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农民画辅导教材
主 编:康梅花
副主编:肖萍王咏梅卢凤霞
编者语: 桦甸,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有美丽的山水,秀美的乡村,繁华的城镇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都是民间绘画的创作的不竭的源泉。在线条和色彩的完美结合中,对家乡挚爱的情感便跃然纸上,绘画魅力无穷。 桦甸农民画具有民族、民间、民俗,原始、原生的特征,同时又有与时俱进时代之美,农民画家们创立了这样一个自由的、奔放而富有个性的艺术门类,这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通过这种艺术形式,向世界展示我们农民的想象力,展示我们中国农民的梦想。 桦甸农民画始于年,在市委、市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视下,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农民艺术家,作品从山里乡间走进了富丽堂皇的美术殿堂,跻身于中国现代农民绘画艺术之林。桦甸市先后于年、年、年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年,桦甸市农民画项目,被中国文化部、农业部、中国文联评为“全国一村一品优秀项目”奖,成为桦甸的文化品牌。 为更好做好农民画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农民教材编写势在必行,目的是让农民画初学者快速了解农民画,了解桦甸农民画的特点及创作过程,打下坚实基本功,对于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次编写的《农民画辅导教材》供初学者和农民画辅导教学之用,希望得到大家的喜欢。康梅花第1课 桦甸农民画特点及作品欣赏
桦甸农民画家群体,创作凭天性,靠灵感,随心所欲,追求唯美。作品质朴不乏华丽,粗犷不乏细腻,亮丽不乏和谐,豪爽不乏柔情,看上去华美,品味起来意境美,展示了桦甸山美、水美、人美、艺术更美。在创作风格上吸取了传统农民艺术表现形式外又把其它画种艺术巧妙地汇入农民绘画创作中,尤其是近些年把水墨融入画面,既有强烈的地方性、传统的“土气”,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现代的“洋气”,注入了现代农民的观念和追求,展示出乡村的新气象、新面貌。
桦甸农民画有“四美”一美
画面不留空白,丰富饱满
具有作品充实美
《回娘家》陈宝和
获吉林市雪柳民间美术精品展一等奖
二美
作品体现了民间元素、乡土气息,但又呈现地域、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特色,具有地域风情生活美。
《关东九月情》康梅花
二O一四年获“中国梦·情之乡土”
全国农民画大赛金奖
三美
作品带有强烈的原发性、原生性、原创性,表达农民独特的话语,展示农村独特的面貌,具有艺术风格质朴美。
《摊煎饼》李忠秀
获吉林省农民画作品展铜奖
四美
作品原生态意味浓厚,构图通天透地,造型大胆稚拙夸张,大红大绿色彩浓郁,表现意象天马行空,审美取向质朴诙谐,给人以时代意境美。
《圆梦》康梅花王咏梅
获得江西·万安“中国精神·中国梦”
全国农民画精品展中获金奖
作品欣赏
《春雨》康梅花
农民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表现农村生活之美。康梅花的《春雨》是借农家小院一角表现春雨“贵如油”的场景,贵就贵在春雨给万物带来生机和活力,画中虽然没有人物出现,但作者含蓄温情地表现了农家小院的质朴之美。
《萨满魂》卢凤霞
画说民俗风情,传承历史文化,展示家乡之美。桦甸地处辉发河、松花江畔,曾是是清朝满族龙兴宝地之一。满族民俗文化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女农民画家卢凤霞创作的《萨满魂》再现了萨满原始宗教文化、崇拜自然的形象、展现了满族服饰的特色文化。
《采秋》卢凤霞
桦甸地处山区,山里人生长在山区,依恋大山,乐于表现大山之美。长白山具有大地的品格,厚德载物,一年四季都把宝藏奉献给山里人、桦甸农民画“采”字系列作品就是表现山区人靠山吃山,靠山爱山的情感,对于大自然的恩惠,农民世代不忘。卢凤霞《采秋》表现的是秋日里采蘑菇时的情景。
《采蘑菇的小姑娘》卢凤霞
借鉴水墨画技法,形成独特的农民画风格,是桦甸农民画家艺术上的创新。卢凤霞的《采蘑菇的小姑娘》充分利用宣纸韧洁光亮、白净不变色的特点,采取广告色、国画色搭配使用,描绘了水墨画的山林背景。画面大气、厚重,烘托了画中小姑娘的秀美。
《乡情系列》王咏梅
《晚归》秦福纯
桦甸农民画不仅吸收了民间剪纸、刺绣、玻璃画、木刻、腊染、泥塑等传统手工艺术,还大胆地借鉴了版画、国画等绘画元素,形成独特的风格,作品雅俗共赏。王咏梅的《乡情系列》、秦福纯的《晚归》等作品都充分运用了木刻和刺绣风格,幽默夸张变形,以朴拙的笔触刻画人物,表现事件,质朴真实地再现农村生活。
欣赏与思考:
桦甸农民画有什么特点?
农民画主要表现了什么内容?
农民画的构图、造型、有什么特点?
农民画的题材、技法有什么特点?
本课结束
闭馆不停课服务不打烊
本教材持续更新,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