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年沧桑砥砺
百年育人初心
百年立德塑匠
百年春华秋实
年,吉林省教育厅创办省立职业学校,北华大学工科教育由此开端,至今已走过百年办学历程。年举办高等教育,年举办本科教育,北华大学组建后相继举办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形成了“一主多样性,创新实践型”的人才培养特色,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目前,北华大学工科教育正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创新,做好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努力实现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
历史与文化在这里积淀,传承与创新在这里交融。
——编者:王力
祝廷成:我国草地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开创者
祝廷成(-),吉林省永吉县人,曾就读于吉林省立第二国民高等学校(我校合并组建前原四校之一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电气科。年8月,考入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博物系,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留校任教。年9月创建东北师范大学草原研究室并担任主任。历任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研究所所长、国家草地生态工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系东北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著名的草地学家、生态学家、教育家。
年9月5日,我国著名的草地学家、生态学家、教育家,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祝廷成因病逝世。这位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荣获了首批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吉林英才奖章、吉林省首批省管优秀专家、年曾宪梓教育基金奖、教育部高校科技工作40年荣誉奖的老人,以卓越的学术成就铸就了一生的辉煌。祝廷成出生于吉林省永吉县的一个小职员家庭。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全家节衣缩食供其上学,先后在永吉县立模范小学、吉林省立第二国民高等学校电气科读书,但终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吉林省立第二国民高等学校的前身是吉林省立职业学校,以工科职业教育著称。伪满期间,学校屡经变迁,先后更名为吉林省立第一工科两级中学、吉林省立工科两级中学、吉林省立吉林第二国民高等学校,但仍以工科为主。祝廷成学的是电气科,辍学后也可以谋个职业。但是,年8月,抗战胜利,东北光复,一条新的求学之路又摆在他的面前。年3月,他进入我党创办的吉林大学,年4月至年7月,他先后在吉林大学理工学院预科、吉林大学补习班、长白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前身)史地系、吉林大学生物系学习了两年多时间,获得了深造的机会。年8月,考入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博物系。年9月至年7月,在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读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从此走上了学术之路。年春,祝廷成在生物系开始主讲植物分类学课程。当他第一次带着学生到东北草原进行野外实习时,就被那辽阔富饶的草原深深吸引住,他为自己对草原知识的匮乏而感到惭愧。但翻遍所有图书资料,却没有一篇中国人自己撰写的有关东北草原的文章。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他下定决心选择草原作为毕生研究对象。从那时起,他走进草原,开始了他早期的草地研究。年4月,祝廷成师从北京大学李继侗院士,学习植物生态学,并跟从李继侗院士一起进行过北京西山植被的调查研究。经过两年调查、分析与探索,祝廷成的第一篇论文《黑龙江省萨尔图附近植被的初步分析》于年在《植物学报》发表,他创造性地以投影图和生态系列为模式,论述了黑龙江省萨尔图(现为大庆市)附近草原植被的组成、类型及分布。这篇论文引起了外国同行的注意,年联邦德国学者丹恩特教授评论道:“这是中国第一篇草地生态论文”。前苏联学者雅鲁申科通讯院士在《评介国际地植物学发展史》(年)一文中写道:“这是一篇从植物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中国草原植被的文章,它代表了中国草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自年至年间,祝廷成多次深入东北草原进行调在研究,相继撰写了《概论我国东北的主要草原》、《东北西部及内蒙古东部的草原》、《东北三类主要草原地下部分的比较分析》等系列性研究论文,为东北草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在祝廷成的筹划下,经中共东北局科委批准,东北师范大学于年建立了草原研究室,这是我国高等院校最早成立的草原研究机构,祝廷成任研究室主任,承担“东北西部草原改良与合理利用”科研任务。从此,他把全部精力用到草原生态学的研究上。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祝廷成还翻译出版了《苏联的草原》、《植被学说原理》等8部俄文专著,为草地及植被学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年春,祝廷成以突出的研究成果被选为科技代表,出席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从此,他更以忘我的精神投人研究。
年,由东北局科委组织东北三省的五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建立了“东北草原改良板田",祝廷成任技术负责人,与牧民同吃、同住,总结出群众引火烧荒和合理打草的经验。年,祝廷成被送往桦甸县一个深山沟里进行劳动改造。为了改变这个落后山沟农民的贫困生活现状,他根据草原结构的成层现象和原理,开辟了变单一种植为高、低秆作物合理搭配,豆科与禾本科作物间作的试验田。这片试验田创造了农作物互利互惠的生态条件,又充分利用了土地和空间,被农民亲切地称为“三层楼”,秋后试验田比单一种植增产30%。桦甸县专门组织了多位生产队长前去参观学习。年,祝廷成在内蒙古科左中旗牧区接受“再教育"期间,提出在退化草场上建设粮、草、林、料四结合草库伦(草圈子)的建议,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支持。他与牧民们一起建起草库伦余公顷,饲草产量翻一番。结合草库伦的成功经验,祝廷成和同事们一起创绘了“草原建设挂图”,把草原建设的基本原理寓于文图之中,受到农业部的重视,很快便以汉、蒙、藏、哈萨克四种文字出版,发行全国。这是我国第一套有关草原科学的彩色挂图,对草原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准动作用。年祝廷成从讲师越级晋升为教授,开始招收东北师范大学第一批草地生态学硕士研究生。生态系统是近代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元,自上世纪60年代末期,就成为国际生物学规划(IBP)的重点研究对象。祝廷成及时抓住国际生态学发展的生长点,主持了“六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的研究,撰写出版了《生态系统浅说》一书,成为我国有关生态系统的第一本著作。年,祝廷成代表中国草原学会首次出席了在美国肯塔基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IGC),并宣读了《中国东北羊草草地生态研究》论文。从此,中国草地的代表草种——“羊草”一词,在国际学术刊物上被广泛引用。年,在日本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草地学会议上,祝廷成与他的学生共同撰写的《中国温带草地资源及草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文,被会议选作十篇大会报告之一,同步放映80张中国草原彩色幻灯片,第一次将世界三大草原之一的我国丰富多彩的温带草原展现于世。本届大会评委会主席、美国著名草地生态学家、衣阿华州大学教授韦勒·弗韦丁评价道:“一个科学家往往从越来越窄的范围中,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但听了祝教授的这篇报告后,则使人从越来越宽阔的领域里,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所以,我们深表钦佩!"在这次会议上,祝廷成当选为由11位世界著名学者组成的国际草地会议常任理事会理事,这是我国学者第一次被选入如此高层次的国际草地学术组织,他为祖国争得了学术荣誉。
祝廷成在学术上主攻草地生态的同时也研究中朝国境线上的长白山植物。早在年,他与傅桐生教授合写的《如何保护合理利用长白山动植物资源》一文,作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交,并发表在《吉林日报》上,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成立与初期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1年,他应邀赴朝鲜考察长白山南坡的植物生态,并与朝鲜学者合作出版了《长白山生物种类与分布》(上卷)(中一朝双语版本),这是论述整体长白山生物多样性的第一部著作,对中、朝两国绿色产业开发,以及申请“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提供了科学基础。
祝廷成于4年主编的近百万字的《羊草生物生态学》学术专著,是羊草草地生物生态学研究中具有里程碑式的著作。此书的绝大部分内容凝结了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研究所这个学术团队50余年有关羊草草地的科学结论和实践研究的成果,为完善草地生态学的理论做出了贡献。
祝廷成在进行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十分重视应用研究。年,他应邀参加中共华北局农委、农业部和农垦部组织的草原开发调查研究,撰写了《内蒙古哲盟草原利用及牧业产生》、《黑龙江省草原利用调查报告》、《怎样搞好草原建设》、《兴办草业,振兴牧业》、《引草人田,粮草轮作》、《草原退化与草原生态工程建设》、《陆地生态系统发展战略的研究》报告,已被政府有关本部采纳。他主持的“东北草原的改良与利用”项目,荣获吉林省政府重大科学成果奖;“羊草草原的研究”和“东北草原生态研究”项目,五次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草原国土治理”及“中国牧草种资源利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两次荣获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凡此奖项不胜枚举。
年,东北师范大学成立草地研究所,祝廷成任所长,同年他创建我国第一个以草地生态为主攻方向的博士点。年,经国家计委和国家教委批准,东北师大建立了国家草地生态工程专业实验室,祝廷成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在50多年的研究工作中,他发表学术论文余篇。祝廷成非常重视培养人才。执教50多年,他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成果卓著,德懿双馨。他为大学生和研究生编写《植物生态学》(高校教材),为中、小学生编写《草原奇境》(汉、蒙、藏、哈萨克文);他到中央电视台播讲《生态学讲座》;为国际性传世之著《世界生态系统大全》系列丛书第8卷撰写《中国的草地》,这是一篇全面阐述中国草地的英文论文。年,在祝廷成倡导和组织下,吉林省西部的长岭种马场建立了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站,作为培养研究生和接待国内外学者的重要研究基地。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祝廷成申请到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无偿援助82万美元的国际合作项目,用于培养草地生态科技人才,由他任学术主持人,在年至年间,举办5次培训班,由加方专家主讲草地生态学各分支领域课程,全国有22个省区的35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同时,东北师大派出6名研究生赴加拿大学习,获得了博士学位。他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重点选择学科的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勇于涉足学科的前沿阵地,涉猎和掌握导师尚不十分票悉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自年以来,他指导硕士生18人、博士生22人、博士后7人、高级访问学者7人。
祝廷成曾任国际草地学会议(IGC)第十六、十七届常任理事会理事,中国草原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顾问、资深理事,中国植物学会理事,农业部中国北方草场资源调查技术顾问,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科学顾问,吉林省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吉林省植物学会第二、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长春市植物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他还曾担任《中国饲用植物志》、《中国草地》、《草地学报)、《生态学杂志》、《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当代生态农业》等全国性学术核心刊物的副主编或编委,并被聘为农业部北方草地资源调查科技顾问。由于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贡献突出,他被收入《中国当代名人录》、《士林风采录》、《科学家》、英国剑桥的《世界名人录》、美国传记研究所的《国际杰出领导名人录》等多部名人录中;荣获首批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吉林英才奖章、吉林省首批省管优秀专家、年曾宪梓教育基金奖、教育部高校科技工作40年荣誉奖等。
(本文作者王力,收入本书前未公开发表)
精彩回顾
北华大学新媒体中心
编辑:赵颖
责任编辑:王虹帅
终审:王力
投稿邮箱:bhu_weixin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