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桦郊乡有33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总户数户,人口人,幅员面积.1平方公里。经近期乡村两级入户走访调查核实,按国标元为标准界线,该乡现有贫困人口户,人,其中因病致贫人,因残疾致贫人,因学3人,无劳动能力的68人,无土地的18人,其他12人。该乡本着“精准到户,精确到人,一村一策,区域联动,全乡落实”的工作原则,逐人落实帮扶措施,明确脱贫时间,以村为单位全乡统筹考虑发展性扶贫工作。
一是采取干部包联。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和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其他领导为副组长,民政、农业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乡抽调二名干部专职专责成立扶贫办公室,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采取主要领导包贫困村,其他领导干部包一般村,机关干部包村联户的包保措施,将全乡从主要领导到村社干部及部分有带富能力的无职党员都纳入包保的体系之中,全乡33个村,个社,户,贫困人口人,落实乡、村、社、户责任机制。在全乡上下形成数据清楚,情况明确,责任清晰,反应灵敏的网格化工作模式,以保证政策下达,下情上传,联络顺畅,反应迅速,搭建好扶贫工作的组织架构。
二是集中力量做好扶贫攻坚。经过全乡上下经过一周时间的努力,对这些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和家庭情况、个人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甄别和对现有资源情况的综合考虑,以村三委班子成员和社主任、部分党员为责任主体,决定采取如下精准式的扶贫措施:1、有劳动能力的,介绍到所在村社企业或经济组织长期或短期就业,增加收入,全乡能解决73户人,占贫困户9.1%,贫困人口的9.8%;2、部分有劳动能力,有养殖技术,通过扶持发展养殖业能够脱贫的有户人,占贫困户的25.1%,贫困人口的30.7%;3、部分有劳动能力,年龄偏大干不了重体力劳动的,介绍到村所在企业或村部、卫生室打更或看门,解决无收入来源的问题,能够解决贫困人口就业26户26人,占3.2%,贫困人口的2%;4、对有劳动能力没有土地,编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六清”的工作队伍,通过分配责任区的方式,能够解决户人,占贫困户的16.1%,贫困人口的17.9%;5、对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或大病在身的老五保户、老贫困户,只能通过政府兜底方式解决,共有户人,占贫困户的46.5%,贫困人口的39.6%。
根据贫困程度和帮扶措施采取的方式不同,对脱贫时间进行了规定要求,其中6年脱贫的户人,占贫困户的61.8%,贫困人口的58.9%;7年脱贫户人,占贫困户38.2%,贫困人口的41.1%。
三是做好发展式扶贫。该乡根据各村的谋划情况,因村施策区域综合考虑,近年内完成如下扶贫任务。1、解放村、二道荒沟村、三道荒沟村、四道荒沟、红星西南岔等5个村,域内道路等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农民出行还是土路,农民农副产品和粮食出售难,价格低严重困扰群众的生产生活,当务之急必须解决的就是该区域内的连村路问题,总的里程在20公里,道路的贯通对于提高这几个相对贫困村屯粮食价格,解决农副产品卖难问题带来决定性影响,也必将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积极的作用。2、沙河子村、永兴村、大顶子村、平安村、关门砬子村等村域内发展旅游产业具有较大优势,但苦于配套的路、村屯环境等严重影响村民致富的进程,总体上以旅游公路建设和配套的人居环境改善为抓手,修建老桦辉线等公路30公里,改善景区内村庄的环境,修建巷路等,以此提高服务的承载能力,发展农家乐、采摘园、旅游产品等,提高村民的收入。3、解放村、兴林村、欧力村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解放村的绿稻、有机肥、黄牛,兴林村的食用菌,欧力村的蔬菜发展有成熟的产业基础,通过扶持农户发展产业、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实现扶贫脱贫。总之,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发展集体经济等从而提高村域的综合实力,带动农户脱贫。
四是贫困村发展的基本思路。该乡预选两个贫困村分别为平安村和兴林村,两个村的情况各有不同,为此该乡根据两村的实际情况,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因村施策。
1、发挥现有资源产业优势,改善人居环境脱贫。兴林村距离桦甸市25公里,人口人,贫困户21户30人,耕地面积公顷,人均耕地3.4亩。座落在苏密沟林场辖区,枫雪谷景区附近,村内食用菌栽培和黄牛养殖已初具规模,因此要挖掘旅游的潜力,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通过完善兴林村基础设施带动环境提升,促进旅游拉动经济,修建通村外连景区的水泥路及改善村屯环境为突破口。食用菌和黄牛作为该村的主导产业,可通过为贫困户“输血”,吸纳解决劳动或土地入股分红等措施,以此为基础加入到大户和经济组织中形成带动发展脱贫的模式。
2、立足未来发展,做足前端文章。平安村距离桦甸市10公里,人口人,贫困户41户人,耕地面积公顷,人均耕地4.4亩。域内有华严寺、平安水库等。修建水泥路5公里,桥梁2座,完善该村的基础设施,依托平安水库旅游度假山庄项目和华严寺,发展采摘园,引导农户发展绿色蔬菜等旅游配套产业实现脱贫。积极促成有机酸菜项目公顷种植基地落户该村,通过安排就业,发展有机白菜带动农户发展脱贫。
编辑杨乙乾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