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桦甸招聘
桦甸旅游
桦甸房产
桦甸天气
桦甸新闻
桦甸特产

咱们村姚树森面瓜醇香情愫悠长

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刊头题字姚景林第期

面瓜醇香情愫悠长

□姚树森

几场淅沥缠绵的秋雨过后,格桑花开得愈发耀眼浓艳。在摩肩接踵的早市上,我欣喜地在几家摊床上看见有卖色彩各异的面瓜了,蓦然间,面瓜的醇香和悠远的情愫不由得在心底浸润成难以抑制的涟漪……记得小的时候,善良勤劳的母亲每年都要在家门前的菜园里给我们种上几株面瓜。劳动节一过,母亲先用家里的罐头瓶里装上土,植入几粒面瓜籽,浇上水后,把罐头瓶盖用透明的塑料布封住,每天精心地挪到阳光充足的窗沿上。不几日,面瓜籽便拱出了嫩黄色的小幼芽。等到面瓜苗长出三个小圆叶时,母亲便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分别移栽到菜园把头的地边上。别看母亲的腿脚不太好,走起路来很吃力,但在移栽面瓜苗的时候还是十分精心的。母亲先用锹挖出半锹深的坑,再把鸡粪和土细细地拌在一起,浇上水后才把面瓜苗移栽进去。母亲在菜园移栽面瓜苗的时候,腿上和双手都沾满了泥土,可母亲毫不在意,看见移栽后的面瓜苗被春风微微抚摸,母亲用袖子边擦着脸颊上的汗水边欣慰地说,种上面瓜苗,我的儿子和姑娘就能吃到面瓜了!临走的时候,母亲还不忘在面瓜苗的四周扎上小木棍,防止我们到菜园玩耍时踩伤了面瓜苗。

在母亲精心的伺弄下,面瓜苗不几日就长出了肥硕的圆叶,叶杈间还伸出了弯弯曲曲的藤蔓。当面瓜绽放出黄色的喇叭花形状的花蕾时,母亲几乎每天的早上忙完家务,都要到菜园里给面瓜秧掐掉多余的旁杈,一颗秧苗只保留几棵坐瓜的花蕾。

面瓜花绽放的时候,朵朵如喇叭花般耀眼迷人。我们经常到菜园采摘几朵没有坐瓜的面瓜花(晃花)喂蝈蝈笼里的蝈蝈,而母亲则喜欢用面瓜花打酱给家里餐桌增添缕缕馨香。

菜园里的面瓜在母亲精心看管伺候下,由最初的鸟蛋大慢慢地长成到了盘子般大,颜色有的灰白,有的暗褐色,有的浅红色,格外地招人喜爱。等到农历白露前后,母亲便领着我们到菜园里收获成熟的面瓜了。收获前,母亲用手指甲盖挨个掐面瓜表面,如果掐不动的,就证明面瓜成熟得好。能掐动的,母亲总是充满希冀地叫面瓜再在菜园里生长一段时间。

母亲喜欢给我们烀面瓜吃。烀面瓜的时候,灶膛里的火苗总会把母亲脸颊上的汗珠映照得很红亮。揭开锅盖的时候,热气弥漫,面瓜的醇香扑面而来。母亲用筷子把烀好的面瓜夹到盘子里,叮嘱我们不要趁热吃,小心烫着。烀好的面瓜金黄色,格外的诱人和醇香,咬一口就像鸡蛋黄一样杠杠的面。全家人围着饭桌吃面瓜的时候,母亲还在厨房里用酱油给我们腌制黄瓜、葱叶咸菜,省得我们吃面瓜多了“烧心”。听母亲说,小孩常吃面瓜肚里不长虫子。为此,母亲不仅经常用面瓜炖土豆、豆角,还会用玉米面烙面瓜饼给我们吃。烀好的面瓜也母亲常常吩咐我们送给一趟房的小朋友们品尝。

面瓜里面的籽母亲是舍不得扔掉的。母亲把面瓜里面的籽挤出后,晾在一个小木板上。晾干后,母亲要先挑出一些籽粒饱满的留作来年的种子,剩下的,装入铺上塑料布的小木盒里,在寒冬腊月里给我们炒着吃。

参加工作调转到舒兰煤矿后,母亲虽已年过半百,但她每年依然在家里房门前的菜园里给我们种上几株爱吃的面瓜。每年的中秋节放假回到故乡看望父母时,母亲总不忘给我烀上一大盘面瓜吃。我低头吃面瓜的时候,母亲总是非常惬意地坐在我的身旁,一边询问我的工作情况,一边和我唠家里的面瓜又多结了多少,给左右邻里都送了几个……在母亲慢慢的絮语里,我仿佛看见母亲在菜园里栉风沐雨的忙碌,能体会到母亲收获面瓜后期盼儿女回家品尝的急迫慈爱!

儿子在吉林市成家后,我每年也爱在舒兰的房前院后种一些蔬菜给他们送来。有一年,为了让小孙子吃到我种的面瓜,我特意从舒兰坐客车带来了8个面瓜。当我气喘吁吁地爬上儿子住的6楼,把编织袋里的面瓜拿出来时,儿子心疼地嗔怪我这么远不该挨这累,吉林市的早市也有卖的!我顾不及擦去满头汗水,欣慰地笑了,这可是我亲手种的,吃得格外香!站在一旁手拿毛巾的儿媳妇听我这一说,眼圈霎时红了起来……如今,退休的我已定居都市。虽然远离矿区和田园生活,但每年面瓜上市的时候,我都要在熹微的曙色中赶往早市买回来几个。洗净烀好后,趁热包装好,步行送到几百米外儿子他们的新宅里。细心地给孙子剥下薄如蝉翼的面瓜皮,把掰好的一块块面瓜送到他的嘴边。聪慧调皮的孙子高兴地说,面瓜好吃,爷爷好可爱!我笑了,全家人也都被他逗乐了!从儿子家回来了后,我学着母亲在世的样子,把面瓜籽挤出来晾在阳台上,留着在飘雪的冬日里给孙子炒着吃……面瓜里承载的盈盈情愫,在不断传承和延续……作者简介姚树森笔名:匡宫、晓尧男年7月27日生于吉林九台中共党员系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市作家协会理事。先后在《人民作家》《工人日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剪报》《老年日报》《首都文学》《东北作家》《大兴安岭日报》《吉林日报》及《诗潮》《中国乡村》《新老年》《苗岭文学》《作家周刊》《吉林诗歌》等国内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诗、小小说、散文、歌词一百三十余万字。系《咱们村》文学平台编委、江苏《暮雪诗刊》编辑、《吉林名人》杂志记者、《东北人》杂志吉林市工作站站长。现居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

咱们村

年2月创刊

咱们村地球村-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无论您来自北国的小镇,还是南国的边陲;也无论您是生在东海渔乡,还是西漠村庄;无论是身在天涯海角,还是远在异国他乡,《咱们村》永远是您温馨的港湾;拿起您的笔,述说一下乡情、乡音,描绘一下家乡的美丽,讲述一下温情的故事,回忆一下曾经的难忘……

编辑佟继梅

《咱们村》编辑部投稿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dianzx.com/hdtc/81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