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刊头题字姚景林第期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谒永新烈士陵园
□李衍长江西省永新县烈士陵园,位于才丰乡境内,紧邻国道的一座小山坡上。远远望去,整座陵园绿树掩映,环境清幽,巍峨耸立,庄严气派,令人看后肃然起敬。过日新桥,越过宽阔的陵园广场,穿过高大威武的牌坊,拾级而上,我们就踏进了庄严肃穆的永新烈士纪念堂。纪念堂以群雕,个体雕像,展板,图片,照片,油画等多种形式,再现了那段血与火的艰苦岁月,堂内展出了位永新烈士的事迹和他们可歌可泣的壮丽人生。永新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湾改编”“龙源口大捷”“塘边调查”“秋溪党支部”等一系列红色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片炽热的土地上,留下了毛泽东、朱德、任弼时、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成了共和国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井冈山斗争时期,小小永新县,就有六万多老表参加了红军,死难烈士过万,载入英名录的烈士就有多人。从这里走出了张国华,王恩茂等41位开国将军。真是功勋卓著,将星灿烂。难怪当年毛主席说,“大力经营永新,创造群众割据,布置长期的斗争”“看永新一县,要比一国还重要。”可见,永新当年在伟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分量。出烈士纪念堂后门,踏过84级台阶,我们缓步走进烈士纪念碑广场,雄伟的永新烈士纪念碑就耸立在我们眼前。永新烈士纪念碑高27米,寓意年秋收起义,年南昌起义,年“三湾改编”,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纪念碑后墙,以乡为单位,密密麻麻地刊刻着永新烈士的英名录,我轻轻地默诵着一位位烈士的英名,敬意之情油然而生。想当年,无数革命先烈,高举着信念的火把,撕破沉沉的黑暗,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为共和国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用血肉之躯,浇筑起共和国宏伟的大厦,化作了国之魂,民族之魂,他们的事迹光照日月,永载史册。环绕着纪念碑的后山,青松耸立,翠柏森森,是永新烈士陵园和无名烈士墓,东北侧是永新已故将军墓。我缓缓地走在一条条小道上,轻轻地抚摸着一块块崭新的墓碑,似乎和一位位和蔼可亲的烈士娓娓交谈,好像翻开了一页页发黄的历史,似乎走人了一段长长的记忆。艳阳高照,蓝天万里无云,冬日的风轻轻地吹着,一座偌大的烈士陵园,游人如织,大家的心情都无比沉重。没有喧哗,没有嘈杂,脚步轻轻,就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它的声音。一位年轻的母亲,手里牵着一位四五岁的孩子,轻轻地从我们身旁走过,我分明看见了母子二人眼中饱含的泪花。是啊!五百里井冈的每一寸土地,都洒满了烈士的鲜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每一片蓝天,都飘荡着烈士的英灵。我们口中的一粥一饭,我们身上的一丝一衣,都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好日子来之不易啊!我们活在这个世上的每一位炎黄子孙,要少一点争名夺利,多一点拼搏奉献;少一点结党营私,多一点大爱情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无数长眠在九泉之下的革命先烈,对得起脚下这片血染的红土地。作者简介李衍长,执业医师,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己在《散文诗》《散文诗世界》《散文诗作家》等刊物发表作品若干。
咱们村年2月11日创刊咱们村地球村-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无论您来自北国的小镇,还是南国的边陲;也无论您是生在东海渔乡,还是西漠村庄;无论是身在天涯海角,还是远在异国他乡,《咱们村》永远是您温馨的港湾;拿起您的笔,述说一下乡情、乡音,描绘一下家乡的美丽,讲述一下温情的故事,回忆一下曾经的难忘……
编辑亚静《咱们村》编辑部投稿邮箱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