间美术的母体精华而展开创新的。这不是单一的传承,不是表面照搬挪用、拼凑民间美术的符号,面是要在创作实践中摸索积累,融合创新掌握要领,熟知内在奥妙及精髓,将母体语言的内在神韵、造型法则、形式规律及装饰意味等巧妙地转换运用到画中,创造出崭新的艺术样式。
农民画演进成现代民间绘画,以它新颖而独特的面貌,跻身于中国画坛,是专业绘画所不能取代的,因为它有着最鮮明的现代民间艺术特征。尽管它也吸收借鉴某些国画、油画、版画、漆画等表现形式,但它的形式基本构成是中国民间的,没有“学院味”,具有强烈的民间原生态天籁的气息。
一度有人将有的农村用国画形式画老虎、牡丹、葡萄等与现代民间绘画相混同,这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尽管也是出自农村,画老虎等能卖钱可致富,或像老年书画修身养性,也是一种农村群众美术活动。仅就绘画语言而言,它因循传统国画,没有新意,且不专业,内容反映农村现实生活很乏力。但后者则以画农村新生活来反映时代精神,这是现代民间绘画最具魅力的亮点。画乡作者们能够很敏锐地发现社会新事物并通过作品进行表达,“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其绘画语言是有机地吸收融合民间艺术精华,创造出崭新的、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表现内容丰富宽广,表现形式优美精湛。近百年来,中国艺坛以爱国主义精神催生了艺术创造的“民族化”,留下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经典。现代民间绘画秉承这一优良传统,它最具“中国味”。因而,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它已成为代表国家的一张“文化金名片”。它以代表中华民族本元文化的民间美术为创新根基,并吸收借鉴外国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崭新的中国民族绘画艺术形式,博得了中外观众的喝彩喜爱。
赞美家乡,是现代民间绘画的重要内容。各地民间画家们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痴情都倾注在画里,各地都有赞美家乡的传统。以浙江秀洲为例:以诗文书画赞颂家乡之美是秀洲的传统。早在三百年前的清代,当地著名诗人、学者、词学大师朱彝尊,因客居寂寞,思念家乡,写了著名的《鸳鸯湖棹歌》,以百首大型组诗,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风俗诸方面,表现了嘉禾平原的广阔生活情景,其中既有幽丽的名胜古迹、田园风光,又有繁荣的经济活动,都市风貌及历史传闻、民俗风情,充满着浓郁的诗意,洋溢着特有的水乡风味,给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提供了一份爱祖国、爱家乡的宝贵教材。秀洲教育文化部门曾发起“鸳鸯湖棹歌”农民画后备人才基地农民画、剪纸创作比赛,孩子们创作了一批优秀画作。对这种文脉的传承,为民间画家们増强了底蕴和本领,在赞颂新时代家乡美中大显身手。这也是全国画乡的缩影。赞颂“家乡美”成为现代民间绘画的亮点。
在现代民间绘画大家庭中不乏少数民族成员,这是它在画坛上的出众之处。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画作,反映出当地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古老的民俗风情,多彩的生活情趣。以贵州黔西北地区为例:这里巍巍乌蒙山横卧,乌江源头从大山深处流出,在风景雄奇的高原,生活着汉、彝、苗、白、回等民族兄弟。千百年来他们在艰苦的生存奋争中,在险恶的环境里练就出强悍的生命力,这自然渗透到古老神奇的黔西北民族、民间艺术中,以它独特的魅力,把人们带到那扑朔迷离的蛮荒岁月。老人们为祭祀创造农耕文明的祖先跳起了“傩戏”,相伴着那动听的“古歌”。迁徙、搏斗、刀耕、火种,艰险的生存搏击造就了他们不屈的性格和乐观的精神。在这片“热土地”上传承着纯朴的民风、民俗,永远充溢着“阿西里西”(彝语:我们大家一起来跳舞)的欢乐。民间画家们自幼在这里耳濡目染,把对家乡的深情融进绘画里,绘画形式从傩戏、地戏面具、刺绣、蜡染、服饰、铜鼓图案中吸取营养,创造出率直、奔放、雄奇、神秘带有“原始风”质朴优美的画作。如同“古歌”发出的天籁之声。各民族画家就是这样根据自己的传统进行创造,展现出民族风采。
“圆梦”是时代的声音,现代民间绘画正是圆了成千上万的普通劳动者的“丹青梦”。“中国梦?我的梦”在现代民间绘画中表现的很多。吉林桦甸的康梅花、王咏梅画的“圆梦”就是其中之一。这幅画表现的是农民脱贫后,想到走出偏僻山乡外出旅游,首先想到来首都北京,画中的老俩口在天安门的情景。作者打破时空概念,把老人所看到的都依次画在里面,有升国旗的卫兵、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华表及天坛,广场观光的人们还有各族人民纵情的舞蹈。他俩手拉手,老太拄拐杖、老爷子手拿相机,他们对视笑了,难掩心中喜悦。生动真实地表现出奔小康的农民“梦想成真”的瞬间。现代民间绘画汇集全国各族人民最美的夙愿与憧憬,给奋进的人们以激励鼓舞。
《花儿会》孟鳌奎
党明汉作品《农民的生活是朵
朵彩云》
《藏羚羊》
《农民的生活是朵朵彩云》入选年山东·青州“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创作展
全国农民画创作展五、关于现代民间绘画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1世纪,中国现代民间绘画在经历了一个平稳的发展阶段之后,再度崛起。近年来,现代民间绘画频频亮相于各地举办的“民间艺术节”画展,有的还登上“国家艺术节”的大雅之堂。各地作品汇展反映出创作的活跃状态,并预示着全国现代民间绘画发展的高潮即将到来。这是时代赋予它的机遇,作为体现农村文化发展,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蕴含着民间艺术家无穷创造力的现代民间绘画必将会长足迈进。目前,已有地方政府正在着力精心培植、浇灌这株代表当地品牌文化的“乡土艺术之花”,不断开发这块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资源,以形成新的文化业态。这不仅丰富满足了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热切需求,对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乃是切实有效之举,同时还是文化发展创新“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积极探索实践。
借鉴吸收全国各画乡以往的成功经验,面对现代民间绘画在新时期如何可持续的发展,我们总结归纳成20字方针,即:沃土滋育、领导重视、辅导有方、画家创造、开辟市场。这对全国各画乡也许有普遍意义,因为各画乡所面临的问题大同小异。下面拟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刍论。
(一)沃土滋育
现代民间绘画是在传统民间美术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茁壮起来的。散布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画乡,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及形式多样的民间美术形式,无不让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现代民间画家们沉浸其中,耳需目染,滋育出独具地方特色的现代民间绘画艺术风格。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不断加速,现代工业文明正逐渐取代古老的农耕文明,尤其是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传统文化生存的这片土壤正日益消亡,而这种本真的纯朴文化和乡土自然风貌,恰是我们的现代民间绘画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汲取灵感的来源。这种“水土流失”的危机感,引起了各画乡的重视。以浙江秀洲画乡为例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十分注重对秀洲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一方面,注意规划、保存一批村落文化、名人文化,为我们留住文化记忆;另一方面,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规划建设一批乡村旅游景点的新社区。在新社区的建设过程中,注重体现秀洲的自然风貌,强化江南水乡景观特色,并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新资源。还有这里传承久远的民风民俗,如“端午民俗文化节”“江南网船会”及蚕桑文化、年俗文化等。这些构成的文化人文环境,保持着这片沃土的肥沃,利于现代民间绘画的茁壮生长。
(二)领导重视“农民画”
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是自生自灭自发性的民间艺术,而是由政府文化部门组织扶持,以各地文化馆、站为活动场所开展的群众美术活动,这种机制延续至今。因此,现代民间绘画要得到健康的发展,政府领导的重视非常重要。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各级政府领导只有不断地调整文化发展理念,把现代民间绘画的发展作为区域特色文化品牌来抓,在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培育、精品创作、对外交流上不断地给予支持和推进,方能得到持续发展。近年来,全国现代民间绘画活动不断,吉林东丰、广东龙门、贵州水城的全国农民画作品展,江苏六合的全国廉政农民画展,浙江秀洲连续六届的中国农民艺术节以及时隔三十年后,舟山渔民画在中国美术馆的再次亮相,无不显示着各地政府对文化事业和画乡建设的大力支持和资金投入。领导重视最主要的应体现在把握方向上,要和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相向而行,相呼应。还以秀洲为例,年策划组织了“丝府梦·丝路情”画展,展示”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现代民间绘画作品。嘉兴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从丝府梦起航,沿丝绸之路出发,以现代民间绘画为载体,架起与“一带一路”沿线画乡的艺术对话桥梁,凸显了现代民间绘画的多样形式及浓厚的地域特色,展示出新时代人民群众昂扬向上和团结创新的精神风貌;还积极投入“文化援疆(新疆)系列活动”,促进了民族团结,共同进步;不断地举办各画乡间交流的“走亲展”,与“把重心放在社区、乡村让人民自己创造的文化艺术回到人民中间,亲民近民,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这些与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相应和,都是领导重视方向正确的成果。
(三)辅导有方
由于历史原因,现代民间绘画的创作一直离不开辅导者的身影,“没有辅导就没有农民画,有怎样的辅导就有怎样的农民画”,各地文化馆的美术干部充当了辅导者的重要角色,如同“导演”“教练”,辅导的好坏决定着画乡艺术水平的高低。要辅导好,首先辅导者要有正确的现代民间艺术理念,并将其贯穿在辅导工作中。要具备它不容易,因为辅导者大多是专业美术院校培育的,之前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民间艺术是不同的体系。他们必须重新学习,懂得民间艺术才能胜任工作。
除了具备正确的艺术理念外,还要有科学的辅导方法。上海金山画乡辅导者吴彤章的辅导艺术给我们作了最好的示范。他的辅导经验是,发现具有民间艺术素养及オ艺的人オ,启发引导他们把剪纸、刺绣等的方法转化为绘画,而不是要他们去学学院专业画家的画法。他比喻说:民间画家“瓶里都装着极好的酒”,辅导者的任务是“想方设法把瓶盖子打开,让酒痛痛快快倒出来,而无需把自己的酒灌到他们的瓶里”。但要想“打开瓶盖子”,就必须“了解和熟悉农民的生活、情感、审美习惯、审美理想和趣味”。在这个基础上,尊重每个作者的艺术个性,因势利导地给予某种补充,帮助他们把绘画语言说清楚说美丽。这就是著名的“酒瓶子”理论,它的提出,打破了在这之前农民画辅导多采取学院专业教学模式,开辟了农民画创作向民间美术借鉴结合的新路子,为农民画向现代民间绘画的演进提供了扎实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时至今日,这一理论还被各地画乡辅导者所借鉴,但“酒瓶子”毕竟不会是“魔瓶”,瓶里酒也会慢慢倒空。被观众习惯了的表现手法和形式,如果再三重复出现,势必会失去原有的魅力,让人感到乏味。因此,辅导者作为“拔瓶塞”的人,既要会倒,又要会装,还要会酿造。在辅导过程中,不断把丰富的民间传统艺术、可借鉴的专业创作手法以及外国的艺术养分充实到作者的头脑中去,提高他们的知识素养,即把“酿美酒“的原料重新回填进“酒瓶子”里,再倒出的美酒芳香四溢。这需要辅导者具备正确的艺术理念和文化发展的战略眼光,清晰地定位现代民间绘画的文化品质,甘当人,探素新路,才能将作者引入更高层次的创作领域。
《缝皮袄》乔应菊
年5月荣获“好猫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精品展”优秀奖
窦玉桂《古磨春秋》窦玉桂
入选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国农民画精品展”
入选年第六届中国农民歌会“喜迎十九大”农民画作品展
荣获“创意无限、八瓣炫彩”年第三届湟中工艺品设计创意大赛金奖
《生肖图》窦玉桂
年荣获“中国农村巾帼书画展”优秀奖
(四)画家创造
艺术创作需要个性,在保有各地区域特色的基础上,创造出画家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彰显艺术真谛,十分可贵。有的画乡,虽有整体地域特色,但画家缺乏个性,乃至相互模仿,像一个人画的。因此,画乡的品位难以提升。在农民画演进为现代民间绘画之前,它曾被指令配合时政的肤浅宣传图解面貌出现,画家艺术创作上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更谈不到艺术个性的创造了。而今天现代民间绘画应是具有艺术品格,能表现画家个性,有着丰富生动内容并充满活力魅力的绘画。
现代民间绘画的创作者具有单纯、天真、质朴的气质,他们凭着天性、直觉作画,和在西方美术史上留下光辉一页的“朴实画派”艺术相通,但中国的民间画家更具有雄厚的民间美术传统底蕴,在创作上显示出更大限度的自由随性和纯情流露。他们大多是普通劳动者,把在日常的劳动生产、民族习俗、岁时节令等活动中的切身感受和从中发现的美,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在这些饱蘸深情的画幅里展现出:祈盼风调雨顺好年景,希望孩子茁壮成长,祝贺青年婚恋幸福,祝愿老人健康长寿,祝福家庭阖家欢乐,乐于人们和睦相处,欢庆国人好梦成真,渴求世界和平安宁。这表达出了中国亿万劳动者的心愿,呼唤出他们的心声。这正是和平、发展、起的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这种品格会赢得世界人民的点赞。
各地文化馆,有宽敞明亮的画室并配备专业美术老师辅导,吸引着许多人来这里画画。这是国家为民间画家们提供的能施展他们才艺普及与提高并举的公共平台,体现着社会的公平。纵观全国各画乡,每年年都有许多佳作问世。这是蕴藏在民间巨大的文化艺术创造活力的释放。
(五)开辟市场
现代民间绘画和专业画家的作品一样,既是艺术品也是商品,是可以进入市场的,这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方式。对画乡及创作者来说,改善创作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也是需要的。现代民间绘画是画乡可观的原创性文化资源,如何促进其产业化,是许多画乡正在探索和发展的方向。目前,陕西户县、上海金山、浙江秀洲、重庆綦江、广东龙门等画乡都已做了有益的尝试,包括衍生产品的开发,与当地特色旅游的结合,以及探索公司化的运作模式等等。
我们也注意到,在现代民间绘画市场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些画乡有的作者因利益驱使而粗制滥造,甚至抄袭、剽窃。这是一种急功近利、不自信、道德沦丧甚至不守法的表现。丧失了原有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就失去了现代民间绘画固有的品格,市场之路必将越走越窄。而衍生产品的开发亦因为资金投入和人员配备(特别是设计专业人员)的不足而徘徊不前。
因此,要进入市场,画乡首先要有一个指导现代民间绘画产业发展的协调机制,然后要着力培育懂艺术又懂市场、会营销的专门人オ,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经营队伍和健全的销售网络。最后要注意对现代民间绘画作品及衍生品知识产权的保护,要有以相关法规维权的意识。
现代民间绘画在市场中走得越好,它的可持续发展就越能得到有力保障。现代民间绘画是原创艺术最丰富的宝库亦有专家建议,如果和动漫专家合作,将现代民间绘画丰富的、生动动的、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质朴原创造型融入到动漫造型艺术中,融入到目前发展态势强劲的动漫产业中,将会开辟一片广阔的新天地。不仅收益可期,而且对于培育民族的、健康的、现代的审美观至关重要。
若做好以上五方面的工作,画乡和现代民间绘画的建设发展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千古兴舞》汪国梅
入选年山东·青州“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创作展
徐济斌作品《藏戏》
▼
▲
《中央免了农业税》
《采蘑菇》李宝香
年5月荣获“第二届上海宝山·杨行全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交流展”优秀奖
《牧羊曲》张丽娟
入选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国农民画精品展”
本文作者:廖开明(中国美术馆)
杨海萍(嘉兴市秀洲区文化馆)
责任编辑:孙哲
责任审核:郭秋芳
联系—
来源:民艺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