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侯艳玲像往常一样,在厨房里准备着吃食。鱼宴是必不可少的,生长在松花湖里的鱼类繁多,是烹制鱼宴时上佳的食材。此时,湖边引擎声响起,侯艳玲知道,丈夫载着游客回来了。
崔迪摄
侯艳玲所在的“杜鹃山庄”位于吉林省桦甸市常山镇境内,背靠青山,毗邻松花湖。准确意义上讲,杜鹃山庄更像是松花湖深处一座驿站,与苍鹭岛仅有10公里的水程。侯艳玲和丈夫逄仲敏原是渔场工人,早些年承包了松花湖一处水域养鱼。“那时的收入只靠打鱼,住在湖边,生活也还好。”彼时的逄仲敏是标准的渔民,打鱼为生。
桦甸市常山镇新兴村东沟屯东2公里松花湖南岸,一座无名岛屿因苍鹭频访,被当地人称作“苍鹭岛”。每逢春季,常山流域都会迎来从南方迁徙至此的大批苍鹭群,苍鹭在此筑巢捕食,栖息繁衍。
崔迪摄
大量摄影爱好者闻讯踏访苍鹭岛。如此,从常山镇的桃山码头到苍鹭岛的十多公里水域上,逄仲敏往来无数。苍鹭岛的火爆,令逄仲敏有了另外一种身份——摆渡人。
崔迪摄
“来拍苍鹭的人多了,都把我这里当成一个驿站,我开船去码头接他们,再送到苍鹭岛去拍照。”逄仲敏一再强调,苍鹭岛是不可以让游客登陆的,来此观看苍鹭的人只能坐在船上,围着岛屿欣赏苍鹭。“因为要保护岛上的环境,毕竟是因为松花湖环境改善了,苍鹭才来的呀。”作为摆渡人,逄仲敏觉得自己更像是巡视员,往来巡视苍鹭岛。
崔迪摄
苍鹭作为一种大型水边鸟类,对生态环境有着很强的选择意识,越来越多的苍鹭在松花湖沿岸的常山镇和红石湖上游繁衍生息。对此,桦甸市常山镇专职党委副书记刘国芳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苍鹭岛的形成得益于近几年桦甸市环保、林业部门持续加大松花湖上游水环境治理及野生鸟类保护的力度,不断强化域内松花湖沿岸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水土涵养林建设,使辖区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仅常山苍鹭岛已由最初的几百只增加到现在的余只,吸引众多观鸟者纷至沓来。”刘国芳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山水资源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桦甸市也因此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最具绿色(旅游)投资价值城市。”
桦甸市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为加大辉发河水质监测,桦甸市在辉发河上游入境口和下游松花江汇入口处建设2个干流自动监测站。在此基础上,辉发河重要支流增设了2个自动监测站。目前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已建成,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崔迪摄
同时,桦甸市开展的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废旧地膜回收)示范项目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对改善生态环境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年末,新建地膜回收网点5个,地膜回收利用加工厂一个,力争年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另一方面,桦甸针对过去农民随意丢弃农药包装废弃物造成污染的现状,现已在境内多地建立了由农业站负责的集中回收站,以每瓶0.2元、每袋0.1元的价格对农药包装废弃物予以回收,之后统一转运到固废物处理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截至目前,当地已投入资金余万元,回收废弃物65吨,全部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处理。
大量水鸟受环境的改善陆续驻留,逄仲敏夫妻的“驿站”也因苍鹭岛增加了收入。“每年春季都会收入五、六万元,今年新买了一艘快艇,开到苍鹭岛也就40分钟吧。”逄仲敏熟练地启动着快艇,他还要去桃山码头接踏访苍鹭岛的另外6名游客。
来源:中新网吉林
——桦甸发布——
责编:曹铁权编辑:杨光辉
投稿邮箱:hdtx11
sohu.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