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发河周末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很早就听说桦甸有四座水门控制着整个城区的排水,而目睹它的真容却是我人生走过大半辈子的今秋时节。由于搬到了桦甸城居住,我有时间行走于桦甸的大街小巷,山水之间。一天我站在辉发河的护城堤上,望着滚滚东去的辉发河水,蓦然之间让我想起了对桦甸城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四道闸门来。它们修建在哪里?目前状况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我骑上廉价的山地车,亲自开始了寻找之路。说起四道闸门到底是哪年哪月修建的,现已无从查起,但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城里的排涝输水这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在一九九五年由于四水门失守淹没了整个桦甸城,但它的历史功绩仍然还是可以写在桦甸的史记上。一早我骑上山地车,沿长人民路一路向城南的清水绿堤奔去。到了清水广场,经打听说是一号闸门和二号闸门都在自来水公司围墙外,我按照指点首先来到了自来水厂,然后再穿过一段小树林,一号闸门就出现在我的面前。起初我不敢相信,难道这就是闸门吗?等遇到行人,打听之后我才相信,出现在我面前的却实就是一号闸门。一号闸门座落在辉发河城市这边的大坝旁边,苏密沟大桥底下。闸门虽然经过了后人的修缮,闸底下流水潺潺,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它历尽苍桑的感觉。看完一号闸门,我以为二号闸门一定离它很远。可经打,二号闸门就在一号闸门边上,而且是在辉发河大坝的正面,这让我有所不解,怎么一号和二号就离这么远儿呢?带着这个问题,我爬上了大坝,再沿大坝向辉发河走去,下去一段陡坡进到河谷,回头一瞅二号闸门就展现在我的面前。只见它依坝修建在坝体上,那威势的建筑和紧关的闸门一看就让人觉得它曾经历过岁月风雨,而今依然能显示出它抵御洪水波涛的能力。看完二号闸门,我以为三号闸门一定和一、二号闸门一样修建在大坝左右,可是经打得知,三号闸门修建在辉发河内河最下面的养鱼池边,于是我骑着山地车到下游找寻,终于在离大坝四、五里地的地方找到了三号闸门。它建在辉发河内河最北端,城北那连片的鱼池中间。我看着河旁那众多的钓鱼人,以及靠近东北角被分割开的辉发河内河,猜想闸门能建在这不可思议的地方,这里的过去一定有它不同寻常的经历。而桦甸从一方草甸子发展到今天,更可以说是个传奇。最后我来到了四座闸门的最后一站——四水门。这里是桦甸辉发河大坝的尽头,从这里开始辉发河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弯,缓缓的流向了松花江江口,坝体也和桦甸的北山紧紧的连接在了一起。看完了四水门,我这次寻梦里程就结束了,在回走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做为一名写者,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心里好像明白了许多。
来源(供稿):
编辑:曲晴
责编:兰卫东
辉发河周末
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
桦甸市互联网信息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