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是吉林省吉林市下辖县级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龙岗山脉北侧,第二松花江上游,东界敦化市,南临靖宇县、抚松县、辉南县,西接磐石市,北与永吉县、蛟河市毗邻;幅员面积达平方千米。[1]
年,桦甸市总人口人,有汉、朝、回、满、蒙等20个民族;下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个街道、6个镇、3个乡[2];市政府驻桦甸市桦甸大街36号;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同比年增长11.7%。
我的身世
桦甸是古肃慎部族的故土,其后裔女真等部族相继生息繁衍于此。[4]
唐开元元年(年),粟末首领大祚荣受唐册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渤海郡王,后人专称其为渤海,“渤海国”名称由此而来。其子孙十一世大仁秀、十二世大彝尊(年)在辖境内完成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余县的建置,成为辽东盛国。辉发河故道南岸的苏密甸子(粟末的音转)系冲积盆地,渤海国在此设长岭府治,领瑕、河二州,建有苏密古城(即那丹佛勒城)。桦甸即渤海王朝长岭府属地。[4]
清光绪三十三年(年1月29日)御批设县,定名桦甸,为吉林府所辖[4]。
民国三十四年(年)10月,成立桦甸县民主政府,划归吉合区行政委员会吉林地区管辖。桦甸县政府驻桦甸镇。12月,成立吉林省政府。桦甸县划归吉林省永吉地区管辖。
民国三十五年(年)5月,桦甸县被国民党军队占领。民主政府撤出桦甸镇,转移至松花江以东地区;7月,归吉林省吉南专区管辖(专署驻磐石),国民党于县城设县政府。
民国三十六年(年)5月,桦甸县获得解放。东北民主联军收复桦甸全境,成立桦甸县政府。
苏密古城
民国三十七年(年)6月22日,改为吉林省直辖县。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桦甸县政府更名为桦甸县人民政府。
年,桦甸县人民政府更名为桦甸县人民委员会。
年10月23日,将吉林省直辖的桦甸县改为吉林市辖县。
年1月10日,设立永吉专区,将桦甸县划归永吉专区管辖。
年,撤销桦甸县人民委员会,成立桦甸县革命委员会,各公社管委会及党委也统一改称革命委员会。
年2月23日,撤销永吉专区,桦甸县改为吉林市辖县。
年,撤销桦甸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桦甸县人民政府,镇革命委员会改称镇人民政府,公社改称管理委员会。
年5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4]
年3月被吉林市政府确定为建设中等城市试点,赋予部分地级管理权限。[
我的兄弟姐妹
截止年,桦甸市共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个街道、6个镇、3个乡[2];市政府驻桦甸市桦甸大街36号。
5个街道:胜利街道、启新街道、明桦街道、新华街道、永吉街道。[2]
6镇:红石砬子镇、夹皮沟镇、二道甸子镇、八道河子镇、金沙镇、常山镇。[2]
3乡:横道河子乡、公吉乡、桦郊乡。[2]
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吉林桦甸经济开发区。
我的气质
桦甸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的前缘,地势两翼高,中间低,东南和西北向中部倾斜,桦甸市大小山峰共座,其中海拔米以上的山峰有14座,最高山为北部与永吉交界的南娄山,海拔米,最低处为东北部桦树林子乡松花湖沿岸,海拔仅为米,相对高差米。松花江、辉发河纵贯全境,全境明显地分为山地、低山丘陵、沟川沟谷平地三部分,总的地貌特征为“八山一水一分田”。我的脾气
桦甸市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严寒漫长。年平均气温3.9℃,最热在7月份,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年,为36.3℃;最冷出现在1月份,极端最低温度出现在年,为零下45℃。10℃以上活动积温多年平均℃,日照多年平均为小时,日照率为54%。年平均降水.1毫米,且多集中在7至8月份。初霜多在9月下旬,山区9月上旬即可见霜,终霜期一般在5月中旬,山区有时延迟到5月末或6月初。无霜期一般在天左右,山区天左右。一年之中降雪长达6个月,最大冻土深度厘米。我的花园
桦甸市有肇大鸡山南娄山景区、红石湖景区、桦树林子景区等49个重点旅游项目,7个重点旅游景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4A级旅游景区。其中,魏拯民殉国地列为吉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区,头道溜河密营全省红、抗联遗迹蒿子湖密营为红色教育基地。白山发电厂、夹皮沟金矿为工业黄金游基地。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