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桦甸发布欢乐过大年
“宁可穷一年,不能穷一餐”
“打一千、骂一万,
别忘了三十晚上这顿饭”
这说的是啥呢?
哎,没错,
说的就是每年年末最重要那顿晚餐
——年夜饭!
时间过得真快,
春节来了,
好多朋友都跟小编分享了家里的年夜饭。
小编边看边保存,
手机相册都快被各种各样的美食图攻陷了
......
桦甸的年夜饭贼带劲
无论有多忙,
人们都会想尽办法赶回家,
与家人一起吃这顿
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对咱中国人来说,
大年三十晚上这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就是年的味道,
是家的味道,
是难以割舍的幸福味道。
我们来回味一下桦甸网友晒出的年夜饭~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年夜饭的各色菜肴中,
您最惦记的是哪道美味呢?
在早儿,
中国人的年夜饭是这样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饱餐一顿
年春节,天津市汉沽区芦台王德铸(左一)一家人吃团圆饭。在物资比较匮乏的那个年代,年夜饭可以说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一顿大餐了。平时可能啃啃咸菜窝头,喝点粥。可到了除夕这一天,妈妈则会拿出攒了一年份的肉,餐桌上还会有很多平常看不到美食。小朋友们围着厨房餐桌转,恨不得偷偷拿一口尝尝。
除夕那天,家人会起大早去“赶集”,用攒了很久的粮票,换肉换好吃的,放开手为年夜饭买买买!
一大家子人挤在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屋子里,你一言我一语,伴着街上的鞭炮声,吃吃喝喝,即使没有多少肉,但依然是最好吃的一顿。
“我小时候最盼的就是过年。只有过年才能饱饱地吃上一顿大米饭,还有饺子、猪肉。”年出生的刘女士说,“六七十年代,年夜饭的最大好处就是解馋。”
七十年代:油荤菜多了
年,鱼和肉开始出现在芜湖人家的年夜饭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年夜饭的菜肴也增加了几道。一到过年,全村会杀一口猪,有劳动力的农户可以分到半斤肉,到了除夕当天,切肉、剁馅、和馅、揉面,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其乐融融。从那之后,年夜饭桌上的油荤菜多了,终于可以解解馋了。
八九十年代:鸡鸭鱼肉唱主角
年,北京一家人共享丰盛的年夜饭。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百姓的年夜饭更是有了明显的变化,花样越来越多。鸡鸭鱼肉几乎都会有,菜篮子里采购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年拍摄的成都居民购置年货的菜篮子,里面不仅盛有鲜鱼、鲜菜,还有一束美丽的鲜花。
那时,一些家庭已经有了黑白电视,除夕夜,全家人围在一起边吃年夜饭边看春节联欢晚会。
九十年代已经有一些家庭走入了饭店吃年夜饭,饭店也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年夜饭套餐,供顾客选择。有些饭店还以“边吃边唱卡拉OK”。
到了九十年代末,甚至有的家庭会请饭店的厨师到家里来做年夜饭。
年,杭州一饭店厨师被请到家里做年夜饭。
年以后:模式多元化
我们生活越来越富裕,
但也越来越忙碌,
和家人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
年夜饭让一家人聚在一起,
享受团圆的幸福,
其意义十分重要。
纵使年夜饭的模式不断变化,
但不变的是对民族传统习俗和精神的传承,
以及那份对父母和家乡的牵挂。
最后,桦甸发布
祝各位狗年大吉!红包抢到手抽筋!
END——桦甸发布——
责编:曹铁权
投稿邮箱:hdtx11
sohu.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