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秋色中读书,在读书中抵御忧伤,在读书中获得温暖的力量,这是一个有情怀的女子在冷翠中的灵秀,是诗情和现实的碰撞,火花闪破了尘世的暮霭。
然而,更能在尘世中给人以诗意的是保尔·柯察金,季羡林先生根据亲身经历写了批判文革的《牛棚杂记》,曹文轩教授以自身经历写了少年长篇小说《草房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是作家根据自身传奇经历加以概括和提炼的,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病床上历时三年才写成这部自传性长篇小说。小说中的保尔,从苦难中获得奋斗的目标,在追寻目标的坎坷中坚贞不渝,在坎坷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在俗世中践行着生命的理想——这,就是诗意的情怀,任何一场革命都需要这种浪漫主义的诗情。
一个已功成名就的特级教师,一个已誉满全国的语文名家,依然带领着后进前行在“诗意语文”的路途中。从世俗的观点看,这是“自找苦吃”,然唯有那一怀诗情诉说着世俗无法理解的追求。董姐一菲用她的诗意,播种着语文的春天,灿烂着后学者的情怀。
(平遥县第三中学校郭天明)
作者简介车坤,年毕业于北华大学,年研修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任教于吉林省桦甸市第八中学,现任教研室主任,桦甸市政协委员,被评为市“百名自主学习型教师”“新秀课教师”“优秀青年教师”。“说课”评比活动被吉林市教育局评为一等奖;《虞美人》教学设计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一等奖;编写《高中语文》一书在吉林出版集团出版;参与编写董一菲老师《同课异构与点评》一书,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导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秋天的怀念
桦甸八中车坤
窗外秋雨潇潇,山色空朦,冷翠灵秀,花树晕染,这样一段满眼诗意令人深刻的时光,是我秋天的怀念。令我深深怀念的不是醉人的秋色,精美的诗句,不是隽永的散文,而是一部与我们有时代距离的外国经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正是这本书,温暖了我整个秋天。
无边落木下,秋风随白草,一个人生活,总免不了伤感的,尤其是冷落清秋,少不了泪光点点,浮想翩翩。读书多少能够抵御些许的忧伤,我想保尔陪伴了我,这个瘦弱的男人,在萧索的秋天,给了我最温暖的意志力量。心疼他的倔强,欣赏他的睿智,赞叹他的无私。他眼中没有自己,却给了世界最好的馈赠,他所带来的正能量,可递三世乃至万世,高贵的纯洁是他,崇高的信仰是他,至上的忠诚是他,无私的奉献是他,不屈的挑战还是他,他是“最罕见的道德、最纯洁的勇气的同义词”。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的“人生的路标和精神补品”成就了他的愿望,“当一个人已经不在人世的时候,他还能以自己所创造的一切继续为人们服务。”正如他所希冀的那样,在精神迷茫,信仰缺失,空虚浮躁的年代,他的创作服务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安放了一代又一代的青春,“人的一生到底应该如何度过?”这个最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总能在这部青年的“圣经”中得到回应: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季羡林先生根据亲身经历写了批判文革的《牛棚杂记》,曹文轩教授以自身经历写了少年长篇小说《草房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是作家根据自身传奇经历加以概括和提炼的,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病床上历时三年才完成这部自传性长篇小说。
生命的意义不为索取,而在于奉献。保尔·柯察金少年因受神父的虐待被迫辍学,十二岁于餐馆打工,因餐厅走水事件被开除后,跟随哥哥阿尔焦姆到发电厂,结识了影响他一生的朋友地下党朱赫来,勇救被捕的朱赫来被误放后,加入红军成为骑兵战士,在一次冲锋中被炮弹炸伤。出于健康原因他被安排到铁路总厂任共青团书记,一次他在参加团代表大会时结识并爱上了丽达,然而他却克制了对她的情感。为供应冬天的木材和粮食,在筑路的过程中保尔奋不顾身,忘我工作,受了伤寒加上急性肺炎。在筑路期间,他在工地巧遇冬妮娅,冬妮娅已由儿时他喜爱的纯真女孩退变为嫌恶他的虚荣的大小姐,而丽达则雪中送炭,托人为他送去皮衣。保尔最终战胜伤寒,又一次从鬼门关走出来。由于被误报牺牲,保尔历经曲折才回归党组织,在任苏波边境政委和共青团区委代理书记期间,得了急性风湿痛和严重的关节炎。重返工作岗位后,他被批准成为正式党员。全俄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六届大会开幕时,保尔再次遇到丽达,丽达已为人妻。超负荷的工作使得保尔病情恶化,治疗期间,与达雅结婚,并培养她成为真正的党员。保尔在海边曾想自杀,但最终战胜了自己,继续与疾病抗争,最终忍受瘫痪,失明的痛苦,在病床上写就一本著作《暴风雨里所诞生的》,并即将出版,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战斗。唯有意志,带来生命的光芒。保尔精神就如海明威笔下的硬汉精神,“你可以打败他,就是消不灭他”。
人的生命中,总有一些事值得感慨,比如说我的幸运。我何其幸运,得到董一菲老师的指引,无论是治学还是生活态度都给了我莫大的启示。不仅如此,一菲老师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智慧和广博,给青年人以机会,从游学实践到工作室写作,理论与实践并举。一菲老师思维开阔,唯才是举,所赖君子见机,嘉宾吹笙,工作室活动色彩纷呈,百花齐放。让我们全国各地的教师感受到语文教学的圣洁和庄严,参与的充实和快乐。秋天注定是收获的,在诗意语文工作室,我收获了学识、学养,收获了教法写作,收获了责任担当,收获了诗意的成长。
本期责编:北京二中通州校区李雪然
诗意语文工作室由“全国中语十大学术领军人物”特级教师董一菲老师领衔。目前已广纳全国23省、4个直辖市、3个自治区位语文教师。
工作室线上线下结合,打破空间限制,开展了丰富多彩而意义深远的主题活动。目前,工作室已结集出版《高中语文经典篇目同课异构与点评》等三部文集,编写六部初中读本,二十一部名著导读,并于年获得牡丹江市创新成果奖。工作室正在引领有情怀,有理想,有境界的语文人走向诗意的远方!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黑龙江省首批正高级教师,任教于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诗意语文”的倡导者,首届全国中语十大学术领军人物,年入选“百年中国语文人博物馆”。获第五届“语文报杯”全国大赛一等奖,兼任全国多所大学硕士生导师。应邀在全国五十几个城市讲座授课,著有《紫陌红尘拂面来》《董一菲讲语文》《仰望语文的星空》《雪落黄河静无声》《千江有水千江月》《寻找语文的诗意与远方》等六部专著。其“诗意语文”入选“当代十大名师特色语文”之一,在全国有广泛影响。
董一菲诗意语文
唤醒生命中的诗意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