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四川成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故事,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广大退役军人投身国家建设发展的实际行动中来,成都市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民主择优的原则,按照爱党敬业模范、创新创业先锋、公益服务典范三类进行分类推选,经综合评审,评选出30名年度成都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星。
即日起,推出30名年度成都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星肩扛时代责任的故事。
系列报道第1期,我们聆听公益服务典范类获评者——成都良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廖良开的故事。
专访成都良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廖良开23年前,战友因救人牺牲,成都良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廖良开主动承担起赡养战友父母的责任,承诺替战友尽孝一辈子。23年来,他把津贴分为两份,一份寄给自己父母,一份寄给战友父母,他经常打电话、每年远赴吉林桦甸市去看望老人,孝顺老人……认识廖良开的人都说,为了一份承诺,他跨越公里,坚守23年,用时间和行动证明了诚实守信,善良和忠义,他的品格比金子还宝贵。时间回到23年前,当时四川的廖良开和来自吉林桦甸的刘继强一起被分配到了葫芦岛海军。他在机关当文书,刘继强在舰上干操舵兵。虽然他们并不相识,但都在为部队建设贡献自己的满腔热血。年9月28日下午,一个噩耗传来,他的战友刘继强在抢救落水群众时英勇牺牲,这是他战友刚过19岁生日的第二天,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无情的巨浪吞噬。“当时我正在值班,乍一听到这个消息,半天没回过神儿来。”廖良开回忆,当时他跑到海边,面对巨浪在海面不停翻滚,面对军舰上鲜艳的军旗在海风中迎风飘扬,自己放声大哭。后来部队追认战友刘继强为革命烈士,刘继强的父母来见儿子最后一面。“当时听说继强的爸妈哭晕好几次,我感到非常心痛!”在战友们自发组织的捐款中,廖良开把入伍半年多积攒的元津贴全部捐出。廖良开还亲自为战友刘继强代填了入党申请书。当他眼含泪水在入党申请上签下“刘继强”的名字时,他知道签的不单单是牺牲战友的名字,更是签下了一份责任在肩上。两位老人走后,廖良开脑海中不断浮现老人憔悴的面孔。“继强跳下十几米高的防波堤救人,凭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如今他走了,他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我就是他们的儿子。”廖良开暗自下决心,要替刘继强尽孝一辈子。认下“爹妈”后,廖良开就开始履行儿子的义务。一有空,廖良开就给刘继强的父母写信,跟他们聊工作、聊生活。一次次的信件往来,让悲痛的刘继强父母感到了一丝安慰。
年3月21日,是刘继强母亲的生日,廖良开精心制作了一张生日卡,连同50元津贴寄给老人。廖良开在卡片上写道:“敬爱的爸爸妈妈,虽说我不是你们亲生的骨肉,请您放心,我就是继强的化身,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向你们尽一份儿女的孝心。”
生日当晚,廖良开拨通了刘继强母亲的电话。“祝妈妈生日快乐!”廖良开话音刚落,电话那头的老人就哭了,哽咽地说:“开儿,妈很好。”从那以后,两位老人又有了一个“儿子”,廖良开也多了一对“爸妈”。第二年国庆节,廖良开第一次休假没回老家,而是几经辗转来到吉林桦甸市大营七组。暮色中,他走下停在村口的公共汽车,向正在等他的二老敬了一个军礼。“当时的场面非常温馨,妈妈偷偷拭泪,爸爸一个劲儿‘傻笑’,刘家3个已经出嫁的姐姐,各自带着家人迎接我。”廖良开说,这么多年,自己一直没忘记那个场景,丰盛的家常菜、辣喉的东北白酒,亲切热情的称呼,都让他有一种回家的感觉。23年里,廖良开一有空就打电话跟二老谈心:自考考上了辽宁大学,第一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文章,交到了女朋友……一件件、一桩桩的喜事,廖良开总是及时给远在吉林的父母报喜。在北京工作期间资助贫困大学生,退伍后在成都安家立业,他总是第一时间向“爸妈”报告。孝敬父母的钱物、探亲的假期,他总是一分为二,兼顾两边爸妈。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廖良开到吉林探亲,往返一次公里,要坐两天多的火车。即便如此,他每年至少都要跑一趟,后来成了家,就是夫妻同行,再后来有了儿子,探亲路上变成了一家三口。廖良开还曾多次将吉林的“爸妈”接到重庆老家,让两边父母亲人团聚。20多年间,两个家庭在不断交往中感情日渐深厚。一声爸妈千钧重,说好一辈子,就是一辈子。年,廖良开喊了整整20年的吉林妈妈走了,他心急火燎赶去吉林,在母亲灵前,为老人敬上了最后一个军礼。吉林的母亲虽已去世,但父亲健在。廖良开坚定而真诚地表示,他会将这份承诺和孝道延续下去。为了一个承诺坚守23年,在旁人看来难以想象的事,在廖良开身上却如此真实自然。他获得年度“中国好人榜”,以及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共同颁发的“诚信之星”荣誉称号。来源就业创业处、人力资源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