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桦甸
《江城日报》7月17日一版
在桦甸市,群众和企业办事的所有事项加起来会有多少?项。多少事项“只跑一次”就能办结?项,占比89.6%。今年以来,当地群众不断提升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与相关部门的统计互为印证,成为该市软环境优化的一个注脚。
优化软环境,桦甸方方面面下足了硬工夫。
聚心聚力,夯实优化软环境的“硬基础”。他们坚持把软环境建设作为系统工程来抓,举全市之力,汇各方人气,聚万众人心。软环境建设根在意识、强在教育、重在宣传。他们积极开展多形式、广角度、立体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对全市名市、乡两级干部及重要岗位负责人进行软环境建设专题辅导,组织30名软环境义务监督员和义务宣传员进机关、下社区、走企业开展宣讲,依托大型广告牌、LED屏等发布软环境建设公益广告余条,实现了宣传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
抓严抓实,加强维护软环境的“硬约束”。他们坚持以严格的工作标准、创新的工作机制推进软环境建设上档升级、取得实效。健全制度突出“严”,建立完善软环境建设企业评议、投诉举报、定期通报和曝光等17项严格制度。查找问题突出“实”,实行软环境投诉限时答复制,全年共接待来访件,收集并梳理各类问题线索42个,督促各部门与企业精准对接。建立机制突出“新”,实行“一线工作法”,要求软环境重点部门领导干部每人每周必保1天在一线现场办公,推进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杜绝了“上热下冷”和“中梗阻”问题。
对焦对症,拔除破坏软环境的“硬钉子”。他们注重对焦问题、对症施策,剔除影响软环境发展的主障碍。拔作风钉子,先后在全市范围进行4次暗访督查,就发现的20余个工作纪律、工作作风问题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通报,并责成有关人员公开检讨。拔“四乱”钉子,成立联合检查组,通过查阅资料、案件倒查、谈话询问、实地走访和受理举报等方式对11个重点涉企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18个。拔失信钉子,实施“诚信桦甸”行动,加强诚信教育,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在国家级信用网站公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余条,建立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严督严查,打出治理软环境的“硬拳头”。他们加强监督,实行软环境建设明察暗访制和定点监测制,建立监测点22个,聘请软环境监督员名。坚持有诉必应,有举必查,有查必果,公开曝光典型案件,对损害发展软环境、产生恶劣影响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对相关人员倒查责任,严肃问责。
如今,当地政务环境不断优化,群众和企业普遍反映“程序简单了,条件减少了,时间更短了,办事更顺了”。随着依法行政工作全面规范,企业发展难题有效破解,城市吸引力明显增强,桦甸综合发展实力正得到显著提升。
(江城日报记者李伟洪)
——桦甸发布——
责编:曹铁权编辑:杨明
投稿邮箱:hdtx11
sohu.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