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江西永丰县供电企业党员服务队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刘浩军摄(人民视觉)
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直面问题,擦亮反腐利剑
桦甸市粮食局原局长张忠祥被立案审查调查,桦甸市原副市长陈辉主动投案,并初步交代了涉粮食购销严重违纪违法的事实……今年9月,吉林省纪委监委全力推进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一系列重拳出击,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效应。
“粮库在收购粮食过程中存在克扣斤两、压级压价、拖欠粮款行为,严重侵害农民利益;还存在粮食在账上空转,利用‘转圈粮’套取国家补贴等违纪违法行为。”吉林省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副主任宋志伟举例介绍粮食购销环节存在的“猫腻”。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基地之一,吉林省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务。涉粮问题具有政治性、政策性强,点多面广、情况复杂等特点,专项整治需要拿出啃硬骨头的精神。“粮食等级怎么评定,就是个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活。全省多个粮库,单靠省级的审计部门短时间内无法全覆盖审计。”宋志伟坦言,需要面对的困难不少。
敢于斗争,就要直面问题。吉林省纪委监委确立了“挖问题、强震慑、深剖析、重根治”的工作思路,从严从重惩处粮仓“硕鼠”,彻查“靠粮吃粮”的人和事,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
吉林省纪委监委牵头组织两轮摸底调研,同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余起粮食购销领域案件进行梳理,挖掘根源症结、提出对策建议。省纪委监委牵头成立领导小组,整合巡视、发改、公安等各方力量,打破行业领域界限;省市县三级联动巡视巡察、全省粮食购销领域审计调查同时进驻、同向发力。
“越是困难重重,我们越要敢于斗争,且要严谨细致,织牢织密粮食购销领域反腐这张大网。”从事这项专项整治工作,宋志伟深有感触。
如何让监督检查的利刃锋利起来?吉林省纪委监委对19家成员单位逐个划清任务边界,53项任务逐个厘清要求。同时,还建立了由多名涉粮领域专家组成的人才库。依托“大统筹”的工作机制,吉林省对问题线索“大起底”。目前,吉林省纪检监察机关已对24人采取留置措施,涉粮腐败问题整治初见效果。
近年来,吉林省纪委监委还开展了供销合作社系统、“大棚房”、合村并居、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领域腐败问题的专项整治,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让群众在反腐“拍蝇”斗争中增强获得感。
啃硬骨头,破解发展难题
73面群众送来的锦旗、数百块已拆建筑的门牌、上千把各类房屋的钥匙……走进深圳龙华区土地整备奋斗记忆馆,一面面由旧物组成的陈列墙讲述着一段段攻坚克难的城市更新故事。馆外,不久的将来,一座占地68公顷的数字经济产业新城将拔地而起。
“攻克土地整备这个大难题,关键就看党组织强不强,党员干部行不行。”回顾年初的这场战斗,龙华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副局长熊斌感叹。作为执行指挥长,他带领60名党员仅用25天就全面完成该地块土地整备项目签约,创造了又一项“深圳纪录”。
龙华区近年来围绕中心工作,选派党员干部组建实战专班,以战训融合激发干部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作为年轻的行政区,龙华区“老城新区”的矛盾格外凸显。任务十分艰巨——一个半月,要拆除栋建筑物、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
千难万难,干就不难。从全区多个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的党员突击队火速进场,一线指挥部成立临时党委,下设8个工作组22个党支部,党员干部戴起党徽上一线,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这是一支实干为民的队伍。
办公室里凌晨还是灯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