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桦甸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不断完善水治理体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万里绿水长廊项目谋划建设,统筹协调、多措并举,擦亮了生态宜居城市的名片,一幅居水相依、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在眼前铺开。“辉发湖水生态治理是一道必答的作业题。这几年,桦甸把这项工作提升到重大民生工程的层面进行解答。答题之前的答案就是明确的——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桦甸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为了得到这个答案,桦甸市举全市之力,把大量投资投向辉发湖水生态治理上。年至年,桦甸市先后投入资金1.3亿余元,全面开展辉发湖水生态治理;年以来,辉发湖水生态治理大放异彩,桦甸市持续投入重点打造十里荷塘,建设湿地河道,广泛栽种荷花、芦苇、菖蒲等,新建观景长廊……如今的辉发湖已是旧貌换新颜、盛装再添彩,十里荷塘一跃而成为桦甸市新景区。桦甸市辖区内现有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87条。辉发湖治理是以水兴城的生动缩影,也是桦甸市水生态治理的一笔剪影。把这笔剪影放大,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张成绩单:年,桦甸市积极结合矿山恢复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退耕还林特别是“七边”环境治理等工作,建设高标准农田9.4万亩,绿化美化河流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3平方公里,完成国家重点治理项目8.58平方公里,河湖水生态及岸线环境明显改善;综合治理32座小型水库,清淤多万立方米,库区栽植芦苇、菖蒲25.4公顷,坝坡种草60.4公顷,库岸栽植乔灌木15.7公顷。值得一提的是,水库清出淤泥上岸后被送往多公顷低洼耕地,为耕地增肥力促增产,实现了水库治理与助农增收,可谓一举两得。“我家这片地已经荒废很久了,今年地能够变成良田,全靠水库清淤啊。今年的好收成已经提前预订了!”采访中,桦甸市公吉乡大肚川村村民苗金财乐得合不拢嘴。年,桦甸市持续重拳出击,在环境治理上再下大功夫:加快推进辉发河(五道沟—公别河)环境治理工程,辉发河桦甸市重点段险工护岸、防护大堤配套等重点工程,治理辉发河27公里;对常山同兴小流域8.5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进行了综合治理;建设双杨树水库下游灌区29公里灌溉渠道,切实改善八道河子镇2.1万亩农田灌溉条件。目前,2条分别惠及二道甸子镇和八道河子镇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已批复,正在办理前期手续。随着水环境治理的强力推进,桦甸市全域生态环境得到了质的飞跃,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兴起:枫雪部落、森林慢谷等旅游景区依水而建,因水生灵,各项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不断完善和丰富,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往参观游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桦甸旅游打的是山水牌,离不开山也离不开水。今年1月—8月份,桦甸市实现旅游收入2.34亿元。”桦甸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说。做足水文章,修复水生态,唤醒水经济。如今,在蓝天碧水相映之下,桦甸市正借水生金全力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向着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不断迈进!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毕玮琳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dianzx.com/hdzp/12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